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运芹
都说春寒料峭,昼夜温差较大,那么针对此时特殊的气候特点,该如何给新生宝宝穿衣呢?穿多了怕热,穿少了又怕冻着宝宝,加之新生宝宝又那么娇嫩,新手父母又缺乏经验。那怎么办?全权交给育儿嫂吗?育儿嫂的“经验”有误怎么办?不妨听听这堂课,新手妈妈在指导育儿嫂时也可心中有数。
第1步 选对衣
材质方面没的说,宝宝的衣服要质地柔软、宽松透气。在给宝宝选衣服方面,育儿嫂和新手妈妈们似乎会走两个不同的极端,比如育儿嫂会觉得越宽松、越舒适越好,重好穿脱不重款式;妈妈们则可能会被各种萌萌的造型吸引,重款式而忽略了方便性。所以在給宝宝选择合适的衣服方面,妈妈们的选择可结合育儿嫂的一些经验,此外,因为新生儿的特点决定的,新生宝宝经常会因为吐奶或大小便弄脏衣服的缘故,而不断地穿穿脱脱衣服,所以新生宝宝的衣服是否好穿脱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结带斜襟连体衣、有系带开襟的衣服、宽松舒适有罗口的裤子都可以。如果是套头衫,最好选择领口较大或领口处有暗扣的衣服,便于穿脱。开衫的针织线衣、小马甲、坎肩、贴身小棉袄等也是不错的选择,便于保暖和穿脱,可以很好地保护宝宝的肩部、背部、腹部这些容易受凉的部位。
当然,在实用、舒适的同时,妈妈们想给宝宝拗个造型什么的也无可厚非,毕竟宝宝穿得漂亮大人们看到心情也会变好哦!
第2步 穿对衣
1.科学保暖
育儿嫂都倾向“春捂秋冻”,但“捂”是有讲究的。春季给宝宝穿衣,同等温度下,衣服一般比成人觉得舒适的衣物厚度多一层就可以了。要注意“上薄下厚” “暖背、暖肚、暖足”,即宝宝肚子、背部和腿脚要相对穿厚一些,可以给宝宝系上肚兜,穿一件小棉毛背心,穿上稍厚的棉袜。
2.内外有别
这个季节,气温不稳定,室内外温差较大。带宝宝外出时,别忘了给宝宝戴上帽子、穿上外套。还可以带件小披风,根据室外的气温适当加减。回家进门后,育儿嫂往往会“勤快”地一下子就把宝宝的帽子、外套全脱掉。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宝宝的调节适应能力不及大人,变化太快容易着凉,可以先让宝宝稍稍适应下房间温度后再脱掉帽子、外套。
3.南北有异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春天干燥多风,南方潮湿多雨。所以,对于北方来说,要特别注意预防倒春寒,给宝宝穿着要偏暖一些,即便天气睛好,出门在外也要带一件外套,注意防风、防沙,呵护好宝宝娇嫩的皮肤。而在南方,立春后雨水日渐充沛,万物复苏,各种病菌也开始变得活跃,所以在适当“春捂”的同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温度灵活地增减宝宝的衣服。有汗要及时擦干,防止出现皮疹。此外,要提醒育儿嫂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第3步 学会判冷暖
让宝宝不冷不热,穿着舒适是我们给宝宝穿衣的目标。那么怎么知道宝宝衣服穿得是否合适呢?可以将手伸入宝宝的后衣领,摸一摸后颈和上背心处,如果皮肤温暖,表示穿衣合适;如果皮肤发热、有汗,表示穿多了;如果皮肤发凉,则提示衣服穿少了。
育儿嫂的几种常见的错误经验
手脚凉就加衣
很多育儿嫂爱摸宝宝手脚来判断冷热,实际是不准确的。婴幼儿由于心脏小、搏动力量弱,每收缩一下,泵出的血到达四肢末端的相对较少,末梢循环较差,即便体温正常,手脚也比成人要凉。所以,新生宝宝的四肢特别是手脚偏凉是很正常的,气温低时表现得更加明显。摸着手脚凉就认为宝宝穿得太少,盲目地多添衣服,非得把宝宝的手心、脚心都捂热不可取,结果会导致宝宝穿太多了,散热障碍,严重的还可引起捂热综合征。
喷嚏、流涕快加衣
如果宝宝只是早上或在温度改变时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则是鼻子对温度调节能力差的原因,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提醒育儿嫂不必赶快给宝宝加衣服。如果宝宝在户外不时打喷嚏、流鼻涕,皮肤还开始出现发红发痒,则可能对空气中的花粉、灰尘过敏了,应避免接触过敏原,提醒育儿嫂把宝宝抱离风大、花多的地方;如果宝宝不分时刻频繁打喷嚏或流鼻涕,则可能是感冒生病了,应及时就医。
额头出汗就减衣
有时育儿嫂一看到宝宝额头出汗,就以为给宝宝穿多了,需赶紧脱衣服。其实这一举动是错误的。新生宝宝吃奶、哭闹时头部常常容易出汗,缺钙佝偻病的宝宝也容易头部出汗。因此,当宝宝额头汗多时,应该注意观察宝宝有无哭吵不安、易惊、枕秃等其他症状。而不是武断地认为宝宝穿多了,给宝宝减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