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北京诗歌发展概况

2018-05-14 14:57谭五昌
关东学刊 2018年4期

[摘要]对20世纪九十年代北京诗歌的发展轨迹、重要北京诗人的创作情况与艺术特色予以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力图全方位地勾勒出九十年代北京诗歌的整体风貌。可以看出,作为一种地域诗歌,北京诗歌长期以来扮演着极为活跃的中国当代诗歌潮流引领者的角色。

[关键词]九十年代;北京诗歌;北京诗人

作为一种地域诗歌,北京诗歌长期以来扮演着极为活跃的当代诗歌潮流引领者的角色,并成为中国当代诗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社会文化的剧烈转型,北京诗坛与全国诗坛一样,陷入了相对的沉寂,在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里,国内青年诗人们的先锋诗歌的创作处于困顿、徘徊的艰难境地,在这个历史关节点上,又是北京诗人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们率先勇敢地完成自己的创作转型,引领着时代诗歌潮流,王家新和西川堪称其中的典型代表。

王家新,1957年出生,湖北丹江口人。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写作并发表诗作。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3年参加诗刊组织的青春诗会。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告别》《纪念》。1986年起诗风发生转变,由此前的青春写作倾向而变得日趋凝重与成熟,善于捕捉与表现特定情境中某种微妙的生命经验,写出《空谷》《蝎子》《预感》等诗作,并完成诗论《人与世界的相遇》,引起广泛关注。1989年末,王家新写出了《瓦雷金诺叙事曲》《一个劈木柴过冬的人》等作品,表明他的诗歌写作已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至1990年秋冬,王家新又写出《转变》《帕斯捷尔纳克》等诗作,明确标志着其诗风的重大转变。进入此阶段,王家新作品中充溢着一种沉思冥想的气质,并贯彻着一种历史感与“担当”经验,诗风凝重、深刻、大气,美学趣味存在贵族化倾向,其主体风格自此定型,迄今未有太大变化。

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王家新北京诗人的身份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可,这与王家新在作品中不自觉地从文化中心的精英立场与角度思考问题有微妙的关联。作为王家新在九十年代影响最为广泛的诗歌代表作——《帕斯捷尔纳克》(1990)一诗是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与精神境遇的生动投射和曲折隐喻,而《转变》这首短诗更是以一个知识分子诗人高度的心灵敏感,对时代精神气候的变迁作出了及时的感应与反应,含蓄地隐喻了知识分子诗人群体的历史遭际与现实情怀。

1992年至1994年,王家新在旅欧期间写出《临海孤独的房子》《卡夫卡》《日记》《醒来》等诗作,继续探讨知识分子的孤独处境、流亡命运、精神信仰等形而上的宏大主题。同时,王家新在诗歌形式上自觉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写出了诗片断(介于诗与散文体之间)系列《反向》《词语》《另一种风景》《谁在我们中间》《游动悬崖》等,以便自由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经验及独立、批判的文化立场,因而,王家新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精神最主要的诗歌代言人。1996年8月,王家新完成组诗《伦敦随笔》的创作,进一步确立了其作为知识分子代表诗人的重要诗歌地位。他在九十年代的重要诗集是《游动悬崖》(1997)。此外,王家新还出版了《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1997)、《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2000)、《王家新的诗》(2001)、《没有英雄的诗》(2002)、《中国当代诗歌经典》(2003)等诗论集及诗集、诗选等多种。

