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发生特点及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的应用

2018-05-14 12:17李争光丛林王大伟
植物保护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布特征黑龙江省

李争光 丛林 王大伟

摘要 黑龙江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鼠害是影响该地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当地农田害鼠种类、密度及分布特征,本研究于2010-2011年对该省主要作物田的啮齿类动物开展调查,并利用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COⅠ)对害鼠种类进行鉴定,分析该地区农田害鼠种类分布和发生特点,为其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依据。结果表明,所捕获的害鼠经形态鉴定可分为2科7属7种,分别为鼠科的黑线姬鼠、巢鼠、褐家鼠和小家鼠,以及仓鼠科的大仓鼠、黑线仓鼠和东方田鼠。DNA条形码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一致,但是在近缘种间的区分上还需要与形态数据相结合。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密度呈现出“春低秋高” 的时间特征,并且在玉米田中最高;在鼠种特征上,黑线姬鼠为广布种和优势种,其他鼠种则在局部地区密度较高。根据上述结果,应将春季作为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的重点防治时期,重点作物为玉米,同时应重点关注大中型鼠的数量变动情况。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田害鼠;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 S 44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688/j.zwbh.2018001

Abstract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the largest commodity grain base of China, and huge damage caused by pest rodents is a key factor affecting local crop production. However, few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pest rodents including taxonomy,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agricultural area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this study, we surveyed pest rodents from six sites covering three kinds of typical crop farming regio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identified the species using DNA barcoding (cytochromeCOⅠ gene). Seven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belonging to seven genera of 2 families by both DNA barcoding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includingApodemus agrarius,Microtus fortis, Mus musculus, Tscherskia triton, Cricetulus barabensis, Micromys minutus,andRattus norvegicus. Among them,A. agrariusis the dominant species and widely distributes in whole province. Compared with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spring, it was significant higher in autumn, indicating the overt seasonal breeding of local rodents. Moreover,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maize farmlan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rice and soybean ones. Therefore, rodent manage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be focused on spring season, maize farmlands, and the rodent species with middle or large body size, such as hamsters and Norway rat.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pest rodent in farmland; DNA barcoding; species identific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鼠害是世界范圍内常见农业灾害之一,给农、林、牧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0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鼠害发生最严重的时期,全国农业鼠害发生省份最多可达27个,发生面积近2 4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4.6%,粮食损失最高超过1 500万t/年[1]。近10年来,全国农区鼠害发生维持在中等至中等偏重趋势,东北地区农田鼠害发生则常年保持在偏重状态[2-7]。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东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北端,耕地面积超过1 300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31 hm.2,位居全国之首。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有关于黑龙江林区和平原鼠类研究的报道[9-11],但专门针对农田鼠害的研究在近几年才逐步受到重视[12-14]。已有学者对东北地区啮齿动物种类和区系进行了研究[13-18],然而针对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和分布特征研究的较少,对其主要鼠种特征及发生规律尚不明确。

DNA条形码技术是指用DNA上一段标准的小DNA片段来鉴定物种的一项分子鉴定技术,最早由Hebert等在2003年提出,被广泛用于物种的鉴定,尤其是对于形态相似的近缘种[19]。目前广泛用于动物条形码研究的分子标记主要是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Ⅰ,COⅠ)[20-26]。该技术也被广泛用于啮齿类动物的鉴定和检验检疫。利用COⅠ 作为DNA条形码,刘润吉等[20-21]在贵州茂兰和黑龙江黑瞎子岛两地对当地主要害鼠种类进行鉴定,有效区分出外形相似的鼠种;闫东等[23]鉴定了河北省鼠疫疫源的主要鼠种;普丽娅等[24]将来自津巴布韦的集装箱内的鼠类残骸鉴定为黑鼠Rattus rattus。这些研究表明,DNA条形码技术是形态学鉴定的有力补充。

因此,本研究重点调查了黑龙江各主要农区鼠类发生情况,结合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种类鉴定,并分析农田害鼠发生和分布的时空特征,以期阐明黑龙江地区农田害鼠分布和发生情况,为当地农田害鼠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防治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鼠类样品采集

本研究调查覆盖黑龙江各主要农区,包括东部三江平原农作区(佳木斯市富锦市)、中部山区农作区(哈尔滨市双城区、哈尔滨市道外区、哈尔滨市尚志市)和西部松嫩平原农作区(大庆市杜蒙县、绥化市北林区)。铗捕率调查主要采用“铗夜法”,在秋季水稻田中则采用“尽捕法”。铗夜法根据农业行业标准NY/T 1481-2007《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在样地邻近地块进行铗线法,将中号鼠铗(140 mm×55 mm)按5 m一铗布于农田边缘,次日清晨收铗,记录捕获的害鼠种类及其数量;尽捕法则利用自制工具将从稻堆中逃出的老鼠处死,记录数量、种类[12]。2010-2011年调查地点经纬度及生境情况见表1。

1.2 形态鉴定

在现场根据外部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将获得标本冷冻后带回实验室测量外部形态,制作头骨并对头骨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检索表[15]对形態鉴定结果进行确认。

