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14 15:20李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2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满意度统计学

李玲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6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开展6S管理后的40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2016年1—12月没有进行6S管理的40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采取6S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要高,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6S护理管理,不但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还可以促进护理工作安全性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关键词] 6S管理;护理管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8(a)-0045-02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前景,很多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也在寻找新的护理管理措施,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压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1]。6S管理是现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同时也是护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2]。6S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整理;②整顿;③清扫;④清洁;⑤素养;⑥安全;该管理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3]。为此该次实验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开展6S管理后的40例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2016年1—12月没有进行6S管理的40例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对照组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與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开展6S管理后的40例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观察组,选择2016年1—12月没有进行6S管理的40例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对照组,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28~80岁,平均(59.3±13.9)岁;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29~81岁,平均(60.1±12.8)岁。所选择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该次实验已经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6S护理管理,首先建立6S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均由临床护理经验比较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确定护理目标后,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进行明确的护理分工,在进行6S管理前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让每个护理人员都能了解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让其可以意识到该方法管理的重要性,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具体如下。

①整理。对科室的物品进行整理,不需要的进行废弃处理,护士站、治疗室等全部进行整理归类,尽可能确保常用物品摆放整洁,整理有序的放置,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物品。

②整顿。对科室所有物品进行合理的摆放整顿,不同用途的物品按要求放在规定的位置,不需要用的物品放在不明显的位置,使用频率多的放在显眼的位置,写上标识,让使用的人可以一看就明白,方便取用。对于各种常用的抢救设备,必须要定期进行检查,使用后要进行登记,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清点,使用后及时补给,对于出现故障的医疗器械及时报修。

③清扫。护理人员要对科室的环境定期进行清扫,保持环境干净整洁,把责任落实到每个护理人员身上,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尤其是治疗室和护士长的清洁,必须要按时进行清扫,保证环境让人舒心。

④清洁。主要是在整理整顿清扫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清洁处理,对以上3项进行护理完善,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检查,保证实施效果。

⑤素养。是该管理方法的关键,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培训学习,把科室规定的规章制度落实到自身护理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护理习惯,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意识,不断进行自我素养的提高和自我管理,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促进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

⑥安全。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安全第一,保证所有人员的安全,确保所有抢救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所有药品摆放整齐,在有效期内。可以定期组织学习培训,进行实践练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于突发事件可以进行预防和处理,减少安全隐患。对于用过的污染物品必须要及时进行销毁处理,以免出现误伤,让医院的环境最佳,同时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

1.4 判断标准

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00%[4]。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以往的临床护理工作一般情况下都会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加上护理各项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没有严格的执行规范化的操作,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实施不完善,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导致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出现很多不良事件,管理工作没有发挥出积极的指导作用[5]。目前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工作环境混乱,很多护理人员都喜欢改善环境;②护士的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有待提高,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③护理工作安排不合理,科室布局不科学,药品没有按要求摆放,设备不完善;④护理工作本身有安全隐患,在医院很容易引起感染[6]。该次实验的结果显示,实施6S管理模式后,患者就诊更加安全,住院更加舒适,满意度更高,护理质量也随之而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效果显著。该次实验所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好,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展现了6S管理模式的优势,该方法管理下进行护理,不但可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全面整体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充分信任护理人员,增强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7-8]。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6S护理管理,不但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还可以促进护理工作安全性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促进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同时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满足患者的需求,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定凤,李京波,刘冬姣,等.应用6S管理模式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J].护理学杂志,2015,30(13):20-21,35.

[2] 王兰芝,闫红丽,邵巧云,等.6S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5(5):139-140,141.

[3] 王文英.6S管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分析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73-76.

[4] 何菁子.6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146-148.

[5] 倪海燕.6S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2):340.

[6] 王小艳.浅谈6S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3-15.

[7] 李云霞,舒阳.“6S”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4):104-106.

[8] 段松玲,周丽莎,王继红,等.6S管理模式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200-201.

(收稿日期:2018-05-07)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满意度统计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