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技术对工笔画学习的影响

2018-05-14 09:06韩森
丝路视野 2018年27期
关键词:局限工笔画数字技术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数字技术的运用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工笔画的学习带来了新的革命,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合理地、熟练地运用,不仅对于我们学习工笔画有很大的便利,对于我们的创作练习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一事实,画家们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合理运用,关系到工笔画艺术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辅助工笔画的学习,以及使用高科技手段所带来的优缺点,阐明当代工笔画的学习应当有所取舍,在运用一系列辅助手段的同时,应开拓思路,丰富艺术语言,打好造型基本功,发挥出中国画的优良传统,不应该过度依赖,而对着照片照搬照描,从而丢弃最宝贵的艺术文化。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笔画;便利;局限

一、数字技术与工笔画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的影响已遍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掀起了一场“数字革命”。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是数字技术的典型应用。数字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转化再还原的技术。

工笔画,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一般要先画好稿本,然后在宣纸上用毛笔勾勒,层层渲染,从而获取神态与形体的完美统一。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

现在的我们离不开手机,电脑,网络。我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找到我們想要的美术资料,没有地域以及空间的制约。历代中国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目识心记和对景写生,这两种方法都需要画家亲身经历,细致观察所描绘对象,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画家与被观察者之间有了全新的交流方式。

二、数字技术的运用给工笔画学习带来的便利

(一)印刷品以及影像资料的普及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运用对工笔画的学习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影像技术以及印刷业的发展为我们的交流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打印的画册,图文影像资料,网络课程等的大量普及,也为工笔画的传承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现代工笔画的学习,比之原来师徒面授的形式要更加的方便快捷。现代的各种高科技手段,都能极大限度的保留工笔画的神韵,做到不失真,不偏色,而种种新技术的运用,所制作的仿品都能做到与原作几乎一致,使人看见复制品犹如观看原作,这对于学习临摹以及文物保护都有很大的好处。随时随地都可以拍照,取材,没有地域的限制,足不出户就可以见到大千世界的繁华多样。

(二)数字技术的运用对作品创作的便利

数字技术参与工笔画创作过程,使之更为便捷。相机的运用代替了目识心记,代替了出行写生所要带的工具纸张,当我们拿着手机或者相机随时随地记录生活拍下照片的时候,就可以当作是信息素材收集的一种手段,事后运用电脑软件,对素材进行汇编整理,甚至利用电脑软件对照片进行线稿的提取,初步做成我们想要的效果,放大或者缩小,通过投影仪、打印机,进行描摹绘制,极大的提高了绘画效率,并能弥补记忆与眼睛的不足,把握捕捉动态,观察到远方或极微小的细节。

三、数字技术的运用对工笔画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感受能力的缺失

相机的便利之处使我们很容易就忽视了感官,甚至于如果不是自己搜集的素材,很难把握当时的情景。过分地使用数字技术进行工笔画的创作会造成感受能力的缺失,也就是说作品画出来没有感情,即使很写实,与照片也是不同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客观事物,其最主要包含画家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悟,对当时情景的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对物象的表现和再创造。而过分的依赖照片,事后进行描摹,并用相机代替写生,只对着照片进行观察,很难让人融入当时的情景,感悟自然。

(二)线条的刻画与造型能力的衰弱

太过于简单快捷的绘画方式,会让人忽略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工笔画中线条的笔法,上色时的各种染法,用笔用墨,等,这些都是工笔画中最基本的技法技巧,而对景写生变成了对着照片描摹,不利于画家对于线条的学习,对造型能力的把握,这样的作品出来也很难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舍本逐末,丢弃了中国画的精髓,线条的刻画与造型能力的衰弱更加不利于中国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与中国画的理念也不相通。

(三)意境的局限

中国画追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讲求以精炼的线条把物象的骨气。形象的塑造需要通过画家对所描绘的对象进行观察感悟,反复提炼,通过笔墨技巧的表现,融入自身对于艺术的把握,观念和情感,进行创作,其更注重画家灵感的抒发以及情感的表达。我们中国画家们主张写“意”,即强调在创作中以“意”为主导作用,也即是追求像书法艺术一样淋漓尽致的抒写作者主观感受。而如果一味的对着照片写生,或者对着线描描摹,就会失去意境的表达,画的死板僵化,无论线条构图,都远远达不到太高的境界。

四、结语

总之,数字技术的运用在我看来只是辅助手段,就像工笔画种种技法一样,技法是为立意服务的。把握传统精神,注重绘画自律,不要盲目依赖,有选择的运用现代科技,提高创作质量,时代在发展,我们在紧跟时代的同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应该摒弃,在数字技术的运用上,结合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合理运用种种技巧手段,从而创作出顺应时代发展的作品,表达个人感悟情感,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畅婧.当代工笔画材料和技法的传承与拓展[D].重庆:重庆大学,2011.

[2]吴扩绍.现代数字技术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影响[D].重庆:重庆大学,2008.

作者简介:韩森(1991.11—),男,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工笔花鸟研究。

猜你喜欢
局限工笔画数字技术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图画的局限
父与子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