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仲楠 张懿
摘 要:长期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五大以后,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可以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呈现出总体细化、重文本解读和现实关怀、积极回应社会思潮的态势。但目前仍然存在学术成果质量和研究水平不高;学术成果难以反映真实现实需要,缺少综合性探讨和广阔视野等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毛泽东生平事迹和经典文本的深入研究;从时空方位角度、问题角度上去研究毛泽东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本方法和基本原则,重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理论对现实的关照上凸显其当代价值,并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探究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思想研究; 主体认知转换; 历史与逻辑统一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2.003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2-12-04
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上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在整体上也呈现出稳步推进的态势,一批学术水平高而思想深刻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统计不难发现,自2010年以来,每年新版和再版的毛泽东思想研究相关主题图书在四五十部,期刊和论文量在1000—2000篇左右。国内主流媒体、报刊均有与毛泽东思想有关的研究性和纪念性文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稳步推进、毛泽东思想研究不断深入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总结近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呈现的新特点与暴露的新问题,概括新学术出发点和增长点,将促进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宏观把握和重点突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完善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一、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特点概说
1981年6月中共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与核心,概括的来说,便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的实践结合。具体有以下三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际应用和创造性发展,是具有中国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已经被实践所证明和证实了的有关中国革命、中国建设的真理与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是对党和人民集体经验、智慧的总结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贯穿于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共十五大以后,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对毛泽东思想研究呈现细化的趋势
研究领域从现代化建设、经济整体布局、对外政策、农村建设、工业发展建设,到边疆开发、社会发展、政府和法制建设、国防现代化,以及涉及医疗、教育、水利、科技、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
(二)综合性研究成果丰富
这也是当前取得成果最多、最为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例如:学者杨宗丽曾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中国化贡献具体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奠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其本人艰苦卓绝的探索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提供了理论指导,更为中国共产党的与时俱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理论与现实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深入发掘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历史定位与当代价值,正逐渐成为学术的新热点。可以简单将这些学术努力和研究概括如下:民主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论与“两步走”;民族、宗教政策;社会主义矛盾及其发展规律;外交和國防建设;军队现代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路线等。
(四)积极回应社会思潮变化
近来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思维和思想的混乱,其中,毛泽东思想首当其冲受到污蔑和诋毁。对此,思想界和学术界敢于亮剑,有理有力地回击这股错误思潮,积极地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和正向价值。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正本清源,科学地指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历史人物的作用,革命中和建设中的曲折发展不能成为否定整体的理由,毛泽东及其思想在当代中国依然有其现实意义与价值。它揭示了历史虚无主义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张冠李戴、歪曲事实的错误,有利地纠正了社会思潮中的不正之风。
二、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概述
当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对于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整个过程已经达成共识。总的来说,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大体沿着以下两个方向进行。
纵向来看,以时间发展为轴,可以做如下概括:一是思想萌芽阶段,从中共一大到大革命失败,尚处于幼年阶段的共产党人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基本问题认识不清,尚无经验可借鉴,但毛泽东同志已经开始尝试从当时中国现实情况出发提出新理论和方法,并已有独到见解。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等。二是形成阶段,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20世纪30年代上半叶,幼年的中国共产党人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现实需求正确结合。理论上,要同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进行斗争;实践上,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战略方针和道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自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可以视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阶段,其思想得到系统总结而达到全面展开,并开始独立自主的制定有关中国革命和道路的方针、政策,积极进行理论创作,形成了以《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作品。此外,中共七大上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以《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和《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为代表,可以视为毛泽东思想成熟后的进一步发展。
横向来看,是对毛泽东思想这一整体进一步划分,形成了关于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部分;关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理论部分;关于党的领导和建设的理论部分等,或是发掘其具体思想,如:政治、哲学、文化、教育等等。
不论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纵向研究理路还是横向研究理路,都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我们在为对毛泽东思想研究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对目前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一)学术成果质量和研究水平依然不高
