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环境设计联合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018-05-14 09:06余玢萱
丝路视野 2018年9期
关键词:一体化设计环境设计

【摘要】跨界设计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先锋的设计理念,一体化设计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高校的培养方式还跟不上市场对于高素质复合人才的需求。本文以环境设计主干课程为例分析跨专业联合课程的必要性,并对其教学方法进行细化,内容包括联合教学、联合备课、联合讨论、联合实验课、联合教学展览等具体措施,以探索一种新型的跨专业融合教学模式。

【关键词】环境设计;跨界设计;一体化设计;联合课程

一、跨界设计教育与“一体化设计”

动植物界早已存在基因的跨界与优化行为,而人类混血儿之所以聪明也是因为继承了人种多样化的优良基因。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来看,种群之间避免近亲繁殖才能够发展得更好,设计界也一样。

跨界设计可以提取优良的设计基因进行整合优化,而一体化设计就是跨界设计成熟之后的一种新型设计方式。在环境设计专业领域,一体化设计多指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和建筑设计的一体化设计。

(一)跨界设计的发展现状

后现代设计思潮之后,设计进入了多元化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标准化生产式设计受到强烈冲击,设计变得更加开放与包容,设计学科也形成了交汇融合的专业特点。因此涌现出一大批探索跨界的设计大师,如扎哈·哈迪德、菲利普斯塔克、草间弥生、原研哉、深泽直人、郑秀和等,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二)“一体化设计”的未来趋势

环境设计下设两个分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传统的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分开进行的设计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建筑、室内和景观三个部分是脱节的,例如会出现中式的建筑外观设计、欧式的景观设计和地中海式的室内设计生硬拼接的情况。

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曾提出“流动空间”说,弗兰克赖特曾提出“有机建筑”理论,约翰波特曼也曾提出“共享空间”论,以及黑川纪章创立的“灰色空间”论等无一不在强调室内外环境与建筑设计和谐统一的重要性。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逐步渗透,未来的环境设计必然是兼具功能、文化、精神、审美等多重优势的多元化综合性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室内、景观三者相互渗透、交融、整合的一体化设计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跨界设计方面表现优秀的设计师扎哈·哈迪德有一代表作———望京SOHO,其建筑、室内和景观即为一体化设计,流畅的曲线元素由内至外,交相辉映,使建筑、景观和室内高度统一,浑然一体。与之呼应的还有logo、形象墙、设计汇报册和建筑销售等视传设计方案,以及样板区的室内外家具设计方案,无一不贯彻曲线元素,使望京SOHO的设计充满了运动感和流动性(如图1)。而该设计师也同时设计游艇、家具、手包和鞋子等商业产品,为跨界设计的代表性人物。

二、跨专业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贝聿铭曾说过:“设计师要做杂家而非专家。”传统教学方法是由一名教师包揽一门课程,此法很难达到跨界设计需交叉融合知识点的学习目标。例如环境设计教师对于视传、产品和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未能全面深入地授课到位,但跨专业联合课程可以通过不同专业的多位教师协调合作,取长补短,最终形成较丰富完善的知识结构教授课程,可快速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如图2)。

设计市场对于毕业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要求已经提高。与之对应的,培养设计师的高校教学模式也应充分“跨界”,积极整合资源,调整课程结构,为具备综合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土壤和养分。

联合课程还能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需要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未来的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单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尤其是景观设计和展示设计这类复杂课程,必须多人协作才能创作出優秀作品。

三、跨专业联合课程教学法的细化与实践

(一)跨专业联合课程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联合课程不改变专业方向和学科内容,仅利用学院内部现有的师资与教学资源充分整合,将现有专业中与环境设计专业强相关的课程有机组合起来,促使各专业知识结构的交叉融合并优化重组,实现强强联合与协调发展。此模式对现有学科和专业改变不大,是学院内部的微型调整,较容易实施,成功率高,可行性大。

联合课程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国内外主要有这四种形式的联合课程:中外名校之间的跨国联合课程;国内名校之间的跨校联合课程;各高校内部各学院之间的跨学科联合课程;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跨界联合课程。然而,国内外对于学院内部最易得的教师资源融合和课程结构交叉研究甚少。

本文将以本校美术学院内部的师资融合和课程交叉为例,依托实验中心的实践课程内容对跨专业教学之“一课多师”型串讲教学模式和“一体化设计”联合设计课程进行探索与研究。

(二)跨专业联合课程教学法细化

本校美术学院下设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和产品设计等设计类专业,各专业的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内容基本一致,但从专业基础课开始已有所侧重、各有差别。但设计是相通的,各专业知识除了区别还应有联系。联合课程即充分融合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教学活动,具体实施细节如下文所示。

