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曼 杨帆 高立娜 张莹莹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 选取 2017 年 3月—2018 年 5月该院化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 88 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9.09%,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56.81%,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乳腺癌;化疗期;應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b)-0052-0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女性癌症的首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和人们的身体素质下降,导致乳腺癌呈年轻化的趋势发展[1]。目前,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化疗为控制患者病情,使患者生命延长的重要治疗,虽然化疗能够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是也给患者带来许多的不良反应。其中在化疗期间,患者会发生性功能降低,随着化疗的次数逐渐的增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和病变位置的特殊性,使患者的精神压力逐渐的增大,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另一方面化疗的治疗时间较长,毒副作用强,增加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为了使患者能够顺利地进行治疗,减少风险事件发生对患者和医院造成的损害。该次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应用护理风险管理于4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降低风险管理时间的发生,减少患者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化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 88 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45.36±1.36)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5.78±1.21)岁,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术后进行化疗的患者。②已婚的女性患者部。③自愿参加该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患者经过诊断患有性功能障碍者。②患者经过内分泌治疗和盆腔手术治疗。③癌症无复发无转移。④患者独居或者夫妻分居。⑤化疗期间无性生活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 根据科室的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和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整理全面的应急预案,并使护理人员随时保持应急状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及规范的护理流程,使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掌握与疾病发生的相关信息,及时记录、总结,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减少护理缺陷[2]。
1.2.2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选择护士长为组长,年资高的护士为组员,对整体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进行定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对其预防措施和处理,同时也增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培训后应对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从中总结学习中所遇到不懂的护理问题,从而进行整体讨论、研究其解决方法,从而使护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1.2.3 规范护理文案的书写 护理记录的书写要规范、严格,书写记录时应仔细、认真、准确,如果记录错误的文字,不可进行涂抹,以免有不清晰的记录,影响其法律作用[3]。护理记录为治疗和护理的重要依据,在医护人员结束治疗和护理后应及时完善和更新,准确记录,从而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避免或减少因护理记录的缺陷引起医疗纠纷发生。
1.2.4 加强护患的沟通能力 有效的沟通能够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积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时学习语言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乳腺癌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常会导致情绪较差,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在沟通、交流时应为患者着想,鼓励患者主动说出自己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使彼此间无阻碍地进行交流,同时护理人员应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鼓励其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对于个别患者和家属出现的过激语言和行为,应采用安抚的态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在进行手术后,常采用化疗或者放疗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手术严重影响了患者身体的美观,术后又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化疗,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给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4]。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增高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更使医护人员承担风险的责任越来越大。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护理医疗纠纷的发生,医护人员必须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养,提高风险意识,为患者在治疗中病情的随时变化做出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化疗和放疗时,不仅要求医师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应具备丰富的治疗经验,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5]。以往的常规护理并能够全面解决患者的需求,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而护理风险管理是将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转化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多面护理模式,其能够对护理中现存在的风险进行认识、评估和处理,从而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使医护人员显著提高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其护理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使其能够较好地适应工作节奏,随机应对发生的应急事件,同时也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彼此的信任和好感,使患者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帮助其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治疗。
该次通过研究观察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9.09%,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56.81%,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减少了患者心理负担和不良情绪,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了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靳浩妍,孙超.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以及生存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10):2168-2175.
[2] 徐群,黄雀兰,李伶.PDCA循环管理在重症监护中心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8):107-108.
[3] 虞亚梅,张永芳,石洁文,等.全程专业护理个案管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8, 33(2):99-101.
[4] 林霞,毛雄燕,陶芳梅.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1):130-132.
[5] 于福壮,韩鸿福,郝建萍,等.Ⅱ、Ⅲ期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序贯中药联合调强放疗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6):650-654.
(收稿日期: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