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多维、深层次的变革,高校外语人才培养也应适应这种趋势,主动、无缝对接国家战略,争取在国际交流中获得更多话语权,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本文厘清了这一倡议提出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出了现今高等学校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的三大约束,并相应提出了十大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
一、引言
2013年9月和10月,习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个以推动全球化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为响应总书记的号召,我国外语院校在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方面也必须紧密、无缝对接国家战略,适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解决长久以来困扰我国外语学科人才发展的几大顽疾,培养创新型、国际型外语人才。
二、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目标
创新(innovation)是指现实生活中一切有创造性意义的研究、发明、见解和活动。J.A.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一词及相关理论并将其系统化(熊彼特1979)。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但在近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对“创新”的理解通常指在前人或他人创造成果的基础上作出新的突破、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作出创造性的应用。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重要任务。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社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变革都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虽然各国在高等教育中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但他们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理解并不一致。我国教育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理解创造性人才(梅德明等2010)。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即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便可大功告成。虽然也有专家的研究涉及了创新人才的专业技能、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非主流。
综合各家观点,本文认为,创新型人才与创新的概念类似,可从创新精神、能力、人格三个角度界定,即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个性、自由的心灵、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顽强的意志力和强烈批判精神的新型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总战略,对我国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对应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品德、专业、能力和身心),还应顺应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从战略高度制定相关政策,大力开展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有关专家结合中国实际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国际教育,认为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国际意识,保持宽阔的视野,具有文化包容心和容忍度;关心地球、关心人类,彻底改变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关心自己、家庭、朋友和同事,也关心国家和社会利益,关心地球村,关心人类;善于应变,勇于创新,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变化、适应变化,培养科学的预见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竞争与合作能力,更好地开展国际间经济、科技协作,参与国际竞争和发展;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在多元社会中吸收国际先进文化,同时又具备文化“免疫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加强国际活动能力———创新力、信息处理力、终生学习力、承受挫折力等。
结合国际性和创新性两大要素,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于人才不仅应具备前沿的外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开阔的全球意识,积极的开拓精神,务实的创新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全面信息处理能力,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正确理解人生、社会和国际问题,健康、积极地应对国际、国内挑战,通过教育共同体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我国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当前世界处于各领域飞速变革的时代,我国外语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这种趋势,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几大瓶颈。
(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外语人才战略
“一带一路”着眼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意志,致力于解决当前东西方共同面临的问题,如环境问题。这里的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包容,要求一部分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本国利益从而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这就需要各国具有世界观和大局观。近年来,外语作为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特别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更是中国执行对外经济、文化战略的重要媒介。然而,一个语种的地位往往受两国外交关系的亲疏冷热出现大起大落现象,原先积累的良好基础可能会因为两国关系降温而受到冷落,过去不受重视的语种也可能由于中国与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往来密切而受到格外重视(戴炜栋,吴菲2010)。与一国的关系若出现危机,往往这一语种就成为“冷门”,该语种人才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因而,我们不宜用工具化的眼光看待外语这一学科的价值,应确定外语作为对外經济文化战略的重要构件,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外语人才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合作区域发展很不均衡
2016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了建立“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伟大倡议,通过“丝绸之路”留学、合作办学、师资培训、人才联合培养与教育援助计划,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然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高等教育合作很不平衡,这种不均衡发展既有国家关系亲疏冷热的历史原因,也涉及地域远近、文化差异、价值分歧等现实困难。因而,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增加大步“走出去”的勇气,增强教育国际化的动力、机制和成效。各国、各地区高校也应适应这一趋势,适当调整学校战略,匹配这一发展方向。2017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需求,率先提出了“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战略,加快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等五类人才。学校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大力发展非通用语种专业,重点增设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和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战略语言专业,增设了4个专业非通用语种专业———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波兰语和捷克语,均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三)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目標不明确
