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友茂
一
玩物丧志,人们耳熟能详,用来告诫、提醒那些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无利有害事情的人,不要以此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玩物养志,目前还不是成语,缺乏为人们广泛认识、熟悉的“知名度”。它温馨、宁静,含情脉脉,像受到孔子称赞的兰花一样“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我们有必要掀起它的盖头,让它卸去娇羞,春风满面,快步登堂入室,扬名立万。
二
雪,下在煤炭堆上,才愈加显出煤炭之黑。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历史上那个昏君爱鹤的故事吧:公元前669年,卫国公子赤即卫懿公继位。该人养鹤,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为鹤建造豪华的栖身之所,到各地请名师为鹤做精细的关食,请名医为鹤防疫治病,招来宫女伺仆为鹤梳理羽毛。他,上朝有鹤迎,下殿有鹤送,吃饭有鹤陪,出门让鹤随;他,为鹤们封了仙马、神乘、玉女、银童、丹凤、大元帅、二将军等不同的雅号;还是他,把将领们的战车让鹤坐,把士兵们的战马让鹤骑,把练兵场当训鹤场,把军需粮当鹤饲料……对他这种做派,群臣义愤填膺,举国怨声载道。
终于,天降大难于斯人也:公元前659年,北狄王攻打卫国。卫懿公这回土地庙失火——慌了神,吩咐将士快快披甲上阵。但将士们无动于衷:“你哪里用得着我们,还是让‘大元帅“二将军,骑上‘仙马‘神乘,带上‘银童‘玉女出征吧!”
懿公凄然泪下,只能亲自出马迎敌。最后卫军惨败,这老儿被活捉后杀死吃掉!这一玩物丧志的经典事例,成了“上帝要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的生动注脚。
三
由远及近,由古而今。
扫描一下我们身边的滚滚红尘,衮衮诸公,玩物丧志者,不绝如缕:看见周围那么多人致富了,自己身体棒棒哒,却不愿出力流汗,一门心思买彩票,中大奖。由一开始“小来来”投个十块八块、三十二十元,慢慢地“升级”为百八十元、五六百元,把存折上留着结婚用的钱全砸上也无缘大奖,最后女朋友也离他而去。有的青春关少年,厌学、逃学,把兴趣和时间交给了网吧。没钱进网吧了,就去偷去抢,结果成了少年犯。有些“公仆”人物,就像老鼠爱大米,爱上了酒吧、夜总会,“家外有花”“家外有家”,到头来,栽在石榴裙下。
四
大千世界,“泥沙俱下”中,能守身如玉,且玩物养志,成为行内翘楚、业界精英的,也并非绝无仅有。
丁俊晖,中国男子台球队运动员,斯诺克球手。8岁接触台球,父亲看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便力排、顶住来自家庭内外玩物丧志的“众议”和压力,并要求、说服俊晖就读的学校允许,让丁俊晖只修语文、数学,半天学习,半天练球。丁俊晖也自律,要强,争气,勤奋练球,用心钻研,不负父望,成了一位蜚声国内外的台球冠军。
五
就我所知,最有资格,也最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玩物养志”者,非蔡澜莫属。在大多数人眼中,生活是个很艰难的过程,要很辛苦地谋生,但蔡澜不: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他有一句名言:“如果钱能买到,就扑上去买。”他从前赚到第一笔稿费,就请好伙伴们去吃一顿大肉。他广交朋友,众多好友都一起玩了三五十年,人生诸多变化,朋友却一直不变。他交过许多女朋友,在公开场合从不否认,但他只结了一次婚,且至今没有离婚,也没有子女。金庸先生称赞他是真正潇洒的人,“女友不少,但皆接之以礼,不逾友道”。
是的,1941年在新加坡出生的蔡澜,是个“玩了一辈子的老顽童”,至今犹言“再玩三世都玩不够”。但人家人生格局大,视野宽,能吃苦,爱学习,肯钻研,善创新,从不甘寂寞,足迹踏遍全世界。谁都觉得蔡澜在玩,可他一边玩一边写了一百本书、监制了一百多部电影;谁都知道蔡澜烟酒不忌,有着豁达的人生,爱美食就变成了关食家,爱旅游就开了旅行公司。
六
玩物丧志与玩物养志,一字之差,大异其趣:前者属于丑陋、没文化,害己害人害社会,愚不可及的傻乐、穷玩或烧包;后者,将鸿鹄之志与文化娱乐、社会交际,糅合、交融在一起,快樂了自己,愉悦了别人,幸福了家人,装点了社会——只有像历史上的苏轼、现实生活中的蔡澜,这样的大气度、大手笔人物,方能做得出,玩得转,快意人生,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