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关键维度

2018-05-14 17:33杨雨林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杨雨林

〔摘要〕 新时代要准确认识和有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在理论上需要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角度出发,重点把握三个维度:一是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从而明确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在实践进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二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中,去伪存真,保持战略定力和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三是坚持社会发展阶段论,一切决策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主要需求、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基本形势为依据;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方法论; 社会发展阶段论;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1-0008-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它贯穿了几代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今天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拉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勇于推进实践创新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1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于“四个伟大”的事业,是我们始终需要牢牢把握的主题。因此,正确理解和有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就成为我们有效进行实践工作与理论创新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 〕“新的历史方位”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新时代产生新问题,新问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历史方位的转变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产生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内涵。但理论与实践都已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要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就需要我们重点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角度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坚持“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统一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的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4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角度,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这对矛盾无法在其“机体”内部得到有效解决,伴随这一矛盾不断运动的结果是社會主义必然替代资本主义。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他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5 〕这里,马克思向我们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及生产方式发展状况,更明确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阵营、两种力量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发展规律的角度论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另一方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顺其自然,无所作为,等待胜利的到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会直接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表现为滞后或加速。坚持“两个必然”,旨在确保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坚持共产主义必然实现这一伟大理想信念,明确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坚持“两个决不会”,旨在确保我们在实践进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

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一个极其丰富的思想宝库,是我们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制胜法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 〔1 〕其中“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就是矛盾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所谓“重点”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面上”就是某一事物的总体布局和整体规划,善于抓住重点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干事业要有大局观和整体意识,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规划,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协调推进,这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当前,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阵营、两种力量、两种意识形态将长期共存、长期博弈这一基本格局仍然未变。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敌对势力在各条战线上加紧了对我们的围攻堵截,在意识形态领域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斗争更是激烈,敌对势力妄图通过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歪曲共和国历史、诋毁人民英雄等手段颠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在国内,社会关系基本和谐,政治发展呈现出稳定的态势。但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加剧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等情况的出现,国内仍然存在一定范围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决定了我们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牢固树立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在与西方社会思潮的争锋中,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与道德上的制高点,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增强我们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不仅要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更要生动阐述我们的发展理念与价值追求;不仅要追求在经济建设上体现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优越性,更要在社会保障、生态文明、政治发展等多个层面体现我们的先进性。

在话语权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要致力于取得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有关中国的问题上,我们要最有发言权,不仅要阐释好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更要为人类在21世纪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例如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准确地看到今天主要的几种西方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它们在本质上都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蕴含着鲜明的政治意图,在思想争论和学术争鸣的背后是有关政治发展道路选择的博弈。以新自由主义为例,它所主张的全球化,绝非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它还包含以经济全球化作为助推手段,最终实现政治全球化。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之所以可以风景这边独好,就是因为我们所力行的全球化,是经济的全球化,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中国道路的坚定性,才使得我们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而“普世价值”背后所隐藏的阶级性则更为明显,它主张“自由、民主、人权”是代表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各个国家应当抛开民族的偏见和意识形态的狭隘,共同拥抱“普世价值”。这种说法不仅在现实上不成立,在逻辑上更是不能自圆其说。“民主”“自由”从来都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概念,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民主都是一部分人的民主,自由也只是一部分人的自由,即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历史的纵向角度来讲,“民主、自由、人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例如在古罗马时期,奴隶就是会说话的工具,角斗士以命相搏取悦贵族;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早期,民主的权利仅限于具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子,有色人种、妇女、无产者皆不在民主权利的涵盖范围之内,而这些现象在它们所处的历史时期,都是符合当时西方世界“自由、民主、人权”要求的。从地域的横向角度来讲,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对“自由、民主、人权”的界定也是不同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提出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但它们的内涵却与西方“普世价值”是完全不同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依托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红色基因,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集合最广大人民群众共识的基础上,高度提炼和概括出的主导性价值观。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才能在形形色色的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中,去伪存真,保持战略定力和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才能认识到在学术争鸣、思想交锋的包装下,“普世价值”“民主宪政”在本质上所具有的强烈意识形态性,它们不是力图争取真理,而是企图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在思想之争的背后是赤裸裸的制度之争、道路之争。

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社会发展阶段论的科学论断:“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 〔6 〕后来再经过列宁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阶段”(或社会主义社会)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则。” 〔7 〕進入21世纪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结束了,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党中央坚持从实际出发,明确指出,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 〔1 〕针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的一系列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这一有关中国发展历史方位的重大判断,既有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现实依据,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体现出的新特质,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是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党的基本路线发生了变化;进入新时代是更加强调在一个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中,更加突出了某一阶段性的特征,其中充满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表明我们党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上更加成熟。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就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结合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的主要需求、社会主要矛盾等基本情况,做到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既不保守、又不激进,始终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满足新时代一系列战略布局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 〕,表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和突出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为广泛,不仅包括了“物质文化需要”这些客观的“硬需求”,更包括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更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求”。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但已转型升级,不断向“软需求”的趋势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为三大不平衡: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领域不平衡主要是指各个领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如经济领域的发展与其他领域相比就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区域不平衡主要是指东中西部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甚至在某一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群体不平衡主要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依然有明显差距。发展不充分则主要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发展态势、发展程度不充分,如处于发展低端的那一部分,其不充分体现为供给不足或有效供给不足;而处于发展高端的那一部分,其不充分依然存在,表现为优质供给的不充分。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论,要求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脚踏实地、立足现实,一切决策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主要需求、社会主要矛盾、国际基本形势为依据。同时,社会发展阶段论还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规律,即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推进,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这意味着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的理想终将实现,作为共产党人要永远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开篇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贯穿这些重要发展战略的主旨思想。从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到以人为本和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再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理想到现实,人民立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以人民作为改革发展事业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以人民作为发展成果的分享主体,全心全意造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当前贯穿“四个伟大”的主线。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综观发生颜色革命的各个国家,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便是政治腐败、社会公平正义遭到践踏,加之国内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使人民群众不再拥护执政党的领导,从而给企图颠覆本国政权的敌对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理论与实践都向我们阐述着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便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不怕有人反对你,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讲的“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任何一个事物只要存在就意味着它的对立面同时存在,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只要存在就必然会有反对的力量。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客观规律,这并不危险,而危险的是当一个政党、一個政权出现危机的时候,没有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出来坚定地支持它、拥护它、捍卫它。分析当前的国际形势,那些只代表小部分群体利益的政党,由于其代表范围的局限性和彼此利益的对立性,必然会出现无限的冲突和对抗现象,导致诸多重大问题悬而不决,议会政治变形为“为了反对而反对”的否决制,人民的切身利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障。而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整体利益的政党,这个“整体”就是人民,我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要确保我们执政的根基永固,就要坚持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7-07-28).http://www.sohu.com/a/160

415938_160909.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2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2.

责任编辑 周 荣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构建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论西方哲学方法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