当今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还存在着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培养目标缺少细化分类、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不够、缺少创新型外语人才评估标准、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距离,无法满足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预期,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型外语人才在高校的培养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如何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体现创新力,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内涵和张力,具备终生学习能力,是构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重要的目标和原则。
四、我国高校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重视语言作为国家软实力一部分的作用
许慎早在《说文解字序》中曾言,“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说明了语言与治国理政、内政外交的密切联系。就目前国际关系整体来看,国家之间越来越重视语言这一软实力的作用。众多学者在研究国际关系时,也乐于研究对象国的语言特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我国在与丝路战略沿线国家进行密切合作的同时应更加重视语言政策的制订和修订,构建完善的人才储备机制和语言保障体系,保证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国家文化安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言有助于兴国、治国和卫国,语言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赵世举,2015)。信息科技的每一次提升,都离不开语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言科技已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言相关的产业必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成为少数增速最快的产业。
(二)重视人才创新力培养,发展其多角思维能力
近年来,创新创业这一命题不光在外语教育教学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只有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才可产出原创性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当前,科技创新风潮风起云涌,欧美日韩的科技巨头已在各个前瞻性创新领域屡屡取得阶段性成果,如果中国厂商仍然采取技术跟随策略,那么行业大头利润被外资科技巨头拿走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如何让我国人才走出重模仿、轻创新的困局呢?本文认为,长久以来,广大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和家长心目中“优秀学生”的标准往往是“听话”的学生,特立独行的学生经常不被认同,甚至被冠以“有个性”的标签而被边缘化。术业有专攻,经济发展既需要领军人物,也需要“工匠型”人才。因而,我们必须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其创造力,深层发掘其潜力,妥善引导其成才。如何在中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借鉴欧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可操作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创立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体系
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各个层面和相关学科的专业、外事外贸部门、企业和相关事业部门、社会各个领域,以至学生的个人特质等(庄智象等,2012)。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各国联系必然空前加强,构建一套科学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中,各外语类高校或高校外语学科应根据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充分重视机制的开放性,突出学科特色,打破专业壁垒,协调各学科教师合作,重组专业课程,实现资源共享,设置跨行业、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专业,考虑弹性学分,变革考评标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创新创业。2015年1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了卓越学院,以“格高志远,追求卓越”为宗旨,致力于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擅长多元文化理解与沟通,在国际事务合作与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国际青年精英领袖。卓越学院是上外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通过荣誉学籍、荣誉证书和荣誉课程三个层面实施英才教育。学院还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和个性化培养方案,实施“双院制”管理,培养“多语种+”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
(四)构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评估体系
创新力这一概念本身非常复杂,甚至难以捉摸。由于观点各异,创新力评估体系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有关创新力的实验研究也不太系统,精确评估创新力困难重重。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评估的终极目标不在于通过给创新力打分把学生分成有无创新力的三六九等,而是要在学生的创新潜力出现时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创新力评估还可帮助我们鉴别有才能、有天分的学生,使其在专长和兴趣领域得到特别的培养和支持,少走弯路。一般来说,创新力概念包含三个视角,即主体、过程和产物(A·J·斯塔科,2003:302)。多数评估工具符合其中一个观察角度,评估具有创新力的人、个体运用创新力的加工过程、或创新力产物。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第一个维度———具有创新力的“人”。当前的人才评估体系还存在缺少形成性评价、以考代评、考试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必须找到信度和效度较高的评估工具对人才的创新力进行评估,实行“全面考核”,改革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的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此外,这一评估体系需要客观、真实,不以评估者个人意志为转移。如果对创新人才的评估不是基于一个统一标准,而与参与评估的人有关,那么评估就毫无意义了。因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手段和工具,建立一个科学的多元化创新型外语人才评估体系,兼顾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提高评价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国际化网络教学平台
目前,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和低碳化的狂潮,与蒸汽机革命和工业革命相匹配的第三次全球科技革命正在到来。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翻译软件、移动支付等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事、淘得天下宝,“互联网+分享经济”成了传统行业转型的新战略。同样,在外语教学领域,网络平台(如微课提供教学内容,慕课提供教学平台,翻转课堂提供教学方式)具有学习者学习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特点,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何时学、在哪学、学什么都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意愿。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难度低、成本少,而学习效果却不差(王灵玲2016;王洪林,钟守满2017),可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控制学习进度,相对于培养记忆、理解、应用能力更侧重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最后进行教学效果反思。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受时间和经费制约,在相互派出教师有困难时,沿线各国可以通过搭建国际化教学平台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各国学生将知识进一步内化为创新力,深入进行文化交流、增进了解,教师也可通过这一平台参与师生互动,不仅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对新兴教学理念的包容性,也可实现沿线各国高教水平的共同提升。