1.3 DNA条形码分析及鉴定

1.3.1 基因组DNA提取及PCR

利用TIANamp Genomic D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提取鼠类脚趾或尾巴的DNA,-20℃保存备用。

1.3.2 PCR扩增与测序

设计通用引物(BatL5310,R6036R)[27]扩增每个样本的COⅠ基因片段。PCR反应体系为:25 μL体系,Mix 12.5 μL,引物各0.5 μL,模板1.5 μL,ddH2O 10 μL。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 min,95℃变性45 s,54℃退火1 min,72℃延伸1 min,35个循环,72℃延伸10 min。PCR扩增产物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利用Illumina 3730测序仪进行双向测序。

1.3.3 DNA序列分析

釆用Lasergene 7.0软件查看测序结果的峰图,对序列进行人工校正[28];再用DnaSP 5.0软件分析变异位点数目,并对序列进行单倍型分析[29]。最后用MEGA 7.0软件中基于Kimura-2-parameter(K-2-P)的遗传距离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重复检验值(bootstrap)设置为1 000,并比较不同鼠类种群内和种群间个体的遗传距离[30-33]。以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NCBI 登录号NC_027499.1)的COⅠ序列作为外类群。

1.4 农田鼠类发生规律分析

根据形态学和条形码鉴定结果,统计黑龙江省6个地区(佳木斯市富锦市长安镇、哈尔滨市双城区红旗乡、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哈尔滨市尚志市帽儿山镇、大庆市杜蒙县一心乡和绥化市北林区白魁镇)不同害鼠种类在春季和秋季的铗捕率,分析不同鼠类的季节性发生特征;分析不同作物(大豆、玉米和水稻)田间鼠类的优势种类以及鼠在不同作物田间的分布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地农田鼠形态鉴定

在6个地区共采集完整鼠类样品340只,形态鉴定为2科7属7种,分属于鼠科中的姬鼠属、巢鼠属、大鼠属、小鼠属,以及仓鼠科中的大仓鼠属、仓鼠属、田鼠属(表2)。

2.2 DNA条形码分析

从收集的340只鼠类样品中挑选来自7个属7个种112只鼠进行COⅠ序列扩增和测序。对获得的112条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220个变异位点(variable sites),其中216个是系统发育信息位点(parsimony informative sites)。单倍型分析表明112个COⅠ序列中有41个不同的单倍型。将其与NCBI中的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表明,其分属于7个鼠种,与对应物种的相似性 >98%。进一步利用MEGA软件分析所采集样本不同鼠种间和种内的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结果表明7个鼠种的种间遗传距离(16.17%~25.21%) 远远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22%~2.69%)。(表3)

利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对41个COⅠ序列单倍型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同一种的鼠类聚为一支,支持率均为100%(图1)。整个系统树分为3个明显的大支,其中鼠科一支的支持率为54%,包括黑线姬鼠、巢鼠、褐家鼠、小家鼠;第二大支的支持率为93%,包含仓鼠科中的大仓鼠、黑线仓鼠;来自仓鼠科中田鼠亚科的东方田鼠单独聚为一支,支持率为100%。(图1)

2.3 黑龙江农田害鼠发生规律分析

2.3.1 季节规律

对黑龙江地区春秋两季的铗捕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春季(5-6月)收回有效铗1 380个,共捕到鼠83只,铗捕率为6.0%,秋季(9-11月)收回有效铗1 924个,共捕到鼠375只,铗捕率为19.5%。秋季铗捕率大约为春季铗捕率的3倍以上,呈现出“秋高春低”的时间分布特征。

2.3.2 分布特点及优势鼠种分析

采用秋季铗捕数据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农作物间,玉米田中铗捕率最高,为25.1%,大豆田次之,为15.3%,水稻田最低,为12.1%;玉米田中铗捕率可达其他两种作物的2倍左右。黑线姬鼠为各种农田中的绝对优势种,在3种作物田占样本数比例均达到60%以上;褐家鼠在3种作物田中均有分布,且数量较为稳定, 在10%左右;东方田鼠主要分布在水稻田,高达20%,远远大于其他两种作物田的密度;大仓鼠主要分布于大豆和玉米田;小家鼠及黑线仓鼠则在3种作物田里极少分布,均不超过5%(表4)。

參考文献

[1] 张知彬.农业重要害鼠的生态学及控制对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

[2] 郭永旺.2011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3):32-33.

[3] 郭永旺.2012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2):46-48.

[4] 郭永旺.2013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预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2):40-41.

[5] 郭永旺.2014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预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2):53-55.

[6] 郭永旺.2015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预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2):49-51.

[7] 郭永旺.2016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预报[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2):49-51.

[8] 王晓凌.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9] 寿振黄,罗泽珣.黑龙江呼玛县麝鼠分布的现况[J].动物学杂志,1957(2):52-53.

[10]罗泽珣.大兴安岭及三江平原黑线姬鼠的种群年龄组成[J].动物学报,1963(3):43-57.

