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等诸方面探究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合理的教学情境;形式多样化的训练;掌握方法
口语交际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到: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众多的言语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那么,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許多的老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平常的口头作文课,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就是先给学生安排训练的题目,再让成绩较好的学生站起来说一说,这样错误的做法不仅没有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还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口语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流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我在教学《口语交际———用好压岁钱》时,模仿《焦点访谈》在教室内组织《实话实说———用好压岁钱》栏目,由我担任主持人,各组推荐几名同学上台担任嘉宾,各自说一说是如何有意义地使用压岁钱,这样的形式同学们非常喜欢,同学们都有话说,而且说的是真情实感,台下的同学都跃跃欲试。
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比如在学习《争论的故事》一课时,我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扮兄弟俩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假如让兄弟俩重新来过,他们还会和对方争论如何吃大雁,从而失去射大雁的机会吗?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形式多样化的训练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比如小惠同学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望很高。但在这一次的开始考试中,因为粗心答错一道题,没能考满分,她伤心地哭了。我指名一人扮演小惠,另外几人扮演小惠的同学,分别对小惠进行安慰。这种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达到思想意识交换的目的。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再如集体式互动,集体式互动包括小组学习模式的交流、全班学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开学时,我对同学们说,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多么快乐!我们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实现,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共同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班级公约”吧!同学们听我这么一说个个都举起手来,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最后由班长制定出一份比较完整的“班级公约”。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口语交际的发源地,口语交际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传授口语交际相关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在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不断地尝试中,体验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比如在学习《天安门广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影像资料,对天安门广场有力一定的感性认识,再让他们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最后,指名让他们说一说天安门广常是什么样的。再比如《口语交际———受骗以后》,我以回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入手,通过师生交流了解狐狸和乌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提示,借助想象,在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续编故事,先说后写,再就写作中的优缺点,在全班交流,在锻炼口语交际的同时也使写作水平有所提高。这样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锻炼,更是对老师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考验、挑战。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地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改进不足并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和实际训练,这不仅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杨振波(1980.02—),男,汉族,安徽滁州人,本科,安徽省滁州市琅笽区城郊中心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的各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