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
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这是基础教育至为重要的三个关键词。为什么要在童年发展想象力?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儿童开始有接受信息并辨识简单信息的初始能力,好奇心推动他对世界的了解,他没有羁绊,没有束缚,更没有名利心;敢想,也就比较容易达到“会想”,进而形成正常的思维习惯。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像则无限,它包含一切,推动着进步,为人类进化的源泉。”(《论科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一个不善于学的、垂垂老矣的人,若要让他产生想象力,比登天难:他脑袋里装满根深蒂固的旧事物旧观念,日积月累陈陈相因,毁不了,移不走,任何新生知识和观念挤不进去,即使强行灌输,也生不了根,发不了芽。儿童则完全不同:他心灵是一张白纸,面前也放着一张白纸,他可以任意图画,他可以尝试,他可以改变,他可以随时丢弃而不担心一无所有,这是个充满雨露阳光的自由生长时期“,什么都能发芽”,而且“一切都可以重来”。
因为自由,儿童没有恐惧,没有思想羁绊,没有精神束缚,他不惮被耻笑,他不担心犯“错误”,故而他的思维没有边界。他会有一般的联想,有简单的推想能力,他会“不留神”说出有道理有逻辑的语句;他的观察也许没有明确目的,仅仅想满足一下无休止的好奇心,而世界在他的眼前逐渐变得辽阔,无边无际。
不要嘲笑儿童的幼稚,人生最有价值的状态正是自由的童心。奇思妙想在开始时往往被认为是胡言乱语,儿童根本不担心说出真相的后果。他不懂什么“自古以来”,他没有“传统”的压迫,也就没有因袭的负担,也就不用担心“逾越”和“叛逆”。而随着逐渐长大,接受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规训,他开始为自己的自由想象与言说付出代价,开始“吃亏”后,就很难无视并避开环境的压迫,他的思维便会出现无形的框框。一个社会缺乏想象力,固守旧有观念和秩序,是因为绝大多数人满足于现状,甚至担忧不能保存延续现状。人也是这样。面对同样的事物,成年人不免瞻前顾后,不置可否,因为他有既得利益,儿童则无所顾忌,自由言说;成年人不敢想的事,儿童不但敢想而且敢于去做,不怕失败。如果不在童年保护并培育想象力,教育似乎也没有什么要做的事了。
人敢于想象尚未出现的事物,大概可以归结于对现状的“不满足”。他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存经验,推想事物发展的可能,并对可能的状态作出比较细致的形象描述,一旦有机会,便尝试改变和创造,不惧失败,这才有了一系列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和进步观念。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和实践,人类社会根本不可能发展到今天。上世纪末,人们回顾百年,连科学界都有人感慨,没料到20世纪人类有那么大的进步。这正是“想象力”的伟大———人类的知识有限,但人的想象力没有边际,再过八十多年,21世纪结束时,谁知道世界又将有什么样的辉煌?这就不能不寄希望于現今的儿童了,只要他们敢想,人类照样能有令人惊叹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