1.联合教学

(1)一师多课,和而不同

当各专业的某门课程内容有重合部分时,应进行合班教学。如人体工程学这门课程,人体尺度和环境行为心理部分各专业所教授的知识点有大部分都是重合的,可以由某一老师专门讲授大课。

当教学进度到紧密结合各专业知识的章节再由该专业教师小班教学。例如在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中除讲解人体各部位尺度外,还应结合家具尺度、建筑尺度和室内外过道尺度等进行讲授;在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中应结合精细人体尺度如手掌与脚掌、人体旋转角度极限、产品使用习惯、人体与产品的交互性等进行讲授。如此紧密贴合专业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可有效节约教师的备课时间。

(2)一课多师,主辅结合

遇到教学难度比较大和知识点比较复杂的专业课时,应采取多位教师联合上一门课的方法。例如展示设计课应采取一班多师的教学方法。即由环境设计专业的主讲教师和视觉传达设计的辅讲教师共同讲授该门课程,尤其是课程结尾时涉及效果图后期处理和展板、方案册等的设计部分重点应由视传教师讲授。遇到更难的还可以由外学院甚至外学校的教师协同上课,例如景观设计课可由城规学教师、农学植物教师和环境设计教师联合授课。

2.联合备课,一门课程的相关章节由相关专业教师联合备课

无论是一师多课或一课多师的教学方法都需要各专业的教师相互协调排课、备课、教学、汇报等环节。尤其是备课环节,既需要教师们各司其职,又需要其互相交流学习,且应有共同目标,有主题特性、有主导人,应弱化辅讲教师的学科特性。例如软装饰设计中的家具设计章节和产品专业的家具设计课程可以联合备课,将环境设计的家具设计要点与产品专业的家具设计要点有机结合。如果仅仅是以产品设计的家具设计要求来做定制家具的话,就不能充分地贴合墙地顶等界面,容易形成空间浪费。

3.联合讨论

教学过程中,相关班级可以一起举行定期讨论,从各专业领域提出独立见解,引发头脑风暴似的思维碰撞,以期产生新的灵感火花,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思考。例如产品设计专业从家具的连接方式、家具的材料做法、家具的造型外观等方面抛出观点,而环境设计专业从室内的整体风格、室内色彩的协调、室内的收纳整理、室内的动线视线等方面陈述需求,双方都可以在交流中获益良多,从而更人性化地指导和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甚至可延伸至家用电器、灯具、纺织品、植物等多种软装饰设计的交流,亦可延伸至公装家具、室外家具、雕塑小品等更广泛的领域。

4.联合实验课

上模型设计课或家具设计课时,学生需要到精工实验室和木工实验室做作品,上软装饰设计课纺织品章节时,学生需要到服装实验室做作品,可为各实验课程配置一位熟悉该实验室器械的实验老师,以满足不同专业教师的实验室教学需求。

5.联合教学展览

课程结束后,可举办多班联合教学展览。首先,班内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方案互评,然后每班选出两个优秀方案,再由优秀学生代表和教师团队对优选方案进行联合点评指导。鼓励各教学小组和不同的授课教师沟通交流,以吸取不同专家的意见,学生应针对教师的反馈意见积极做出相应修改。

6.其他联合教学方式

其他联合教学方式如联合讲座、联合考察、联合调研和联合专业实习等也应配合運用。包括联合教学中学习小组的人选分配方法,也可由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分组,例如上展示设计课时,可由2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1名视传专业学生,1名产品设计学生组成1个4人学习小组,上软装饰设计课时,除此以外还可以加入1名服装专业学生来负责纺织品设计部分。教师团队也可按照不同的设计进度需求配置不同专业的教师,使得教学的团队在课程之初就为今后的交流埋下伏笔。

四、结语

跨界设计和一体化设计将是未来设计的大趋势,为培养具有综合设计素养、良好合作能力和极强团队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跨专业联合课程教学方法的推动势在必行。本文着重从联合教学、联合备课、联合讨论、联合实验课、联合教学展览等方面细化该教学方法,旨在抛砖引玉,力求以小见大,管中窥豹,探索一种更合理的利用重复资源,使之更具开放性、兼容性与综合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昌清,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室内外环境的一体化设计[J].中国勘察设计,2014(04).

[2]周家乐,史俊巧.联合施教在艺术设计专业重点课程中的细化教学研究[J].包装世界,2013(03).

作者简介:余玢萱(1986.04—),女,苗族,硕士,四川文理学院环境设计教研室,教师,助教,研究方向:住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一体化设计环境设计
新一代大型客机复合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的若干特点
3+4土木工程专业基于模块化的“专本衔接、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一体化设计策略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