个别学者满足于当下的成果,严重缺少踏实运用一手文献和相关海外研究展开创新的学术精神,不断重复当前的研究理路和叙述方式,固步自封、生搬硬套、过度解读。例如:一直以来,学者研究和引用往往是以《毛泽东选集》为主,而对《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书信选集》和《毛泽东诗词集》的研究和关注程度不够。《毛泽东早期文稿》涵盖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转变前能够收录的全部文章,研究意义重大,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的源头活水,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缩影,其思想更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毛泽东书信选集》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片段,也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应引起关注。而《毛泽东诗词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中更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彩中国古典诗词表达。
(二)学术成果难以反映真实现实需要,缺少综合性探讨和广阔视野
有些学术研究纯粹跟风,以感想和体会式的文体解读政策文件,难以切中现实问题的要害,缺少现实思考。毛泽东思想内涵深刻而意义广阔,涵盖了从哲学、政治、到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但当前研究往往局限于具体部门,难以打通真实理论和逻辑的内在联系,随着研究的细化和深化,这种打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三、主体发展与毛泽东思想形成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往对有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往往关注于和局限于研究思想形成的外部性因素,從思想的外部性因素出发,对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划分和分析,或是将其划分为具体的研究领域,归属于不同学科加以研究。如: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党建思想等等。那么对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关键在于对当前研究范式或视角有所突破,转换当前理论研究的切入视角,把毛泽东个人及以其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作为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主体。从这一点出发,不断探索毛泽东本人及其所在集体对自身理论的创造、完善和评述,并以此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转换理论研究视角,从主体的认知程度和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推进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应努力做到以下两个“相一致”,即:把毛泽东本人作为认知主体,其个人的思想认识和转变同整个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过程相一致;作为一个首先在政治上被提出的理论,毛泽东及其所在集体思想和态度的转变过程同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进程相一致。简单来说,也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首先必须立足其理论自身,而防止浮于表面和过度解读。其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最后,也是其根本价值的体现,即:理论联系实践,以理论对实践和现实的具体关照体现其自身价值。
在整个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本人的思想的成熟和转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更是重要的内部因素。曾有研究指出,在1936年同当时美国来华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就指出自己在理论和实践行动上开始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者,始于1920 年夏天。然而,毛泽东为何提出这一判断的标准、依据目前仍不明确。并且,毛泽东本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判断标准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多维、多元的。例如:是否接受和采用无产阶级立场、在思想上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等。通过这一判断标准的深入研究,事实上已经涉及到了他本人对于毛泽东思想立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实际和现实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建构,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宏观和清晰地考察整个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完整过程,并在其过程中体会贯穿于始终的核心与灵魂。从毛泽东自身思想认知发展和转变角度出发,来探讨毛泽东对自己著作的评价可以勾勒出其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主题及发展脉络。回顾建国以后毛泽东曾对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做过这样的评述,如:“是些历史事实的记录” “《实践论》 是比较满意的”“经过反复修改,才把意思表达得比较准确”“《毛选》第 5 卷没有写什么,不如第 4 卷” 等等。而这些来自于本人的品评,一方面揭示自身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深刻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对当时现实政治和理论需求所做的积极回应。以此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就可以领会和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本人理论和实践焦点的转换,从而更全面和深刻地理解毛泽东晚年思想。
此外,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被首先提出,毛泽东及其所在集体思想和态度的转变过程同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进程相一致。可以说,这是长时期深受教条主义影响的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到成熟,再到真正的独立自主,党内思想路线转变、成熟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转变和探索中,毛泽东及其领导集体在挫折中试图创造一种既能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又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思想方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不断获得新发展,而通过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和态度的转变过程,可以进一步将历史发展与自身逻辑统一起来,深化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
四、研究展望
总览上文,针对近几年来对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着力扭转理论研究的切入视角,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深入研究。
(一)加强对毛泽东生平事迹的还原与研究
把毛泽东本人作为毛泽东思想中最为核心和根本的主体,深刻把握毛泽东生平境遇、人生经历和人格志向,并将其个人放在当时具体的社会现实与历史条件下去思考和研究。
(二)加强对经典文本的深入研究
打通纵向的时间或时期划分方式和横向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研究领域的界限,淡化具体时期、具体思想、具体理论的边界意思,以时间为轴,人物为中心,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为方法,整体推进、交叉研究,打通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思想联系,整体把握各思想间关系,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
(三)从时空方位角度上去研究毛泽东思想
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具有时代特点和民族内涵的统一性整体,并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进程、共产主义国际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中进行考察,同其他思想家进行纵横对比分析,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新成果、新方法,明确定位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
(四)从问题角度推进毛泽东思想研究
重视理论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反应和关照程度,注意对历史档案、口述记录、同时期领导人著作、地方史志的多角度研究,细致考察特定问题的理论架构和政策与现实之间的逻辑张力关系,重估理论意义与价值,强化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真实感与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尚庆飞.近年来国外毛泽东研究若干趋势的分析与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 6).
[3]刘仓.毛泽东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 5).
责任编辑: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