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中的探索与实践①

2018-05-14 09:57尹禹文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法庭思政课体验式

尹禹文

[摘 要] 目前高校思政课中教师与学生缺少有效互动,通过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具体分析课内体验式、课外体验式、线上线下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及对情景模拟、模拟法庭、历史情景剧、红色基地参访以及法庭听审等环节的探讨,来探索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中实施的成效,进而反思该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 键 词] 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078-02

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了改革教学方法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2016年12月,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指出,思政课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让学生有获得感。

高职思政课主要为思修课和概论课,对高职大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理想信念的树立、法律素质的培养以及打开了解党、了解社会、了解国家的窗口均具有深远影响。目前高校思政课普遍存在“一言堂”“说教”等现象,教师与学生缺少有效互动,学生在思政课中的参与度较低从而对思政课产生抵触心理。对此,教师通过角色模拟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思政课的课堂改革与创新,从而增强高职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作用

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以某种角色进入其中的情境体验为基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认知,使二者在师生互动的环节中能够互相影响和促进,最终实现认知和情感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有效提升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1]此种教学方式依托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效果也会因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而不同,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并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方式非常重视师生双边情感体验的互动,需要师生的互相尊重与包容。

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中,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国家的认知程度,都是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生思想道德品质、法律素质以及掌握学习时事政策能力的内化与外化的有机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要实现这一转化,高职生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实践和体验之中,在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增强个人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自身良好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生成,掌握认知社会国家的能力,以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利于人才的培养。角色模拟的体验式教学能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课程互动,教学手段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元性,且与教师教学能力相关性较强,具有较大弹性和空间,在思政课课堂改革上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和改革意义。

二、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融入高职思政课的应用实践

(一)课内体验式教学

针对思修课和概论课两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模块的教学方案,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1.体会情境角色,提升道德修养

思修课程属于高校“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前半部分的内容为道德修养,而高职学生刚刚入校,对大学生活、人生观、价值观等道德理念认识薄弱,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让高职学生获得最大的受益。教师将道德修养部分的内容通过专题整合为大学生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道德几大专题,每一个专题设计一至两个情境,例如,理想信念设计职业理想规划场景,包含无领导小组面试、一对一面试等求职面试现场,道德专题设计“扶不扶”“常回家看看”等场景,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题目,分工撰写脚本进行排练,教师适当指导,通过让学生以具体角色来模拟情境从而深切体会情境角色,明确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道德修养由内化升级为外化的行为。

2.参与模拟法庭,培养法律素质

在此之前,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受到固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法治观念薄弱、对法律知识的接收途径狭隘、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较弱等问题,还有很多高职学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或者不愿维权。高职学生法治思维薄弱的问题需要通过思修课程中的法律基础课程来解决,因此教师运用法律背景以及律师的执业经验,结合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况,设计了民事与刑事的法庭剧本,通过一个至两个具体案件,让学生以审判员、检察官、书记员、原告、被告、证人、法警等角色去模拟情景,通过模拟完整的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以及法庭宣判诉讼流程,充分学习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知识,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思维,从而提高法律素质。

3.演绎红色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概论课程的内容高度凝练,从共产党初创到现在的新时代,教学体系非常庞杂,而高职院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对社会、国家的认识程度浅薄,并不具备相关的历史知识,也并不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对我们的社会、国家缺乏足够的信仰。因此,概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演绎红色历史的情景剧,采取共产党发展的时间线进行模拟,从共产党的初创、建党初创时期的艰难包括井冈山斗争时期、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时期、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建立、抗战内战、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等不同篇章去演绎,让学生融入其中,以历史为剧本加入自身的领悟,从而明白自身的使命,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而产生红色文化的强烈自信。

(二)课外体验式教学

要提高思政课程的实效性,除了着眼于课堂本身以外,还要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高职学生对课堂的理论知识获得深化,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1.追寻红色印迹,体会红色文化

社会学习论认为,外在的情境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学生通过在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实践和感悟,会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2]每个学期,教师都会安排学生进行“红色之旅”的出行实践,到历史遗迹、文化教育基地等地参访。如2016年4月组织学生到宁波四明山举行红色纪念仪式,激发学生的红色热情;2016年11月组织学生到台州市一江山岛陈列馆参观,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2017年4月组织学生到嘉兴南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2017年11月带领学生到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以及钱江大桥纪念馆参访。让学生到历史事件发生地,用丰富的图片、视频、文物等素材作为教材,加深学生对党史和国家的了解,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红色之旅”出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国家,激发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热情。

2.旁听法庭审理,树立法治信仰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法庭的角色体验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观看真实的法庭庭审现场。只有直接观看了现场庭审,才能了解真实的法庭审理程序,同时也有利于对模拟法庭剧本的理解和表达。每年12月教师均会组织班级的学生旁听法庭审理,法院涉及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等,案件类型包括抢劫罪、强奸罪、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合同纠纷等,涉及民事刑事多种类型,对学生深刻把握实体法及程序法知识有巨大帮助。通过旁听法庭审理,学生提高了自身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素养,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权威,从而树立法治信仰。

(三)线上线下体验式教学

在施行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同时,教师还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辅助教学的开展,在学生分组上采用蓝墨云班课进行随机分组和任务分派,在剧本撰写阶段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剧本,从而帮助教师进行前期的指导,在情景模拟过程中实行头脑风暴和课堂讨论,让作为观众的学生也充分参与其中。

三、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实施的成效与不足

(一)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实施的成效

1.拓宽教学思路,增加教学内容

通过情景与案例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了解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实际和学生的专业兴趣,可以拓宽教学思路,调动学生学习基础课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态度,达到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加入生动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和生动化,解决教材枯燥的弱点,也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获得感。

2.提升思想境界,培育法治思维

学生通过对不同情境的剧本撰写、角色模拟,不仅能深刻理解具体角色,更是将自己对角色的感悟和思考通过模拟的形式外化于行,进而促进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時学生通过参观法庭庭审以及开展模拟法庭,增长了法律知识,培养了法治理念,锻炼了法治思维,提高了法律素养,这也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强大支撑和动力。

3.提高教学水平,发挥教师作用

通过角色模拟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充分关心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情况,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学生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会反馈给教师,这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极大挑战。教师要面对多元化的课堂情况,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就会起到良性循环作用,不仅利于学生更利于教师。

(二)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首先,高职思政课的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而且对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摸索还处于教师的单独探索阶段,也并未形成团队化的实践。需要对高职思政课课内课外的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同时增强团队进行持久性的摸索和实践的能力。

其次,高职学生相关知识的匮乏影响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的质量。如模拟法庭的开展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以及对法律的理解才能有效开展,高职学生并非法科学生,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模拟法庭,因此需要增加对学生的培训以及前期的法律知识讲授;再如概论课中历史情景剧的表演需要学生自行撰写剧本,需要对历史知识有精准的掌握,从目前实践效果来看,虽然参与度高但是质量不佳,个别小组衔接与演绎存在不足,需要学生前期进行大量的学习和理解。

最后,全社会尚未形成大学生思政教学的合力。高职思政课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某位教师、某节课堂或者某所院校的探索,而应当是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共同构建起大学生思政课角色模拟体验式教学的平台,这样才能让学生不只是在课内体验,而是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需要提高全社会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邵金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体验式教学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9).

[2]丁菁.高职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6(17).

猜你喜欢
法庭思政课体验式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视觉中国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