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右玉县脱贫记

2018-05-14 12:06新华
科学导报 2018年51期
关键词:板蓝根黄沙县委书记

日前,山西省宣布右玉县脱贫摘帽。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再到“脱贫摘帽”,这个因县委书记一任接一任带领干部群众栽树治沙而闻名全国的晋北小县,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治住黄沙始到金。几十年如一日的苦干实干,右玉人民迎来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和脱贫致富的美好生活。

从片片黄沙到片片林海

右玉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70多年前,这里林木覆盖率不到0.3%,狂风肆虐,黄沙漫卷,“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高高的右卫古城墙,也幾乎被黄沙掩埋。

苍头河畔,一片翠绿中,一棵合抱之树特别显眼。这棵树名叫“荣怀杨”,名字取自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右玉人几十年来百折不挠防风治沙的故事,可以从这棵树讲起。

1949年,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上任后,看到的是“十山九秃头”的荒凉。几经讨论,全县达成共识:右玉要想富,就得风沙住;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从此,一场穿越时空的植树造绿“接力赛”在历任县委书记带领下起跑,一跑就是70年。

今年69岁的王明花老人仍记得“三战黄沙洼”的场景,那可是老人记忆中最难的一次植树。“当年我才八九岁,跟着老师去黄沙洼栽树,老师说‘只要种活树,就能挡住大黄风!”从县委书记到普通群众,从老人到娃娃,全县人民齐上阵,经历两次失败,终于在那片黄沙梁上把树种活。

一片片黄沙,开始变成一片片林海。

张荣怀1950年种下杨树的那片黄沙地,如今林木茂密,鸟儿欢叫。

目前,右玉县林木覆盖率达到了54%,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树种从过去的区区几种变成30多种,药用植物达到45种,野生动物50多种。

从“挖苦菜”到“种药材”

黄沙,曾让人绝望;绿树,带给人希望。“黄绿之变”中,百姓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山岭和尚头,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这段在右玉广为流传的顺口溜,生动地展示了黄沙肆虐时百姓日子的艰难。

右玉县黄家窑村的张建平回忆说,那时风沙大,种下的粮食风一刮,种子就翻了出来。男人们只能去口外谋生,留下女人在家里,挖苦菜填肚子。

生态恢复后,地里出了“宝贝”。2016年,黄家窑村第一次种了中药材板蓝根。张建平掰断一截板蓝根,指给新华社记者看:“中间的芯是黄色的,上好的品相。收购公司的人说地里肥力足,才能种出好板蓝根。”

土壤好,药材才好。去年,张建平两口子靠药材和其他地里的庄稼,收入1万多元。黄家窑村第一书记杨世新说,全村300多亩板蓝根,平均每亩收入1000多元,村子在2016年率先脱贫。

药材好,产业才兴。现在右玉全力发展以板蓝根、党参、黄芩、黄芪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全县培育3个发展潜力大的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扶持10个优势明显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建设20个特色中药材种植示范村,发展3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10亿元中药材产业,形成一条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

产业兴,才能脱贫。8月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批准右玉县退出贫困县。

沧海桑田变幻 精神之树常青

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70年沧海桑田,片片绿色浇灌出来的“右玉精神”,如松柏一样常青。

“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历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栽下了“右玉精神”的根。20世纪50年代,庞汉杰担任右玉县第五任县委书记。退休干部王德功回忆说:“那时正闹饥荒,庞书记探亲回右玉时,哥哥嫂子让他带些红枣度饥荒,可他带的却是松树籽。”

广大干部群众,一辈接着一辈种,让“右玉精神”枝繁叶茂。20世纪70年代,威远堡村党支部书记毛永宽带领群众栽下了十几万株树苗,最后累倒在苗圃里。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依然感动人心。

“右玉精神”不会过时。右玉县一位干部说,右玉脱贫了,但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不能有歇歇脚、喘口气的想法。“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劲头,啥时也不能丢!”

旨在深度弘扬“右玉精神”的右玉干部学院去年成立,学院的一位教师说,一年来已有近两万人前来学习培训。“治住黄沙始到金。”一位在这里学习的干部感慨地说,“这个‘金,不只是绿水青山,更是一种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

猜你喜欢
板蓝根黄沙县委书记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黄沙梁
板蓝根哪能当饮料喝
黄沙覆身(节选)
板蓝根不是“万能神药”
赶不走的“小耐克”
让“优秀县委书记”有位更有为
近期我省千部任免情况
关于板蓝根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