与王家新侧重从宏观(时代)角度来思考与探讨知识分子精神命运的写作方式有所区别,西川则侧重从微观(个体)角度来思考与呈现知识分子精神命运的主题意向。由于个体生活与时代的双重变故,西川的诗歌风格发生了“裂变式”的转型,他由八十年代的追求优美、追求形式感,逐渐转变到九十年代对优美风格的放弃以及对复杂性经验与思想能力的格外注重。其标志性事件是西川在1992年创作出长诗《致敬》,该诗作以片段的形式,表面非常随意实则非常真实有力地表现了个体生命的伤痛经验(例如好友海子与骆一禾的相继早逝),以及时代所造就的令人感到荒诞与无聊的情景。1992年5月,西川的《十二只天鹅》《一个人老了》等诗作(写于1990年前后)在《人民文学》发表出来,从中可见诗人的“乌托邦”审美诉求冲动。对比此前《十二只天鹅》的唯美倾向,《致敬》几乎就是一个充满审丑意味的先锋诗歌文本。在《十二只天鹅》与《致敬》之间,鲜明地标示着西川诗歌创作的重大转型,即诗歌的艺术风格与面貌已发生完全的转换了,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精神却一以贯之地延续下来了。

西川的许多重要诗作均在九十年代问世。1994年2月,西川的《虚构的家谱》等诗作在《人民文学》发表,7月,组诗《近景和远景》在由沙光等主编的《中国诗选》刊登出来,12月,长诗《芳名》在《大家》双月刊發表。1996年1月,《另一个我的一生》等诗作在《大家》双月刊发表。同月,长诗《造访》在《人民文学》发表。1999年4月,长诗《鹰的话语》在《山花》发表。西川这些重要作品的发表,在诗歌界几乎均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关注与反响。1997年3月,改革出版社出版西川诗集《隐秘的汇合》,5月,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西川诗集《虚构的家谱》。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西川诗选》(后更名为《西川的诗》于1999年重新出版),8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西川诗集《大意如此》。至此,进一步奠定了西川在当代诗歌界的重要影响力。与王家新一样,西川也被普遍认为是知识分子诗人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但与王家新在历史压力面前选择“直接承担”的文化姿态不大相同,西川着力于对人性复杂性的观察与自省、对人性与文明关系的深入探讨,以及对人类思想能力的重要性与可能性的全面考量,进一步丰富了知识分子写作的精神内涵。2001年9月,西川因诗集《西川的诗》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与此同时,食指、林莽、莫非、黑大春、童蔚等北京中青年诗人的创作,在整体上也有着出色的表现,取得了不容忽视的创作实绩。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山东鱼台人,在北京成长,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诗歌写作,诗作《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显露出诗歌创作上的天赋。1968年,郭路生写出了《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两首早期诗歌代表作在当时的全国知青中间广为传诵,给一代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青春记忆,成为其最负盛名的经典作品。20世纪70年代,他得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一度出现精神分裂症状,后回家疗养。九十年代初,郭路生住进北京社会福利院疗养,21世纪初治愈出院,现居北京。

食指被普遍认为是朦胧诗潮之前一个先驱性的诗人,其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直到九十年代,食指的创作成就才逐渐为人们所了解。食指早期的诗歌,艺术上以新格律体为基本形式,以崇高为主导性审美风格,以表达一代人的心灵抗争、追求、信仰为基本母题,为群体代言的角色意识自觉而鲜明。八十年代食指的创作开始出现变化与转型迹象。至九十年代,食指在创作中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生存境遇,对命运主题做了个性化的处理,让抽象的命运变得具体,其中充满着诸多个体生活与生命的细节与经验。诗作《在精神病院》與《归宿》,以其表达对诗人(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悲惨性命运的深刻认知及其虔诚认领的态度,而具有感人至深的思想与艺术力量。1995年和1997年,又分别创作出《诗人命苦》和《当你老了》两首涉及命运主题的精品佳作。食指在九十年代出版的诗集主要有《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诗探索金库·食指卷》(1998)等。

