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广宇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室内的质量控制管理,为临床上使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清测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近五年的文献,总结研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室内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结果 在使用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时可能会出现漂移和失控现象,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质控观念、操作不按正规程序进行、仪器设备缺乏必要的保养等。结论 在质控血清的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漂移和失控情况,在经过查找原因并对症处理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使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室内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c)-0144-02
低密度胆固醇(LDL-c)是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胆固醇之一,其可反映人体低密度脂蛋白的多少。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具有将胆固醇转运至肝外组织细胞,以满足其所需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主要在人体的肝脏中合成,主要具有转运磷脂和胆固醇的生理功能。HDL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之一,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冠心病的困扰。目前临床上检查人体血清中HDL和LDL指标经常使用英国朗道定值中值生化质控血清为参考数值,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漂移和失控现象,影响患者疾病的诊断,浪费检验医师的时间,增加工作量。该文通过大量查阅文献,总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室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存在问题
在质控血清的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LDL和HDL的漂移和失控情况,在查阅大量文献查找原因[1-3],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1 检验人员操作问题
①分装体积少。有些医师在检验HDL和LDL时,使用质控血清和校准血清时,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复溶,而且在分装小瓶时分装体积少于常用量,则会造成HDL和LDL的检验结果失控。
②新、旧质控物混用。在HDL和LDL的检验时,有些医师会将新融化的质控物和已经用过的质控物混在一起使用,同样也会造成HDL和LDL的检验结果失控。
③质控血清混合不匀。检验医师在质控血清融化后未经过轻轻的混匀则直接适用,会造成血清中的成分混合分布不均匀,造成HDL和LDL的检验结果失控和漂移。
④质控血清溶解方式问题。质控血清应在室温下复溶,而有些检验室采用恒温水浴锅溶解或者直接长时间放置使其复溶,也会造成HDL和LDL的检验结果失控及漂移。
⑤不同批号混合使用。有些检验室在测定工作中使用试剂时并未关注生产批号,将不同批号的试剂混合使用,而且在使用新批号的试剂时并没有校准,因此也会引起HDL和LDL的检验结果失控和漂移。
⑥仪器保养问题。检测仪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潜在的问题,如果不及时保养及则会出现吸光度异常,而有些检验医师在使用时却没有按照要求进行仪器的保养,因此造成吸光度值不准确进而导致HDL和LDL的检验结果漂移和失控。
1.2 检验人员缺乏质控意识
有些检验医师缺乏相应的质控意识,因此会出现在操作中没有按照正规程序操作,部分工作人员急于出结果,并没有注重操作中的步骤,忽略了室内质控的重要性,加之平时不注意仪器的保养,才会出现室内质控的失控和漂移。
2 室内质控管理措施
针对以上造成HDL和LDL的检验结果失控及漂移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室内质控失控及漂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1 完善室内质检制度管理
为了保证室内检验的准确性,要不断完善检验制度和操作规程。根据该院检验科的特点,建立符合该院HDL和LDL室内质检的检验的制度与方法,完善检验标准;积极引进先进的检验技术,更新检验方法;加大奖惩制度,对出现数据检验问题的医师严重惩处等;建立完善的机构配置,形成规范的检验体系,推动全员监督机制。
2.2 监控检验检测管理的全过程
HDL和LDL的室内质控失控及漂移问题可能出现在检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工作操作中控制质控失控问题非常重要。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取合理的监控管理制度,检验过程要全程监控,监控每一个检验人员的检验过程,提高检测水平。
2.3 健全检验人员考核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检验水平,要不断完善检验科检验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制定检验科内部学习计划,加强医院对检验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检验技术知识,培养室内质控意识;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新检验方法的学习心得分享,及时掌握检验人员的学习情况;定期对培训结果进行工作考核,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2.4 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管理
按照日常的保养程序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并定期请工程师对仪器设备进行检验,以防由于仪器设备原因造成HDL和LDL的室内质控失控及漂移问题。
3 讨论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之一,主要在人体的肝脏中合成,主要具有转运磷脂和胆固醇的生理功能,不仅可以保护人体免受冠心病的困扰,还能促进人体外周组织中胆固醇的消除,从而防止人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低密度胆固醇(LDL-c)是存在于低密度脂蛋白(LDL)中的膽固醇之一,可反映人体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具有将胆固醇转运至肝外组织细胞,以满足其所需的胆固醇的功能[4]。
胆固醇是人们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之一,主要以下生理功能: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不仅对控制生物膜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还可阻止生物膜中膜磷脂在低温时变成结晶状态,从而保证低温状态时生物膜的流动性及正常功能。②合成胆汁酸,参与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胆固醇可以合成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雌激素,此外,胆固醇还参与维生素D和磷质代谢,从而才可以保证人体骨髂肌的正常发育和代谢[5]。
目前,临床上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方法主要分化学法和酶法。化学法一般包括抽提、皂化、毛地黄皂苷沉淀纯化及显色比色等阶段,主要方法有Sperry-Webb法,Zak-Henly法及Abell-Kendall法。酶法测定胆固醇是在胆固醇酯酶(CHE)的作用下水解成FC和FFA,FC再经胆固醇氧化酶氧化成△4胆甾烯酮和H2O2,之后分别测定O2的消耗或者H2O2的生成量,或者△4胆甾烯酮生成量,以作为FC的定量依据。该法是目前常规应用方法,快速准确,标本用量少,便于自动生化分析器作批量测定。
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检验相关文献,探讨LDL和HDL的检测的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经过查阅文献得知,目前室内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检验人员操作问题,包括分装体积少,新、旧质控物混用,质控血清混合不匀,质控血清溶解方式问题,不同批号混合使用及仪器保养问题;②检验人员缺乏质控意识;解决对策有健全检验制度、完善检验环节、加大检验监测力度、加强检验工作人员的培训、全程监控检验工作等,才可以保证室内质控,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
综上所述,在使用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时可能会出现漂移和失控现象,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质控观念、操作不按正规程序进行、仪器设备缺乏必要的保养等。因此,为了防止在质控血清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漂移和失控情况,在经过查找原因并对症处理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使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Sathiyakumar V,Park J,Quispe R,等.新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评估对全球血脂异常指南中次级靶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应用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8,26(4):399.
[2] 黃孝锋.代谢综合征患者肾损害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性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7.
[3] 于平.植物乳杆菌对大鼠体内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6,16(8):45-52.
[4] 陶旭光.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脂质与脂蛋白研究评析[J].环球中医药,2015,8(6):663-667.
[5] 吴学丽.高血压前期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38.
(收稿日期: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