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摘要〕 1926年山西大学校第一个党支部成立,随后因反动势力对党员的搜捕屠杀而被迫从学校撤离,但山西大学校的党组织活动一直没有停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山西大学师生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外围组织。解放战争后期,迁到北平的山西大學成立了党支部和“民先”支部。1949年12月,武汝扬被任命为山西大学党支部书记,标志着地下党时期的临时党支部使命的结束,山西大学党建工作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山西大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6-0054-04
山西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先行者,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辛亥革命前的山西大学堂是国内革命的策源地,先后有60余名师生加入了同盟会,他们和其他师生一起参加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斗争。民国伊始,孙中山先生来到山西大学校(1912年,“山西大学堂”改称“山西大学校”),作了《谋建设须扫除旧思想》的长篇演讲,在演讲中他总结并高度评价了山西大学校师生们的革命斗争事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无论是身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白色恐怖,还是面对侵略者带来的民族危亡,山西大学的师生们始终秉持光荣的革命传统,不畏迫害,不屈不挠,为民族解放与祖国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国立山西大学校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及其活动
1918年,山西大学校由省立升为国立,随后成立了研究中国未来前途的“新共和学会”,编撰了《新共和》《大学周刊》等刊物,并多次邀请著名进步学者来校讲学,此时的山西大学校成为山西地区、西北地区乃至华北地区学运的中心。1922年,部分学校教员和教育界人士张友渔共同创办了《新觉路》,组织工人夜校,向民众宣传应怎样改造中国,预言“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民国初期,国立山西大学校、商业学校、农业专门学校、第一师范、第一中学等学校的4 000多名学生组成太原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总部设在山西大学校。学生联合会包括会长在内的多位骨干成员都是山西大学校的学生。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通过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支持同时期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并积极向民众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国立山西大学校开展的进步活动为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山西地区的成长壮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彭真在1990年回忆道:“到1924、1925年,山西的党团员就比较多了……山西大学有一个团小组,负责人是马锡侯(汾阳人)。” 〔1 〕这是有据可考的山西大学校最早的党(团)员记录。于1934年并入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山西省立法学院(1907年创立,名为山西政法学堂,1912年改称山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31年改称山西省立法学院)更是早在1923年时就已成立了团支部。
1924年春夏之交,中共北京区委派高君宇来山西建立党组织,中共太原支部在太原省立一中秘密建立,最早的党小组成员为李毓棠、侯世敏、潘恩溥,三人都是山西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1926年6月,山西大学校的中共党员人数增加到了4人,中共太原地委在山西大学校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为樊仲民 〔2 〕。支部党员还有袁希安(又名袁致和)、周玉麟、吴吉人(又名吴康)。随着人员的调动,吴吉人接任支部书记,支部党员有三晋高中(三晋高中当时相当于山西大学校的预科私立学校)的甄华、高巍 〔3 〕104。11月,党支部成员在太原第一中学参加了由中共山西省委举办的为期一周的党训班。此后,山西大学校党支部向学生们提供进步书刊,宣传马列主义,积极培养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党员人数发展到了10余人,并分设山西大学校支部和三晋高中支部两个党支部,分别由吴吉人和甄华担任党支部书记 〔3 〕106。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阎锡山紧随其后于6月成立了“山西省清党委员会”,在太原及山西各地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由于太原南部负责人在逃避追捕时留下了党员名单,致使樊仲民被捕。根据中共太原市委的指示,吴吉人、崔锄人(崔溪萍)、王瀛、甄华共同商讨了当时形势,并分别通知山西大学校和三晋高中党支部的所有同志迅速转移到外地。留下的党员们在度过了党的6周年纪念日后,也先后离开了山西大学校,奔往新的地区开展工作 〔3 〕106。
