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拔的历史演进

2018-05-14 08:55姜杰卫卓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

姜杰 卫卓

摘要: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完成党的时代任务的关键保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根据不断变化的国情世情和社会发展任务来选拔任用干部,推动着干部选拔标准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好干部标准;干部选拔

中图分类号:D61;D262.3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8.04.00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分子进入干部队伍被中国共产党置于战略问题的高度。改革开放40年来,历任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此项问题,不断根据社会发展任务和发展要求提出好干部的新标准。

一、改革开放40年选拔干部标准的历史演进

●邓小平强调选拔干部要突出“四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启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法治的完善以及国防、外交等方面的恢复和发展,都亟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来完成。然而,当时党和国家的干部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大、水平低和“青黄不接”的特点。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邓小平同志对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1](P191)由此,邓小平同志在恢复发展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政策基础上,于1980年提出了干部“四化”方针,指出:“我们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2](P210)同年12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选拔标准的“革命化”要求,至此,干部“四化”标准得以完全形成。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四化”标准不仅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选拔了大量可靠的干部,而且在党的十二大上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强调选拔干部要突出“德”和“绩”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领导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选拔好干部的新标准。

江泽民同志十分注重干部队伍的素质建设。他提出,“我们要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是由具有社会主义政治家素质的领导骨干带领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3](P220)他认为,在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任务和责任,党政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思想认识、知识储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领导能力,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并且能够科学准确地判断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形势、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发展大局,能够制定科学的政策,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经得起各种威胁和挑战的严峻考验。

江泽民同志认为好干部标准应突出对德和实绩的考核。一方面,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干部选拔要“坚持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 [3](P38)各级组织和单位,要真正把“德”放在首位,既要重视文凭、专业,也要注重对政治立场、态度、思想认识等的考核。针对干部队伍中出现投机腐化分子的现象,他多次强调,要始终坚持用德才兼备的标准去选拔干部,尤其是要注重“德”即讲政治的标准。另一方面,工作实绩也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一条重要的好干部标准。他指出,对“政绩突出、群众信任的干部”,我们要“委以重任”。[4](P40)注重实绩的干部标准,实际上是要求干部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好,把群众的期望落实好,在增强干部工作压力和责任感的同时,促使干部自觉对人民负责、对党和国家的事业负责。

●胡锦涛强调选拔干部要突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在21世纪初期,国内发展面临诸多新的矛盾。胡锦涛同志“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P1207)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好干部标准。对于如何推进人才工作,选拔好干部,使用好干部,胡锦涛同志认为,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不能受学历、职称、资历等条件的限制,而是要将品德、才能、业绩作为主要考核标准,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重要原则。胡锦涛同志认为,只有把那些将“德”放在重要位置,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有真才实学、能够获得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上来,才能“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6]

●习近平强调选拔干部的“20字”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高度和现实需要出发,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进行了系统论述,一些新理念、新思想的提出,賦予好干部标准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是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20字标准。这20字的好干部标准,是习近平同志在结合社会发展战略与干部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好干部必须具备的首要标准。对于一个政党而言,理想信念的动摇或缺失是其衰落的开始,“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7]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领导干部作为人民公仆的本色体现。勤政务实强调了干部工作要敬业勤勉、脚踏实地,要有拿得出手的、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实绩。敢于担当是干部胸怀和勇气的体现,意味着干部敢于承担责任而非互相推诿。清正廉洁的标准要求干部筑牢拒腐防线,保持对权利的敬畏。20字的好干部标准既是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的创新发展,也是对新形势下干部任用标准的丰富和完善。

二是提出“三严三实”的标准。在20字的好干部标准提出之后,习近平同志又提出了“三严三实”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首先,“严以修身、谋事要实”指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原则,公私分明,严肃法纪,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其次,“严以用权、创业要实”要求干部深刻认识到权力之源在于人民,使用权力要谨慎,“以权谋利”是为老百姓谋福利、谋福祉。同时,对企业要多关注、多支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助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再次,“严以律己、做人要实”则对干部的自我约束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一方面要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要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老实说话、老实做事、老实做人。“三严三实”标准既是新时期干部选拔的重要遵循,同时在做人、为官、处事层面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选拔干部的根本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干部标准的历史演进为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那就是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它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标准的中心红线。

改革开放后的拨乱反正包括了对好干部标准的拨乱反正,扭转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唯政治成分论和宗派主义泛滥的现象,重新树立了党的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德才兼备”标准。

首先,中国共产党干部标准中的“德”与“才”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德”主要是指干部的道德、品性、政治品格。道德是“德”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素质。道德又有“私德”和“公德”之分。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叫“私德”。“私德”范围内的品质在公共道德规范中的体现则为“公德”。干部在“德”方面的表现集中体现为对党的忠诚、拥护和对事业的奉献。品性是指具有将内心道德转化为自觉行动的意识、觉悟。政治品格是“德”的关键要素,是选好、选准干部的根本条件。干部所具有的“才”,是指每位干部自身的特长,以及能够将这种特长运用于国家建设和发展事业中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德才兼备”的好干部标准,并根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任务,赋予“德才兼备”不同的时代内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四化”方针,将“德才兼备”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新老干部的交接问题。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推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好干部标准,既强调了“德”的重要,又确保了“才”的发挥。习近平同志提出20字的好干部标准,回应了新时期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思想行为堕落腐化的问题,是“德才兼备”标准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德才兼备”是好干部标准的核心要求,是贯穿于好干部标准发展演变过程的中心红线。

其次,“德”与“才”紧密相连,但又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德”是“才”的基础前提。干部具备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才”的优势,以积极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建设,以强烈的责任心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才”是“德”进一步的发挥和展现。干部在“德”的意识指导下发挥自己的“才”,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当出现干部已有的“才”不能满足当下的工作需求时,会在“德”的驱动下自觉进行自我充电、自我提升,以逐步具备实际所需的“才”。

再次,选拔任用干部一要坚持党章规定的干部条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应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强化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这明确表述了选任领导干部要坚持的原则、视野和路线,标准,方法与途径。二要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才兼备是任人唯贤的具体化,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基本要求。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就是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力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干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勤政廉洁,公道正派。同时还要有与履行岗位职责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领导管理能力,有与所担任职务相适应的宏观决策能力、统揽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和处理突发复杂事件的应变能力。三是选拔任用干部要以党的事业为重。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坚决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搞小圈子,不凭主观印象取人,不以个人好恶选人用人,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 江澤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 刘延华.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任用的历史经验与现实选择[J].改革与开放,2017,(14).

[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作者简介

姜杰,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卫卓,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助理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董金荣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
解读浙江40年变革历程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图表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大事记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将改革进行到底
路遥
扶贫,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