林莽,原名张建中,1949年生,河北徐水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第四十一中学。1969年赴河北安新县插队务农,1975年后历任北京第八十七中学教师,北京经济学院教务处科长,中华文学基金会文学部副主任,《诗刊》编辑部主任等职务。林莽早期为“白洋淀诗群”的重要成员,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其创作在八十年代趋于成熟。林莽的诗歌艺术风格大致可定位为语调轻柔、节奏舒缓、感觉灵动、意蕴深长等几个方面,富有艺术感染力。进入九十年代,林莽依然保持着较为饱满的创作热情,发表了《雪一直没有飘下来》(1991)、《融雪之夜》(1992)等意境旷远的佳作,并完成了《另外的夏天》集的创作(1993)。1996年至1998年,林莽完成了长诗《记忆》的写作,这是诗人对自己以往经历的一次心灵回顾与总结,渗透着浓郁的个人情感体验,受到诗坛的关注与好评。

莫非、黑大春、童蔚等三位相对年轻的诗人在九十年代初中期也保持了较好的创作势头。莫非致力于长诗的创作,表现出充沛的艺术创造力。从1989至1991年,莫非完成了长诗《词与物》的创作,从一个园丁的眼光与叙述角度对世界表象与表意符号之间复杂与微妙的关系,作了富有先锋性的探索与表述。从1993至1995年,莫非又完成了大型组诗《精神史》的创作。此外,莫非还创作了《没有时间的花园》(1996)、《没有交锋的剪刀》(1997)和《时间之门》(1998-1999)等长诗作品。1997年,莫非出版诗集《词与物》,引起诗界关注。

与莫非的创作风格相反,黑大春对待创作持一种精雕细琢的严谨态度,在创作风格上属于“苦吟派”,因而,黑大春的诗歌产量不高。《送一平去波兰》(1991)、组诗《家园歌者》(1994)、《兰》(1996)等诗作是黑大春九十年代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继续保持其以往抒情的纯粹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主要是诗人开始有意追求诗歌结构的某种复杂性,现代性经验成分也在增多,因而这些作品赢得了许多读者的肯定与赞许。

童蔚在此一时期继续保持着八十年代的创作热情,其创作数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她们》(1990)、《奥尔弗斯的椅子》(1992)、《开始于完成》(1992)、《遗产》(1994)等诗作是童蔚九十年代初期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表征出进入九十年代的女性诗歌所具有的思想艺术风貌。1993年,童蔚的《门》《做梦》《那男孩子的手》《奥尔弗斯的椅子》《膝盖骨,小桌子》等诗作收入由北京女诗评家崔卫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苹果上的豹》(女性诗卷)。童蔚作为女性诗歌代表性诗人之一的身份在此得到了文本意义上的认定。九十年代中后期,童蔚的创作依然比较活跃,频频在大陆及港台各大有影响力的诗刊发表诗作。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北京诗坛,除了前面提及的诗人外,又有一批实力派诗人陆续崛起,他们出手不凡,以自己特色独具的鲜明艺术风格,与前者一道,共同创造着九十年代北京诗歌的辉煌。臧棣、西渡、树才、殷龙龙、杨晓民、侯马、陆健、北塔、商震、祁人、周瓒、姜涛、胡续冬等是其中的代表性诗人。

臧棣,1964年出生,北京人。1983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0年7月,获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任中国新闻社记者。1993年重返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臧棣在北大求学期间即开始诗歌写作,1989年8月,打印个人诗集《需要多远需要多久》。同年12月,参与创办同仁诗歌刊物《发现》。1996年3月,参与创办民间诗刊《标准》。

臧棣九十年代初即有诗名,在北京诗坛崭露头角,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臧棣才在北京诗坛及整个国内诗坛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臧棣的诗歌特别注重结构的营造,有很强的结构感,他整体上追求经验化与智性写作,放逐与排斥浪漫的抒情,普遍采用叙述或叙事的手段,在对于事件与场景客观、冷静的描述中,融入知识、经验与内在的诗性智慧,同时,也较为普遍地运用解构、反讽与戏剧化等表现手法与修辞策略,体现出“趋向‘复杂与‘综合的诗歌理念”(程光炜语)。臧棣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有《未名湖》《无情的美人》《个人书信史话》《在楼梯上》等。1998年7月,臧棣诗集《燕园纪事》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受到诗界的普遍好评,臧棣被认为是“知识分子写作”(或“学院派写作”)的又一位代表性诗人。1999年9月,他参与创办并主编《中国诗歌评论》丛刊第一辑《语言:形式的命名》。2000年以来,出版了《风吹草动》等多部诗集。