当时太原的党组织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党组织的多数领导人受到阎锡山的通缉,各个党组织之间失去联系,党的活动受到限制。1927年6月,中共北方区委派戎叶侯(又名戎子桐、王红玉)来山西做党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恢复了太原地区党的基层组织,这其中就包括山西大学校党支部 〔4 〕。但是,当时主持山西省委工作的王鸿钧和戎叶侯继续坚持“无动不暴”的“左”的路线,采取恐怖手段,到处组织暴动。1928年元旦“新华舞台事件”发生后,阎锡山进一步加强了对共产党的镇压,山西省委机关再次遭到破坏,党的活动又一次陷入困境。
此后,在山西大学校校园内,依然有共产党员坚持地下活动,组织学运并开展各种爱国主义的活动。如1929年考入山西省立教育学院(1934年7月并入山西大学)的学生张柏枫(李雪峰)即是这一时期山西大学校校内党员之一。
二、十四年抗战时期国立山西大学党组织及外围进步组织的活动
(一)“九一八”事变后山西大学师生参加党的外围组织的活动
1931年10月,中共河北省委派栗再温到太原组建中共山西临时特委,组建了“社联”“教联”“左联”“反帝抗日大同盟”“革命互济会”“文总党团”等革命群众组织,并着手恢复党的各级组织。“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山西大学(1931年7月,“山西大学校”改称“山西大学”,后又更名为“省立山西大学”“国立山西大学”,后文均简称为“山西大学”)的师生们抗日救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这些革命群众组织中,很多组织都在山西大学设有分会。
1932年春,山西大学法学院学生郑林成立了进步组织“读书会”,这是一个由地下党员张柏枫协助成立并得到党的指导的半公开的学生进步组织。读书会的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觉悟,为他们加入党的组织、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5 〕。
太原“社联”成立于1932年秋,1933年1月遭到破坏。1932年夏,进步青年任家骧(又名任弼绍)到山西大学找到了当时住在那里的地下党员安紫西,再次组织了太原社联执委会。随后,在执委会内部设立了党团,李宝森任书记(一说书记为安紫西)。“当时太原社联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的指示,发动社联成员写标语,散传单,宣传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并组织广大进步群众开展社联理论学习” 〔6 〕。太原“左联”成立于1932年秋,山西党组织对其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不仅向“左联”成员们推荐了大量进步书刊,而且先后派杜德、李延年等人担任党团书记。太原“左联”的基层组织主要建立在山西大学和国民师范,山西大学学生赵石宾积极参与了它的活动。随后,成立了由“社联”“左联”“教联”的领导成员组成的山西文总。李宝森任山西文总党团干事。
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山西各学校爱国学生组织发起“抗日反帝同盟会”,开展抗日斗争。教育学院学生孙光祖任秘书(总负责人),山西大学学生姚庆惠任宣传部长。该组织是一个由党领导的抗日反帝的群众组织,其骨干和积极分子多为社联的重要成员,同一时期,有很多山西大学的学生加入了该组织,如教育学院的王中青、杨蕉圃等。1933年,张柏枫和郑林组建了中国革命互济山西分会,郑林任互济部长,后接替张伯枫担任了分会书记。“读书会”中的一些同学经郑林介绍加入了中国革命互济山西分会。
1934年,郑林与任志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郑林担任了中共山西省工委干事。根据1934年11月山西工委会的报告:“法专支部党员二人。其中赵××,河东人,二十七岁。” 〔7 〕赵××,实名为赵汝森(又名赵汝昌、赵兴昌),即郑林。而在1934年8月,山西省立法学院就已并入山西大学法学院。此外,张柏枫也在回忆时谈到郑林曾担任“法学院共产党支部书记”。由此可知,此时山西大学内是有共产党的支部组织及其成员在活动的。
(二)山西大学内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937年初,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山西(太原)总队在太原临汾会馆成立,并在山西大学、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太原师范等学校先后建立了分队。同年3月,太原“民先队”由山西大学教育学院学生、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长潘继文负责。5月16日,太原“民先队”代表会议在侯家巷山西大学举行,大会改选了“民先队”山西(太原)总队领导机构,山西大学学生王廷弼任民运部长。“民先队”在山西大学校内积极发展成员并经常进行秘密革命活动,山西大学成为“民先队”在太原的主要活动基地。同年,王廷弼被选为山西大学学联总干事与太原学生抗敌后援会(此会设在山西大学内)总干事,随后,他参加了由彭雪枫在成成中学开办的中共党员干训班的学习。“民先队”太原总部常常在王廷弼的宿舍里开会,当时中共太原地下党负责人赵林、山西省地下党工委书记李宝森也将王廷弼在山西大学的宿舍作为秘密活动和接头联系的场所。