(六)积极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平台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学校应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和学位互授联授”。在这一框架内,政府应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入发展提供适宜的人才政策,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研讨等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面对教育一体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名高校不妨通过联合办学建立合作、协作关系,邀请专家学者互相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频繁的国际学术交往,不仅可推动高校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推进外语学科建设和创新,也可大大提升本校师资水平,培养更优秀的创新型外语人才。此外,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我们需要积极搭建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合作平台,包括区域教育部长会议、学历学分互认条约、高校间结对、合作办学项目、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等,增强双方文化和教育互动。
(七)与用人单位建立定期互访机制
众所周知,以供给侧为重点的结构改革是推进“一带一路”的策略选择,其实质在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知识成果的转化。我国高校外语人才在毕业之后,其出路主要包括就业、考研和出国等。近年来,就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毕业生就业去向可能包括公务员(国际和国内)、金融企业、文化媒体、咨询企业,外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外贸公司等多个层面。因而,高校应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对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发掘用人单位需求,妥善解决学生毕业后所学专业与所需专业相去甚远的情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工作实践中所需能力,对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方向进行调整,使外语人才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更好应对市场挑战。国际化创新型外语卓越人才既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又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无论是外交部、商务部等中央部委,还是汇丰银行、联合利华、摩根士丹利、四大会计事务所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还是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录用中,都具备明显优势。
(八)以学生为本,倡导主体性教育和“全人教育”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而我们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倡导主体性教育,推行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的统一,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全人教育”指的是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人格、智力、体力、创造力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缜密的思辨能力,还应个性鲜明,知识面广,求知欲強。正如陈寅恪所言,“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战略也应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牵动所有教师,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度和广度,尊重各国教育的不同特色,求大同存大异,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九)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着力塑造人文精神
通识教育帮助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使学生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图景,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索冲动,还可有效避免外语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使其“以不变应万变”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而沟通是实现和谐的首要条件。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纷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文化感知和认同,在此过程中,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著名作家伊斯特曼在《谈谈外语学习》中曾言,“在世界上有两种力量,即爱心和自尊心。语言系统正是建立在这两种力量之上”。因而,培养语言专业人才还远远不够,还应理解通识教育中的“识”,即语言目的国的文化、历史、思想、品格、理念等,从而达到“通”,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也要理解语言目的国的文化差异和价值取向。通过引导学生反思人生与社会,使其养成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形成健全而有力的人格。
(十)对贫困国家和地区的高等人才培养给予一定支持
当前世界乱象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贫困、贫富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和发达国家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造成了社会种种不公。“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致力于解决“两贫”问题。2017年2月21日,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授之以鱼还远远不够,必须授之以渔,提升贫困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较发达地区的高等院校不妨进一步扩大贫困招生指标,使贫困生有机会到发达地区、甚至国家接受优质教育,提升其基本素质,逐步形成创新创业能力。在校期间,就读高校也可为他们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不仅缓解了其家庭压力,在当地也可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周边乡里乡亲更加重视教育投入,创造一切条件让子女接受教育。另外,在贫困地区学生毕业时,相关部门也应采取措施鼓励其回乡创业,担任村领导岗位,学以致用,带领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从而构建脱贫的良性循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背景下,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新时期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我国外语类高校和高校外语专业应适应这一趋势给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努力改革自身不足,跳出外语的“工具型”藩篱,以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为培养目标进行学科建设改革,更加紧密、无缝对接国家战略,在国际交流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A·J·斯塔科.创造能力教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戴炜栋,吴菲.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的约束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03):170~175.
[3]阙阅,周谷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结构改革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教育研究,2016(10):19~24.
[4]李盛兵.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专题讨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01):62~65.
[5]梅德明,朱晔,吴菲,赵阳.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6]王洪林,钟守满.中国教学改革前瞻:从微课到慕课再到翻转课堂[J].外语电化教学,2017(173):16~20.
[7]王灵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05):94~96.
[8]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赵世举.语言与国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0]钟会,李淑金.现代社会呼唤国际化人才的培养[J].科技与管理,2001,3(04):67~69.
[11]庄智象.试论国际化创新型外语才的培养[J].外语界,2012(02):41~48.
作者简介:吴菲(1981.03—),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和音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