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一直在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对各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对基建项目的投资日益增长,要想更好的加强高校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好基建投资,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率,这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本文将分析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措施完善高校及检修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
【关键词】高校基建;全过程跟踪审计
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很多学校为了促进自身发展,不断扩大基建项目建设力度,并且加大投资。高校基建涉及较强的专业性,需要耗费较长的施工周期,并且有很多琐碎环节,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审计方面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过程跟踪审计对策,保障学校充分有效利用投资基金,促进高校建设。
1、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工程項目管理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项目验收和使用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谨慎执行。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是对项目的工程量、图纸、项目总结算等等进行审计,组成成分比较复杂,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除此之外,审计人员需要实时对项目状态进行审计。最后,审计人员还要具备预测审计问题的能力,提前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保障后续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2、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讲,我国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2.1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
在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过程中,独立性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但是根据目前我国各高校所设立的审计部门来讲,高校通常是在行政管理部门下面才会设立审计部门,而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这样将会大大影响审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比如对项目经费的监督以及执行实际的审计工作。另外,审计部门上属的行政管理部门中经常会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发表某些主观态度,这也会严重制约审计过程的开展,影响基建审计的完成。
2.2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
传统的审计模式有着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然而对于全过程跟踪审计,目前并未形成明确的质量评价标准。因此高校在进行基建项目审计时,经常会依据基建项目的特点来进行审计评价。这样就会导致高校在进行基建审计时就会重点考虑项目消耗的资金、材料价格情况以及拨付的项目进度款项,而不会过多的关注项目的时效性等更重要的因素。质量评价标准的不明确就会导致审计评价不精确,从而导致高校领导人员无法做出相应正确的决策,影响高校基建的进程。
2.2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主要是对项目的工程量、图纸、项目总结算等等进行审计,内容组成成分比较复杂,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除此之外,审计人员需要实时对项目状态进行审计。最后,审计人员还要具备预测审计问题的能力,提前预防各种问题的出现,保障后续工作持续有效进行。然而高校自己的审计人员通常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这也会大大影响审计的质量。
3、完善高校及检修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策
针对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以上三点问题,提出了以下措施来完善审计过程:
3.1科学定位全过程跟踪审计职能
在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积极参与审计过程,但又不能越界,在遵守原则的基础上履行审计职能。审计职能主要包括三方面:(1)对基建工程的造价进行充分的核实,确保造价正确无误,并签订造价凭证。(2)在基建过程中,积极监督学校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并进行客观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上报。(3)在基建过程中,面对其他部门的咨询要积极解决并提出相应建议,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收益。
3.2规范受托主体
目前各高校的基建存在普遍的问题,即竞争市场混乱,各群体使用各种手段进行业务的争揽,这导致审计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出现了很多不正当的交易,严重影响了社会正义。所以,必须严格规范受托主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采用正确的方式选择受托主体,在选择中介时,要明确区分专业的中介人员和不正当参与的人员,面向社会公开进行招标,或者在网上进行必要的筛选然后邀请适合的单位进行招标,在这过程中要关注中介机构的信誉以及企业力量,从而选取信誉相对较高并且专业性较强的中介人员来参与全过程跟踪审计。(2)制定严格的受托主体选择程序,各项招标条件要明确规定,招标程序也要严格按规定执行。招标过程中要重要考量审计机构的信誉,对于信誉不好的一律不予使用。(3)定期对受托主体进行必要的考核,这样才能提高审计的质量,一定程度规避风险。
3.3明确权力范围
各高校应该与中介签订相关合同,明确双方权利范围,从而使实际行为更加规范,审计风险降到最低。制定相应的审计工作规范,通过控制中介的审计过程,保障中介正确执行审计,取得合法的审计结果。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遵守职业道德,促进双方合作顺利进行。
结语:
高校基建全过程跟踪审计是高校为了加强自身建设所执行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法律性,设计范围比较广,因此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方面的分析,明确出基建过程中问题重点所在,并提出相应措施完善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在基建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不仅要科学定位全过程跟踪审计职能,而且要规范受托主体,还要明确权力范围,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保障高校基建投资收益最大化,促进高校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伟,刘晓芳,杨柳.高校基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167-170.
[2]孙威.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1.
[3]虞志霞,陆惠民.对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考[J].经济视角:下,2008(9):47-48.
[4]黄鹄翔.高校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控制点分析[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2,20(1):62-64.
作者简介:
文宇,出生年:1983年,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河北省,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造价、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