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
午后,与女儿一同在湖边散步。湖面漾起细细的波纹,我们凝望眼前的湖水,谈论对面拔地而起的大楼。你在前面独自散步,我拿着手机拍了拍——绿叶、鲜花,深沉之中又透着一股明朗。这一刻,真希望时光能慢些,再慢些。
时间步履不停匆匆向前,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逝,有谁能挽留得住呢?
我突然想到了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的影片《步履不停》——夏日里明亮的阳光,长长的小道,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晃动,蝉声如雨。画面偶尔定格,只觉浓浓绿意扑面而来。
这几天拿到小说版《步履不停》,我细细品味,感觉小说更加细致,文字尤为动人。
全书以主人公良多的口吻记叙一天的经历,不时穿插儿时的记忆与之后发生的事情——这样将过去、现在、未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因果循环中,我们看一个人的命运,不是孤立地立在某一个点上,而是在不断地流动中逐渐立体起来——他的身上既有过去的影子,又有未来的预兆。
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良多带着新婚的妻儿到乡下老家,参加大哥纯平的忌日纪念,姐姐一家也同去。场景一开始就展示出细细碎碎的生活日常,母女俩在厨房忙着切萝卜,聊家常。良多回来后,一起剥玉米,炸玉米饼。母亲一边忙碌着一边谈笑往事,香味传来,所有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宁静的小院,艳丽的百日红,沁凉的麦茶,红透的西瓜,美味的顶级寿司……一家人的美满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是枝裕和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不动声色地展现生活细细碎碎的韵味,有着日式的平缓与温情,让人亲近。
大海表面是平静的,深处却是激流暗涌。欢笑背后,一些隐隐的哀伤小心翼翼地浮出水面。良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哥哥纯平,十五年前为救一个溺水的孩子而不幸身亡,这是全家人心中的伤痛。母亲执意要那个被救的孩子每年来祭奠,就是因为放不下心中的结。书中多次写到纹黄蝶,展露母亲的孤独以及无处安放的思念。
在父母眼中,大哥无疑是最出色的,这无形之中,给良多带来压力,甚至阴影。他小时候也梦想当医生,像父亲一样。但小孩子很难按照父母的期望成长,他最终选择美术事业,因为只有美工成绩比哥哥好。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极力逃避这个家。刚刚失业,生活贫困潦倒,最怕每次见面,父亲的那句话——“工作如何?能糊口吗?”
书中多次写良多与父亲的正面冲突。父亲是一位热爱工作的医生,原本希望大哥能继承这份事业。他性格倔强,长期忙于工作,疏于与孩子沟通,一直囿于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严肃,不可接近。他在世时与妻子争吵不休,互不理解。
母亲热爱生活,喜欢插花、编织毛衣等手工。她对孩子的爱,令人动容。但对于良多而言,这种过分执着让他特别不舒服——“曾经,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只让我觉得她好施小惠而令我心烦。”
然而,这样的感觉,只发生在父母还健在时。
就在那一天,他注意到家里的浴室里新装了把手,因为父亲刚刚摔倒过;他第一次看到父亲不知所措的背影而感到心酸;他上车了,突然想到了相扑选手的名字而没能告诉母亲;到最后,他也没有和父亲去看足球,也一次都没让母亲坐过他的车……
“正是因为这一天,我第一次感觉到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像以前一样。这是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但即便我眼看着父母年华老去,我却什么都没有做。我只能不知所措地远远看着同样不知所措的父母。”
亲情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理解父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那一天,所有的隔阂与误解,都在时间的河流里稀释了,在风中飘远了,剩下的是和解、宽容以及最后的悔恨——
“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那就是我失去父亲还有母亲之后,我最真实的感受。”尽管你步履不停,人生总有那么一点事不及,终于有了车,但已经无法载母亲去购物;终于有了时间,但已经无法陪父亲看一场球赛;终于理解了父母,但已经无需去表达。
是枝裕和在另一本书《有如走路的速度》中提及,有一次与母亲说“再见”的时候,望着她的背影,心头忽然涌起莫名的不安:说不定这是最后一次和母亲一起吃饭了。他目送母亲的背影消失在人潮中。遗憾的是,那预感成了现实。
“‘没能为母亲做些什么——电影《步履不停》就始于这股悔恨,所以我反而强烈地想把它拍成一部明朗的电影,不是讲述母亲走向死亡的过程,而是撷取她生命中的瞬间,并把家庭记忆中的阴翳收藏进这一刻,就像最后一次目送母亲的背影那样。”
如此,你才会读懂作者最后的话:“然后想起母亲,可能会哭,也可能会笑吧。”
合上此书,不由想起我与父亲一起散步的日子。我们经常在周六的午后,沿着田埂,穿越村庄。我们边走边聊,父亲还不像现在这么苍老——
春天未完全铺展开来,但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新绿。麦田里绿意正浓,一天多似一天。杨柳青了——一棵外皮裂开了口的粗壮树木上,纤纤地伸出柔韧的嫩枝,新生的叶子惹人生怜。大地万物,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圣经》中说:“一代過去,一代又来,地球却永远长存。”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逝者如斯,人生在世,唯有步履不停。小说折射出的是意犹未尽的感叹,是对生活原本的留恋,是深深的爱意,在一次一次细微的刺痛中,在大大小小的遗憾过后,我们在平淡一生里学会的——便是爱。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新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