与臧棣一样,西渡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知识分子写作”的一位代表性诗人。西渡,本名陈国平,1967出生,浙江浦江人。1985年,西渡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写作,1989年毕业后任职于北京某出版社至今。在艺术上,西渡与臧棣存在不少相同或类似处,但西渡的诗歌文本整体上不像臧棣的那样晦涩,且时常呈现某种超验性的想象,风格庄重典雅(尤其是早期),具有语言和道德上较为明显的洁癖感。与九十年代早期《少女》《雪景中的柏拉图》等诗歌作品冥想式的抒情倾向很不相同,西渡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创作已完成由抒情、想象向叙事、观察式的诗歌写作的转型。《保罗之雨天书》《寄自拉萨的信》《在硬卧车厢》《一个钟表匠人的记忆》等是西渡此时期具代表性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西渡的叙事才能。《一个钟表匠人的记忆》因其表现主题的宏大性、个人化观察视角的巧妙选择和诸多典型细节的精到叙述,而引起诗界的关注与好评。西渡著有诗集《雪景中的柏拉图》(1998)等,并主编《戈麦诗全编》《访问中国诗歌》等多种。

与臧棣、西渡一样,树才也是一位出身于北京高校的青年诗人。树才,原名陈树才,1965年出生,浙江奉化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后留京工作。1990年至1994年在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任外交官。九十年代中后期在北京某企业工作,2000年调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树才的诗歌创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1992年,树才写出了《极端的秋天》等颇见艺术功底的诗作。自1995年以来,树才的诗歌创作呈现活跃态势,并渐人佳境。1996年,树才写出了《灰铁皮》《窥》等诗作及组诗《单独者》。1997至1999年,他又创作出了《冷,但是很干净》、《死亡的献诗》(组诗)、《过去过去过去》等一系列优秀诗作,受到诗界的关注与重视。树才的诗歌语言风格简洁、干净,意象朴素而鲜明,艺术感觉细腻,情绪内敛、深刻,特色独具。树才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单独者》(1997),并出版译著《勒韦尔迪诗选》《勒内·夏尔诗选译》(2002)等。

1962年出生于北京的殷龙龙,作为一位没有学院背景的北京本土诗人,其诗歌资历值得一提。殷龙龙于1981年开始接触新诗,1984年发表处女作,同年加入“圆明园”诗社,与诗社核心成员黑大春等北京青年诗人交往密切,由于身体残疾和生活的压力,殷龙龙的诗歌创作呈一种断断续续的自然状态。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其诗歌创作才逐渐受到圈内人士的关注。殷龙龙的诗歌思维跳跃,词语组合与搭配追求独到效果,时有神来之笔,作品中的生命体验具内在疼痛感,整体上具有较为浓郁的精神自传色彩。《旧鼓楼大街》《我的》《中国酒吧》《离开家的小伙子》等诗作是殷龙龙九十年代的代表性作品,颇受人称道,但一直以来没有受到北京诗界应有的重视。

与殷龙龙、臧棣等北京本土诗人的身份不大一样,许多诗人均是因为在北京高校就读,毕业后留京工作或从外地分配到北京工作而逐渐获得其北京诗人身份的,如杨晓民、北塔、侯马、陆健、商震、祁人、周攒、姜涛、胡续冬等相继崛起于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一批诗人。

