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编者按
九鼎重器,百炼乃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五四宪法” “七五宪法” “七八宪法” “八二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是在现行“八二宪法”的基础上,以修正案的形式进行的第5次修改。这一次修改,反映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对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进行了及时确认,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意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
201 8年3月11日15时52分,在这必将被历史铭记的一刻,大会主持人话音未落,人民大会堂中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是继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后,我国宪法迎来的又一次修改!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指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草案。这是时代大势所趋、事业发展所需、党心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8年3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主持召开法学法律界学习宣传贯彻宪法座谈会。中国法学会和相关法学研究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及全国律协等单位的11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大家一致表示,完全赞同、坚决拥护宪法修正案,要带头学习好宣传好宪法,有力维护宪法权威,积极推动宪法实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需求
历史上几次宪法修改,都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没。实践表明,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才具有持久生命力。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随着党领导人民建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强调,此次宪法修改,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是我们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的生动实践。其中对党的领导、人大制度、宪法宣誓制度、国家主席任期制度、地方立法制度、监察制度等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都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顶层没计和制度完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认为,与时俱进是宪法必备的品格。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好宪法,同时也要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在新形势下,对我国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十分及时必要,保证了宪法的进步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保持了宪法持久的生命力。可以说,这次宪法修改在历次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又一次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有力维护和提升了宪法权威。宪法的权威在于宪法的本质,其本质是党的主张、人民意愿和国家意志的统一。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说,宪法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现实需求,否则就难以作为治国的总章程、为各类法律提供“母法”,就不能在法律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此次修宪是基于实践经验、结合国情对宪法作出的重要完善,包括加强党的领导、监察委没置等等,都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对于促进国家的政治建没、法治建没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建没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有助于提升宪法权威性和可实施性。
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让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这次座谈会上,专家学者指出,这次宪法修改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符合法治发展规律,是一次彰显宪法权威的顶层没计。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表示,这次修宪既符合法治原则又体现法理精神,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既专注顶层没计又充分发扬民主。可以说,新的宪法修正案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法理上,都说得通立得住,必将使宪法进而使整个法律体系更加完善,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会长徐显明表示,指导思想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灵魂,是管长远的,需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沉淀为国家的基本制度,最好的沉淀方式就是沉淀到宪法当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使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指导思想,必将成为全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化为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巨大思想动力。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充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容,把党的领导由序言变正文,由非显性变显性,由确认变规范,由原则变制度,由柔性变刚性,使我国国体的表述更加科学、更加全面,为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供了宪法依据。
另外,徐顯明认为,没立监察委员会,明确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名称、人员组成、任期任届、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内容,解决监督分散的问题,必将为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进一步提高我党自我监督、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能力,提供坚实的宪法依据。
“修改宪法,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符合法治发展规律,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是一次彰显宪法权威的顶层设计。”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马怀德说。他认为,宪法修正案在国家机构一章中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既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的鲜明立场,也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权威的宪法依据。
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奋斗目标、战略步骤。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指出,宪法修正案中体现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形成的广泛共识,强调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以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等。总结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集中展示了民族智慧和境界,充分体现了国家胸怀和眼光。
此次修宪,是我国法治建没新的里程碑,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表示,通过修改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将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对于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团结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他认为,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了这一新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及其权力正当性,是对国家监督制度的重大顶层设计。
发挥法学法律界职能承担职责使命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表示,要充分发挥法学法律界职能作用,大力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切实履行好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的职责使命。
陈冀平表示,中国法学会将立足自身职责和优势,加强宪法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等,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好宪法,做宪法信仰的崇尚者、宪法精神的弘扬者、宪法权威的捍卫者、宪法实施的推动者。一是采取切实有效的传达学习、政治引领措施,使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自觉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二是立足中国国情、加强宪法研究,提高宪法理论的研究深度和现实回应力,有力推动宪法实施,为推进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宪法思维,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恪守宪法原则、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严格依照宪法法律履行职责,推动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法治意识。四是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对话合作,大力宣传我国宪法制度、宪法实践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提升中国宪法学界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切实提升我国宪法学界的国际影响力。
在宪法监督与实施方面,本次修宪体现了新进展、提出了新举措。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解释,宪法宣誓制度入宪,将宣誓者为人民服务公仆意识和承诺公开化,使公职人员树立使命感和责任感,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有助于树立宪法法律至上观念。“作为法学研究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准确地领会修宪基本精神,用学术原理与话语宣传、研究宪法修正案的基本内容。”韩大元说。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卞建林强调,作为法学工作者,要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自己学懂弄通的基础上,认真宣传好这次修改宪法的重点内容和主要考虑,讲清楚宪法修改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支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认真研究国家监察制度与刑事}斥讼程序衔接,保正监察法有效实施。
来自高校的法学教育工作者也从如何进一步开展宪法教育、强化宪法研究角度建言献策。
“我们下一步将结合本校实际,组织师生进一步全面学习,深入领会修宪的精神和内容,对宪法修正案进行专题研究,举办广大师生‘学宪法、阱宪法活动,切实推进宪法宣传贯彻,全面促进宪法实施。”张守文表示。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说:“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在学习宣传贯彻好宪法精神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法学教育改革,为我们大国崛起和法治建设培养高素质法学人才。”
王轶表示:作为民法专业学者,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目前头等大事是编纂民法典。我们一定要根据宪法,贯彻宪法原则和精神,努力编纂一部既树立自信、凝聚认同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引领21世纪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民法典。
此外,作為行业组织,王俊峰表示,全国律师协会有责任带头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有责任带领全国36万律师更加自觉地维护宪法权威,更加坚定地推进宪法实施,做宪法忠实的崇尚者、拥护者、捍卫者和践行者。
古有“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之说,意思是说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是衡量人言行是非、功过、曲直的客观标准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新修订的宪法,站在健全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进步,都离不开宪法的全面有效实施,离不开全社会对宪法精神的尊崇。我们也将更加深入地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