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川
【摘要】物探技术应用方法是基于勘探、试验以及结果分析,进行开展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的。近几年科技技术不断进步,促使物探技术得以不断翻新,各项物探技术所具备的优势与侧重大为不同,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工程地质勘察构造的质量水平。物探技术人员应利用应用保障措施、地球物理特征、技术应用质量评价以及资料高密度处理技术,要坚持科学合理化原则,从而有效提升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运用。
【关键词】物探技术;地质灾害防治;运用
一、物探技术的主要类型
(一)地热勘探
地热勘探是以岩石、土、矿石等介质之间不同的热物理性質来研究地热场的变化规律,以解决地质问题。不同的介质因为种类的不同会导致地热性质有所不用,运用地热勘探仪,能够清晰地探明地质的地热性。通过地热勘探可以对地质构造进行描绘,查明热储层的岩性、空间分布和常温岩层含水量,通过地热性质来分辨地质种类,分析地质中的物质组成,判断地质介质的稳定性,进而根据地质构造来分析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前采取防治手段来减小人们的损失。
(二)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技术运用了物质的重力物理性质来进行探测,相比其他勘探方法更加便捷,重力勘探可以探明物质的重力,测量出介质的体积,分析出其物质组成,进而查明物质种类,构造出地质图层,可以直观地分析出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找到应对的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
(三)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通过岩石、土、矿石等各种介质的磁性差异来观察磁场的变化规律来解决地质问题。磁法勘探是物探技术中最古老的方法,理论成熟、成本较低,能够准确地勘探出地质构造。磁法勘探仪器有标量磁力仪和矢量磁力仪,这两种仪器可以适应不同的磁场变化,做到磁场的准确勘探。
二、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运用
(一)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该种探测技术也被称为高密度电阻率技术,属于在常规电法基础上衍生出的全新地质勘察技术类型。这项技术本身是通过对岩土介质当中的现存差异,并在具体勘察当中,专门由工作人员借助相应的勘察地点来进行电场施加。然后借助所检测的传导电流变化与分布的情况,判定岩土本身的性质。通常较高密度的电阻率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装置本身的大小、位置及排列情况等,还可充分借助对地下电流分布实施监测的情况来深入探测地面电场本身变化规律,从而精准地计算出地表电阻率,最终由电阻率规律来判定岩土本身性质。
(二)浅层分辨反射波勘探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多种不同类型的介质波来收集不同类型的阻抗差异。也即是当其反射波直接进入地下介质当中后,将由此产生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当其反射波直接遭遇较大介质时,其必然将大幅度地控制和降低其反射波的振幅。然后可充分结合现有的材料来针对波幅实施深入计算与分析,由此最终明确不同层次的反射层。不过当反射波往下传送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反射波,而这些反射波则能够迅速地被专业勘察仪器收纳并记录在案。在其经过多种不同介质时,反射波本身的传播途径将由此产生多种程度类型的变化。最后针对此类变化可以准确地判定出岩土本身的性质。
(三)磁法勘探技术
一般自然的岩土矿石本身都具有相应的磁性,其所具备的磁性能够有效地促使局部地区产生相应变化的磁场,从而直接产生地磁异常情况。借助相关仪器能够直接发现和收集到地磁本身的异常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地质构造进行研究,这种研究的方式也被磁法勘探技术,属于物探技术当中较为常用的技术类型。该项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方面,并且由此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勘察效果。在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中,磁法勘探技术的运用,主要是所要勘探的地质实施分区处理,深入研究区域地质,明确其断裂带情况,包含基地构造、破碎带等。同时还需明确划分其多种岩土的分布范围,并制作区域地质填图。
三、物探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运用发展
(一)物探技术思路创新
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如果仅仅是依托高科技手段,而不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方案分析,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解决效果,因而技术思路在物探实践中非常重要。目前,人们往往过渡依赖性能优异的物探设备,忽视了基本思路的重要性。在地质灾害防治中,我们要创新物探思路,摒弃以往的惯性思维,灵活的考虑问题,实现方法创新,实现多种方法技术互补,推进物探技术发展。
(二)研究合理的抢险程序
由于物探技术是综合性学科,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多个工种同时集中工作,彼此之间会产生工作干扰,而物探技术需要一定的施展空间和施工环境,在组织程序要有合理的调度。为了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就要研究合理的抢险程序。发挥工程物探对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的支撑作用,让更多优质的工程物探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抢险勘查过程中。
总之,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了重大的危害,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运用物探技术,能够提前探明地质结构,分析出地质灾害发生几率,使人们能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并且物探技术周期性短、成本低、准确度高,能够大规模普及。
参考文献
[1]刘立军.地质灾害防治中物探技术的运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8):112,114.
[2]罗华华.物探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运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6):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