杨晓民,1966年生,河南省固始县人,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后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杨晓民的诗歌写作在九十年代进入自觉阶段,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大多数作品显得精到成熟,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有力,意象鲜明生动,诗思开阔,意蕴深远。《诗人》《九月》《无量寺村》《一个人和无量寺村》等诗作是杨晓民具代表性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无量寺村”题材的诗作系列,以现代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和书写了中国乡村经验而引入注目。1997年,杨晓民出版诗集《羞涩》,引起诗界的关注与重视,后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2001年)。他还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单位制度》(合著),并主编《百年百首经典诗歌》(2003)、《中国当代青年诗选》(2004)。2005年以来至今,由杨晓民策划的“新年新诗会”连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为推动中国新诗的传播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北塔,原名徐伟锋,1969年出生,苏州吴江人,1994年于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任教,1999年供职于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至今。北塔的诗歌创作起步于九十年代初,到中后期已崭露锋芒。其诗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技艺因素,某些作品在诗的经验、形式感与艺术想象力方面常有令人称道的有机结合。组诗《潘家园》《哀江南》《明府花园》等是北塔九十年代具代表性的作品,已出版中英文对照诗集《正在锈蚀的时针》(2002)和《石头里的琼浆》(2007)等,学术专著有《吴宓传》(2001)、《戴望舒传》(2003)等,另有译著多种。

与杨晓民、北塔等“外省进京”的诗人的履历有所不同,侯马是属于通过升学“直接进京”的青年诗人。侯马,原名衡晓帆,1967年出生,山西省新绛县人。1985年至1989年,侯马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受当时诗歌氛围的影响,大学期间对诗歌写作表现出非常积极热情的态度,与其同学伊沙、徐江等构成了所谓的“北师大1985级诗人”群体的核心。毕业后在北京某公安系统工作至今。侯马诗歌创作进入九十年代才开始产生影响,他经常在《一行》《他们》《葵》《诗参考》等民间诗刊发表诗作,有意无意地保持着一种“民间诗人”的形象。侯马的诗歌风格由早期的抒情倾向转化到后期对经验书写的倚重,整体看来,诗风较为温和,擅长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炼诸多富有意味的细节,然后通过精确生动的叙述将这些具有民间审美元素的生活细节及生命经验呈现出来,表面的平和中内藏智性与幽默品质。《李红的吻》《九三年》《种猪走在乡间路上》等诗作是侯马九十年代具代表性的作品,出版的诗集有《哀歌·金别针》(1994,与徐江合著)、《顺便吻一下》(1999)。进人新世纪,他的创作呈现旺盛态势,其“手记系列”产生日趋广泛的影响,侯马本人被认为是“民间写作”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并出版诗集《精神病院的花园》(2003)、《他手记》(2008)。

陆健的经历有其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1956年出生于河北沧州,祖籍陕西扶风,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编辑系,毕业后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短期工作过一段时间,后调往河南省文联等单位任职,时间长达10年,九十年代中期调回北京,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陆健属于出道较早的诗人,八十年代在国内诗界即有诗名。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其艺术风格才日渐鲜明并日臻成熟。概括而论,陆健的诗歌视阈开阔,题材广泛,语言、意象丰富多变,语调庄谐并存,对事物与场景善于予以喜剧化风格的处理。长诗《仓皇的向日葵》《爱因斯坦的小提琴》《北京阿坚》及组诗《20世纪的故事》等是陆健九十年代的代表性作品。陆健出版的诗集主要有《名城与门》(1992)、《陆健诗选》(1995)等。进入21世纪,陆健的诗歌产量令人瞩目,陆续出版了《非典时期的了了特特博士》(2003)、《34份礼物》(2004)、《七次话语》(2005)、《温暖》等多部诗集,在国内诗界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