(三)“战动总会”在山西大学大礼堂召开成立大会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10日,周恩来到达太原,会同阎锡山在太原的办事人员、中共北方局的同志在山西大学设立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筹备处。山西大学学生王廷弼以学联总干事身份在“战动总会”担任组织干事,并从学校“民先队”和军政训练班抽调了一些人员以加强“战动总会”的工作。“战动总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当时的山西实力派阎锡山谈判后建立的一个由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它有力地促进了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战动总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共开始将山西作为北方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它的成立为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织在国立山西大学的活动
(一)迁校运动和抢占中南海瀛台行动
1948年6月,晋中战役开始,阎锡山号召进行“保卫太原总体战”,为了不留在太原给阎锡山当炮灰,山西大学师生积极要求迁校北京。8月初,山西大学迁委会决定在中南海设临时校址。同月,山西大学教育系学生卜士芬在请示了北平地下党后,动员同学们抢占中南海作为临时校址。8月12日上午,学生们分乘六辆汽车开进新华门,直奔中南海瀛台,把一些近代新建筑作为居住和上课的地方。13日,国民党当局让警察包围了瀛台禁止同学们出入,当日,解放区广播电台播报了山西大学学生占领中南海的行动。14日,迁校委员会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告各界同胞书》《告全国同学书》。15日,遷校委员会在中南海政事堂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说明事实原委。北平地下党指示在校学生党员不要再和一般军警冲突,要把矛头对准国民党当局。学生们一直坚持斗争到9月4日,因校方奉教育部令迁校张家口,迁校运动方告结束。李书麟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我首批到了北京,组织与联系了社团,参加北京学生民主活动,国民党、三青团、特务嫉妒,要把学校迁到张家口,我们反对,组织抢占中南海瀛台及勤政殿准备开课,国民党武装封锁,校长开除学生,连续下压,学运低潮。国民党大逮捕,我们失去了外援,学校被迫迁往张家口。” 〔8 〕2
(二)山西大学党支部的恢复及迎接北平和平解放的活动
在李书麟的履历表中填着:“1948年9月15日入团,1948年11月15日入党,1950年3月参加工作。” 〔8 〕1当学生们去张家口后,李书麟独自留在北京想方设法和党组织取得联系,由朝阳大学的山西同乡杨山旭介绍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民主工作先锋队”(简称“民先”),这也就是李书麟谈到的入团时间,即9月15日。回到山西大学后,李书麟在同学中大力发展“民先”成员,至11月初,发展了20多个成员,组成了“民先”支部,李书麟为“民先”支部的负责人。11月15日,由北大学生赖诗逸、于英介绍李书麟加入中国共产党(预备期半年),在北平东南区委(即东城区党委)和朝阳大学地下党的领导下,于当日成立了山西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为杨山旭,李书麟与乔荣智为支委,他们在学校中又发展了卜士芬、李全希等3位党员。不久,杨山旭奉命去往解放区,东南区委派赖诗逸负责山西大学地下党工作,李书麟则担任了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地下党支部和“民先”支部的领导下,山西大学的党员和“民先”队员们分别在各学院学生中开展秘密活动,准备迎接北平和平解放的工作。12月,“民先”队员王天庥、刘锦媛召集同学组成了“阳生社”,即“太阳快要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之意。他们刊发了“阳生壁报”,一月一期,反映时局和校事,共出版了6期。在元旦文艺晚会上,法学院郭福康朗诵了王天庥写的《控诉阎锡山统治的罪行》,文学院李承靖、王秀珍合演了《兄妹开荒》歌剧,这些活动扩大了“民先”在学生中的影响 〔9 〕245。
1949年1月,根据北平地下党的指示,山西大学临时党支部的成员和“民先”队员分散在所有院系活动,维护学校安全,防止敌对分子破坏,去附近工厂了解情况并协助工厂搞好治安,监视国民党驻军动向,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北平和平解放签字后,“民先”成员和同学们印制传单标语,编排文娱节目,为庆祝解放活动作准备。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庄严的入城仪式,山西大学全体师生列队前往前门大街牌楼北的马路东侧,与北平市民、各界人士共同欢迎解放军入城,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游行活动。在北平学联组织下,山西大学100余名学生列队到城外解放军驻地慰问解放军,进行军民联欢。“民先”队员们在街头扭着秧歌,唱着歌儿,呼喊着口号,庆祝北平和平解放。