[11]夏重志,宋广玉.哈尔滨地区啮齿动物初步调查[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64(1):227-236.

[12]胡祥发,丛林,郭永旺,等.东北地区水稻初冬晾晒期鼠害调查与为害分析[J].植物保护,2014,40(6):131-134.

[13]王峰,刘国平,邵锴,等.东北地区啮齿动物种类和区系分布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5(3):301-305.

[14]彭大志,王铁成,张艳,等.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田鼠害及其防治[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16(3):35-37.

[15]黄文几,陈延熹,温业新.中国啮齿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16]中国科学院.东北兽类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7]张赫武,安文举.东北啮齿动物的地理区划[J].动物学杂志,1986(3):22-26.

[18]邢安辉,刘国平,任清明,等.东北地区9市县鼠的种群组成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18(1):41-43.

[19]HEBERT P D N, CYWINSKA A, BALL S L, et al.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s through DNA barcodes [J]. Proceedings Biological Sciences,2003,270(1512):313.

[20]刘润吉,张荣波,郭天宇,等.DNA条形码技术在贵州茂兰鼠类鉴定中的应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4(1):59-62.

[21]刘润吉,张荣波,李明,等.DNA条形码技术在黑瞎子岛鼠类鉴定中的应用[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4(1):48-53.

[22]张勤,王晓梦,岳巧云,等.河南口岸截获鼠类DNA条形码鉴定[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6,27(3):280-282.

[23]闫东,鲁亮,金圣浩,等.DNA条形码技术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鼠种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4,25(1):21-23.

[24]普丽娅,王董,赵欣,等.一例口岸截获陈旧鼠的鉴定[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7(2):110-112.

[25]傅美兰,彭建军,王莹,等.DNA条形码技术的应用与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118-122.

[26]马英,李海龙,鲁亮,等.DNA条形码技术在青海海东地区小型兽类鉴定中的应用[J].生物多样性,2012,20(2):193-198.

[27]IVANOVA N V, CLARE E L, BORISENKO A V. DNA Barcoding in mammals[M]∥ IVANOVA N V, CLARE E L, BORISENKO A V.DNA Barcodes.Humana Press,2012:153-182.

[28]BURLAND T G. DNASTARs Lasergene sequence analysis software [J].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2000, 132:71.

[29]LIBRADO P, ROZAS J. DnaSP v5: a software fo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DNA polymorphism data [J]. Bioinformatics, 2009, 25(11):1451-1452.

[30]KUMAR S, STECHER G, TAMURA K. MEGA7: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version 7.0 for bigger datasets [J].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2016,33(7):1870.

[31]SAITOU N, NEI M.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 a new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phylogenetic trees [J]. Molecular Biology & Evolution, 1987, 4(4):406.

[32]FELSENSTEIN J. Confidence limits on phylogenies: an approach using the bootstrap [J]. Evolution, 1985, 39(4):783.

[33]KIMURA M. A simple method for estimating evolutionary rates of base substitutions through comparative studies of nucleotide sequences [J].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1980, 16(2):111-120.

[34]罗泽珣.莫氏田鼠(Microtus maximowicziiSchrenck,1858)生态的初步观察[J].动物学杂志,1959(3):35-38.

[35]胡忠军,王勇,郭聪,等.中国东方田鼠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307-312.

[36]张铁强,王翊,王任杰,等.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J].吉林农业,2014(3):30.

[37]刘志龙,孙儒泳.布氏田鼠种群繁殖特征研究[J].兽类学报,1993,13(2):114-122.

[38]刘运喜,吴钦永,杨占清,等.鲁中南丘陵地区农田鼠类种群密度消长规律及繁殖特征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1998(6):12-16.

[39]刘东华,张作民,曹官时,等.黄河口湿地鼠类群落结构及种群分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1):3992-3994.

[40]曹建军,周俊义,马永亮.东方田鼠的生活习性观察和药剂防治初步试验[J].宁夏农林科技,1985(6):28-30.

[41]沈建忠,吳光华.鼠的防治(三)——常见鼠种的形态与习性[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5,11(4):271-275.

[42]刘堂仁,陆洪清,郭学俭.江西省鄱阳湖地区黑线姬鼠的生物学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1983(1):38-40.

[43]谭向红,蒋光藻.黑线姬鼠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动规律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1(4):80-83.

[44]雍仲禹,张美文,郭聪,等.洞庭湖区黑线姬鼠食性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2,47(3):115-121.

[45]张春,马建新.近年来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7,22(1):38-40.

[46]刘家栋, 翟兴礼, 徐心诚. 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生态、危害及防治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0(1): 55-57.

[47]邢林,卢浩泉.黑线仓鼠的食性及防治阈值的探讨[J].动物学杂志,1990(4):29-33.

(责任编辑:杨明丽)

猜你喜欢
分布特征黑龙江省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加拿大入境中国大陆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研究
五垒岛湾海域石油烃分布特征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池塘淤泥氮营养物质分布特征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