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瑾
“拙文可谓毫无是处,自应作废,以后编文集也不再收入。”日前,年逾八旬的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发表声明,直言自己6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存在错误,并表示“请大家多多批评,以便改正”。声明一出,迅速引来点赞无数。裘锡圭何许人也?我国古文字学著名专家。古文字学属于人文学科,但他的这则声明,却超越了学科范畴,给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启示——在探索正确结论的过程中,坦诚地面对错误是必须抱有的态度。
无论中外,这都不是第一个勇敢说出“我错了”的事例。2016年,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共同主任道格拉斯·迈尔顿在著名国际期刊《细胞》网站刊登声明,宣布将其课题组2013年发表于该期刊的一篇重量级论文正式撤销,撤稿原因是其他实验组和迈尔顿实验组不能重复相关试验。同样是2016年,有些业内专家对钟南山院士某次演讲中引用的数据提出质疑,经过反复查证,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澄清并致歉。
众所周知,作为创造性活动,科学研究一次性成功的概率小之又小,多数情况下都要在试错、纠错、再试错、再纠错中不断前行。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这也就意味着,犯错不可避免,很多时候甚至是一种必然规律。特别是进行原始创新,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难免困难重重,尤其需要“直面错误”的态度。而且,每一次重大的挫折和失败,从科学研究及其发展规律来看,其实孕育着一种新的希望,世界上一些重大科技发明和创造也是从失败中接受教训、积累经验才走向成功的。正因为如此,裘锡圭才会在媒体求证此事时淡然回答:“这是做学问的正常态度,没什么大不了。”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把这种裘锡圭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态度发扬光大。一来,因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机遇稍纵即逝,只有勇于认错、果断改错,才能及时纠偏,沿着正确的道路快步前行。若仍旧温吞水、两面光,只会让相似的错误再次发生。二来,也是因为或为捍卫既得利益或为维护“江湖地位”,当错误被发现时,有些学者“捂着盖着”“强词夺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无益于创新发展,若这些学者恰好又是业界权威,则更会给青年学者的成长造成阻碍。
当然,我们也需要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更多科研工作者敢于正視错误、勇于承认错误、勤于改正错误。
近年来,无论学术界还是社会上,容错的氛围日益浓厚,这样的转变令人欣慰。但相较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言,仍显不够。我们期盼更为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释放活力,允许科研人员大胆假设、不断试错;我们期盼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重视科研试错背后的价值,让那些敢于冒尖、勇于打破常规的“出头鸟”有更大舞台。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最终要落脚到每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唯有对他们探索未知中的失误给予宽容,才能有更多创新者放下包袱,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才能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