2月22日,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张宗麟等正式军事接管了山西大学,当日,“民先”队员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了《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毛泽东的著作,对师生员工进行了革命理论教育。学校复课后,由于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四年级同学提前毕业,在山西大学临时党支部和“民先”组织动员下,同学们或参加了随军南下工作团,或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太行军区太原情报站去工作,或投身于北平的革命和建设工作。开学后,同学们掀起了新的学习热潮,上午学习马列理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著作,下午不是扭秧歌就是开讨论会,“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都佩上了红布袖章,或在校园维护秩序,或向同学老师们进行革命宣传。4月9日,中共中央华北局负责同志接见了山西大学地下党、“民先”负责人李书麟及部分师生代表,询问了山西大学学生目前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并就相关问题作出了指示,希望大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安心上课,作好返回太原的准备。
太原解放后,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留在北平的国立山西大学于5月3日返回太原。同日下午,山西大学“民先”队员40余人在东长安街中共北平市青年工作委员会办公处集合,集体转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为正式团员,团支部书记是李全希同志。当晚,在东交民巷井陉煤矿办事处驻地山西大学地下党组织秘密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发展的新党员有王若、李彦青、牛晔等,李书麟、李全希、乔荣智等同志参加了仪式。至此,山西大学临时党支部成员发展到8人。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日上午10时,“山西大学团支部公开大会”召开,此次会议有40余名团员出席,师生参加者200余人,太原市团工委石生、苏日生出席。团支部书记李全希说明了团公开的原因,公布了山西大学团支委和团员名单,校务委员会代表李相显、民盟代表王文光讲话祝贺,牛晔代表全体团员表示将接受大家的指导批评,团结一致,努力学习服务,共同建设人民的山西大学。12月,中共太原市委将山西大学临时党支部改为正式党支部,任命武汝扬为山西大学党支部书记。
1950年4月,按照中共太原市委指示,山西大学党组织公开,全体党员为:赵宗复、武汝扬、李光清、李执芬、李书麟、李全希、张家治、李彦清、乔荣智、王若、牛晔、巩象巽、戴海源 〔9 〕283。从此,山西大学党组织的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参 考 文 献〕
〔1〕彭 真.山西建党初期的一些情况〔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西历史忆事:第1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3.
〔2〕袁致和.大革命时期我所了解的山西党组织〔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西历史忆事:第1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66.
〔3〕甄 华.回忆山西大学第一个党支部〔M〕//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太原党史资料汇编:第1辑.太原: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1986.
〔4〕戎叶侯.大革命失败后山西的党组织〔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西历史忆事:第1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93.
〔5〕安志藩.同学同志,良师益友〔M〕//周 文,杨瑞武.郑林风范.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113.
〔6〕李寶森.回顾我在山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M〕//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西历史忆事:第1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645.
〔7〕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山西工委会报告〔M〕//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太原党史资料汇编:第3辑.太原:中共太原市委党史研究室,1991:97.
〔8〕李书麟.李书麟履历表·自传:补充资料(1954年)〔A〕.中共太原市委档案室.
〔9〕山西大学百年纪事编委会.山西大学百年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2.
责任编辑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