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18-05-14 09:12姜胜群
杂文月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岂因祸福避趋之治河林则徐

姜胜群

鲁迅先生说,书信是作者“自己简洁的注释”(孔令境《当代文人尺牍钞·序》)。书信是写给特定对象的文字,表达意见,以求交流,故不尚空谈,亦极少华丽的修饰辞藻,更客观真实地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由于作者的出身、经历、修养、学识不同,很多书信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丰富了璀璨的文学宝库。

近读林则徐《致潘芸阁河帅书》,竟不能自已。六百四十七个字,让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老人更加充满敬意。腐朽的清朝统治者昏庸无能,鸦片战争吃了败仗,为了投降买好,将林则徐等革职流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1842年流放伊犁途经西安时,留别家人所赋诗中表达的不屈精神。

去伊犁的流放路上,林则徐给潘锡恩写了这封信。潘锡恩,字芸阁,与林则徐同科进士,有同榜之谊。曾几度主持治河工作,很有治河经验,被尊称河帅。是林则徐的多年好友。

信中,林则徐嘱托了两件事:一是对潘芸阁“重持河淮之节”,既高兴又担心。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面对大河经常泛滥成灾的境况,“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保障了江汉沿岸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同是治河专家的林则徐,对潘芸阁治河充满了信任。担心的是,潘蕓阁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故饱经官场险恶的林则徐,提醒潘芸阁防备有人“掣肘”,进行破坏。

在屡遭打击、身不由己的流放路上,还牵挂治河,心系民生,为正直的老朋友担忧,这是多么可贵的情怀!

二是嘱托潘芸阁放弃“赎锾之议”。捐赎,是清代为筹措军饷或其他款项对罪犯实施的捐款赎罪的制度。三品以上官捐运粮银12000两,三品以下捐运粮银不等。只要肯捐,“俱准免罪”。潘芸阁等朝中大臣及民间人士,知道捐赎的先例,倡议捐资10多万两,数额远超朝廷之规定,为林则徐“赎锾”。林则徐闻讯,一方面对好友的盛情感激不尽,另一方面坚决辞谢———“此事定须终止,不可渎呈”。所集之资,“分别归赵”(林则徐《致潘芸阁河帅书》)。

朝廷有规定,众多朋友自掏腰包,体弱多病身处困境的林则徐,为什么要如此坚决地制止大家捐赎?原来,屡遭打击的林则徐,深知自己处境的险恶。他的通讯受到限制,关内来信“封缄已全行拆散,恐沿途处处传观矣;西安将军亦有书来,均被扯破”。(《林则徐集·壬寅日记》)“不敢言,亦不忍言”(林则徐《致潘芸阁河帅书》)的林则徐,知道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皇帝手里,别人的努力都是无益的。自己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但喜怒无常的皇帝万一怪罪下来,岂不连累了众多朋友啊!“马不生角,乌不白头”,“敢遽求生入玉门关耶”?(林则徐《致潘芸阁河帅书》)自己已经做好了不能活着回到玉门关的准备了!

1833年(道光十三年)林则徐在名为《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况》的奏稿中说:“尽职之道,原以国计为先,而国计与民生实相维系,朝廷之度支积贮,无一不出于民,故下恤民生,正所以上筹国计,所谓民为邦本也。”将“国计”与“民生”,“朝廷”与“恤民”相提并论,认为恤民才能富国,富国才能强国。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情操,饱含着可贵的民本思想。这种思想,既体现在大有作为叱咤风云的时期,也体现在饱受打击的逆境之中,如《致潘芸阁河帅书》。

由于身份和处境,即使对方是老朋友,有些话也不宜直说,只能含蓄委婉地表达。全信感情真挚,充满情谊;文笔简洁流畅,层次井然;引经据典,辞气纷纭,是中国古代书信中的经典篇章。

猜你喜欢
岂因祸福避趋之治河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家风
救死扶伤 徇国忘身 送别!前线烈士
在尧治河酒业首届“诗酒交响”论坛上的致辞
林则徐禁烟
爱国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
《治河论》浅谈
保留至今的我国最早的一篇比较全面的治河文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