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伟
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小说《嘉莉妹妹》中有一段描述城市消极影响年轻人的著名段落:“当一个18岁的女孩远离家门时,往往会有两种结局,或是碰到相助的人使她生活好起来,或是接触形形色色的道德观念,然后变得堕落。喧闹的城市,沸腾的生活,鳞次栉比的楼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那受惊的感受。不知事情的真相,美丽就像音乐一样会使头脑简单的人放松警惕,无力抵抗,然后堕落。”
这样的城市论述不由得令人想起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说过的话:“城市就像梦想一样,是由渴望和恐惧组成的。”不管我们生活在大城市还是在农村或小城镇,城市都是无法回避的存在,它因为促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自己所在的城市或自己熟悉的城市与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吗?城市有没有独特的精神呢?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清华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贝淡宁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艾维纳·德夏里特合著的《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考察了世界著名的九个城市及其各自独特的精神在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中的体现。
作者提出的核心觀点是“重新发现城市的精神是哲学和社会学的重大任务”,强调一个城市具有能够和愿意承受全球化压力的独特精神的重要性。全球化有积极的一面,即开放性和宽容性,但是它可能造成文化趋同的同质化倾向。作者提出了一个与爱国主义不同的新词“爱城主义”(civicism)。众所周知,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但民族主义往往有很强的破坏性。与拥有军队的国家不同,城市在强调独特性或在与其他城市竞争时不至于发动战争。市民对城市精神的自豪感将有助于激发认同感,有助于抑制民族主义情绪的泛滥。
对都市规划者、城市管理者或者普通公民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可能是如何找到城市的独特精神。作者认为,这取决于城市的具体情况和现有资源。如果一个城市贫穷,人们被剥夺了最基本的物质需要,那么,城市的首要任务就是摆脱贫困,而不是奢谈独特的城市精神。
两位作者都是研究政治哲学的教授,但他们的这本书与常见的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不同,是采用对话体和自传体的风格,文笔轻松随意。他们对城市精神的诠释不仅依靠追溯城市的历史,而且利用小说、诗歌、传记、旅游指南、建筑标记,以及个人的独特体验和眼光。
书中的细节也很有意思,如在纽约一章中,作者问:为什么纽约公共场所看不到孩子?那是因为孩子根本无法在街上走路,放眼望去,目之所及都是步履匆匆的人腿。柏林是个宽容和开放的城市,众多建筑都是用玻璃建成的,象征着透明和开放,这与纳粹时代相反。
中文读者或许对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的城市非常感兴趣。本书作者之一的贝淡宁教授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北京、香港和新加坡等章节都有让中文读者感到亲切的内容。比如,他说,亚洲城市应该从孔子那里汲取灵感,用儒家的道德礼仪而不是严酷的法律治国,追求和谐社会以及和而不同的政治理想,香港就是这样的城市。有记者请他比较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的异同。他说中国的城市很不幸,1949年后的前30年采用苏联式的现代化,后30年采用美国式的现代化,而且保留了二者最糟糕的部分。北京作为毛泽东选定的首都,是政治权力的中心,北京人的民族主义观念也更强烈些。上海人则有强烈的都市自豪感。贝淡宁说他在上海街头用中文向人问路,得到的却是英语回答,在北京就不可能这样。
不过,作者的有些观点也受到了挑战。比如,若说北京是政治权力中心,其他城市如华盛顿或堪培拉也是如此。北京作为权力中心不仅仅是城市的因素,与国家体制也有关。再比如,纽约当然是世界金融和媒体的中心,但这种抱负并不一定体现在纽约人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纽约居民并非世界领袖,而是老师、医生、郊区中产阶级、店员、退休者或卡车司机、家庭妇女等,他们有领导世界的抱负吗?未必如此。
我们相信读者并不会因为本书有引起争议的观点就否定它的价值。在国内,很多城市因为热衷于评选“城市精神”而引起巨大争议和讨论的时刻,在有些城市准备斥资千亿建造仿古新城的时刻,这本书或许有助于我们把“城市精神”的讨论引向深入,思考城市精神的实质到底是什么。正如知名作家宋石男所说:“真正的城市精神,一定是自治、自由与自我的。它不是宏大叙事的行政精神,而是自下而上的市民精神。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不再一致通过的价格听证会,有安全的校车,有不被强拆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有完备的排水系统,有各种自治组织,这时,我们才好意思谈论城市精神。”
让我们每个人都尽力把自己所在的城市变成“真正伟大的城市”,变成“能够让人活着并且活得更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