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2018-05-14 15:20常艺潇褚丽媛于青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手术室

常艺潇 褚丽媛 于青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科学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及其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按相应研究标准选取120例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增加使用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优质化护理管理。结果 不同管理模式下,观察组空气菌落數、手菌落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P<0.05)。结论 优质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b)-007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in the operation room and clinical effect of controlling the hospital infe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7 120 cases of operatio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standard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in the operation room,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reased the more systematical and comprehensive and excellent nursing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numbers of air colonies and hand coloni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under different management models, besides, the incidence rate of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3% vs 15.0%)(P<0.05). Conclusion The excellent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operation roo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nd control the incidence rate of hospital infection,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Operation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Hospital infection

医院感染顾名思义是指患者在医院所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遭受的感染,及住院期间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1]。其会对患者身体、心理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可能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及引发医疗纠纷。手术室是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所以手术室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确保无菌操作。基于此,该文提出将优质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控制医院感染中,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以下两组: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11±6.12)岁; 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8.12±6.2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具体包括:①营造安静、清洁手术室环境,定期对手术室进行通风、消毒处理;②保持手术室内温度、湿度适应性;③定期对手术室设备进行维修、更新。

1.2.2 观察组 该组采用更加系统化、全面化的优质化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感染监控管理。为避免由手术室人员流动而造成的感染,需严格划分限制区、非限制区。同时,以不同科室为依据,制定不同手术间。还有医疗设备、手术物品必须放置在固定位置。另外,手术室出入需派专人管理,医护人员确保清洁卫生、着装整齐,各自到指定手术间工作,不可各室间随意走动。

(2)加强无菌操作管理。定期做好无菌操作培训,确保护理人员掌控科学的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手部清洁处理、手术设备消毒、药品科学化使用等。

(3)加强病区管理。①将手术室划分为明确的有菌间和无菌间。例如针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患者,应将其置于有菌间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确保其手术所用敷料、器械有严格的消毒处理,并做特殊标记,防止与其他敷料混淆。②手术全程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处理,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护士铺台、拿放无菌药品、治疗注射等。③术后要对手术室地面、空气做严密化消毒。

(4)加强一次性医疗设备管理。当前手术室均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做好其应用管理是避免医院感染的关键。①使用医疗用品前需严格核对产品商标、制造厂商、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信息。如发现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过期等情况,需嚴禁使用。②一次性医疗用品需做专柜存放处理,同时确保柜内的清洁、干燥,空气含菌量需控制在≤200 cfu/m2的范围内。③使用完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需做焚烧处理。

(5)加强患者护理。按程序化要求,做好对患者的手术备皮、切口感染防护等方面护理。同时,术后需实时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另外,定时对患者进行药物指导、翻身、皮肤清洁等方面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以两组不同管理模式下,手术室空气菌落数、手菌落数比较作为观察指标;②以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作为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空气菌落数、手菌落数比较

不同管理模式下,观察组空气菌落数、手菌落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1例、泌尿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出现上呼吸道感染2例、下呼吸道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泌尿感染1例、耳鼻喉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15.0%。

3 讨论

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医疗设备因素。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与进步,当前手术室通常使用一次性医疗设备,具有方面、简单的特点。然而,如果设备管理不当,其很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②环境因素。手术室环境是导致感染发生的关键因素,由于手术台频繁使用、手术室患者频繁流动,致使空气内微粒增加,从而提高了受感染的机会。③患者因素。如果针对患者的护理不科学、不系统,如手术备皮不当、切口防护不及时,均可导致细菌置入其中,造成繁殖与感染[2]。

常规护理管理方法,整个管理模式缺乏系统化、全面性、制度化,致使管理目标不明确,护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出现反应不敏感、工作效率低等问题[3]。基于手术室感染风险因素与常规护理管理缺陷,该文提出优质化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以其实际情况与基础需求为基础,以制定的科学化规章制度和手术室工作流程为依据进行管理。该文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管理模式下,观察组空气菌落数、手菌落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需以患者为中心,从护理人员护理、医疗物品管理、卫生清洁等方面进行管理。本文提出的优质化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鹏,李滨辛,孙丽丽.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3):332-333.

[2] 张蕙茹,孙德秀.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9):123.

[3] 杨春林.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1):151-152.

(收稿日期:2018-01-12)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