商震和祁人则是出于自身对诗歌的热爱而最后在北京谋求到发展空间的诗人。商震,满族,1960年出生,辽宁省营口市人。1977年營口十二中毕业后参加工作,1983年调抚顺铝厂职工大学任教,1997年调北京《人民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副主编等职。商震于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其诗歌风格比较质朴、真诚、厚重,善于从日常生活场景与细节中发掘诗意,表述朴素而耐人寻味。商震本质上是一位凭性情写作的诗人,其铁骨柔肠的性格成分有机地融入到作品中,时有动人诗篇问世,如诗作《凭吊一位诗人》。商震在21世纪初出版过诗集《大漠孤烟》(2001)。

祁人, 1965年生于四川荣县。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祁人从四川师范大学政教系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四川自贡市工作。九十年代初,祁人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谋求诗歌上的发展,1994年,祁人协助北京诗评家张同吾创办了中国诗歌学会,之后一直在中国诗歌学会任职,任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祁人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诗歌风格整体上清新、坦率、优美、深情,以质朴有力的语言、灵动多姿的意象,构成情与思有机交融的动人境界。祁人出版的个人重要诗集主要有《命运之门》(1997)。进入新世纪以来,他的主要精力投入到诗歌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中,担任“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兼任《中国诗人报》主编。祁人在写作上仍然较为勤奋,并日趋成熟,写出了《和田玉》(2006)这样的受到诗界普遍好评的精品力作,已出版《掌心的风景》等多部诗集。

周攒、姜涛、胡续冬、冷霜四位是北大出身的新锐青年诗人,九十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他们在北京大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文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的攻读(其中,姜涛的文学硕士学位是在清华大学获得的)。周攒、姜涛、胡续冬、冷霜四位被公认为年轻一代的学院派诗人,他们对于修辞的普遍重视、对复杂技艺的着力追求、对文化经验的刻意挖掘与凸现,是他们诗艺风格上的共同与共通之处,但同时各具特色,他们的创作前景值得期待。

除了上述北京中青年诗人创作上的整体出色表现外,许多北京老诗人在创作上所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1992年,郑敏创作出了长诗《诗人与死》,以其主题的尖锐厚重与表现的深刻有力受到诗界的普遍好评;1997年,年届七旬的灰娃出版处女诗集《山鬼故家》,以其内容的丰富深沉与艺术表现的鲜活精彩,引起诗界的强烈反响。年届七旬的成幼殊在九十年代创作了许多清新、厚重的诗作,并汇合从前此后的作品出版了诗集《幸存的一粟》(2003)。屠岸老当益壮,生机勃发,写出了《深秋有如初春》(1998)、《迟到的悼念》(1999)等有激情且有分量的作品,并在新世纪初出版了诗集《深秋有如初春》(2003)。

在20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的诗评家在诗歌理论批评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树,有力地推动着北京的诗歌创作。“知识分子写作”“中年写作”“个人写作”,这些重要的诗歌批评概念陆续“浮出了历史地表”,并且先后获得了谢冕、吴思敬、杨匡汉、王家新、西川、崔卫平、唐晓渡、臧棣、王光明、谭五昌、陈旭光、姜涛等北京老、中、青诗评家富有个性见解的理论阐释,在整个诗界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关注与争鸣。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诗歌与全国新诗写作一样,呈现出极其活跃的态势乃至某种繁荣迹象,全面彰显出诗歌写作所取得的骄人实绩。除了前面论及的诗人,雁西、洪烛、中岛、周瑟瑟、骆英、刘以林、周庆荣、潇潇、大卫、谷禾、海啸、冰峰、安琪、陈均、周占林、娜仁琪琪格、旺忘望、南方狼(谢长安)、胡少卿、杨庆祥、戴潍娜、盛华厚等一大批“后起”的诗人又陆续加盟进北京诗人的阵营。与全球化时代人们变动不居的身份相对应,这些在北京居住和写诗的非本土出生的诗人,其北京诗人身份的認定也将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从一个广泛的层面说明了新世纪北京诗歌越来越开放的趋向,以及越来越大的包容性与创作活力。而这,无疑将给新世纪(21世纪)之后的北京诗歌带来全新的精神景观与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