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我国"大交通"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公路的建设也给沿线的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占用土地、大规模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等。因此,公路工程的环境保护应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 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1 地质环境破坏
公路项目拟建期间,需要根据建设规划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勘察,实施表土清理以及挖土和填土等准备活动,特别是对施工材料就地取材的过程中,开采各种石料时就必然会破坏到当地的地形,原有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在这里生存的生物就难以栖息。随着地表遭到破坏,就会改变自然流水的形态,当地的水土严重流失,加快了地表遭到侵蚀的速度,自然环境破坏程度非常大。当在山区建设公路时,向深山延伸的过程中会面临陡峭的高边坡。陡坡不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植被覆盖率不高,几乎不具有保水性。如果正逢雨季施工,有可能会由于排水系統堵塞导致高边坡冲刷严重,就会产生坍塌事故。
1.2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公路的路基施工中,不断地取土或者弃土,使得原有的土壤结构受到影响,由此增加了土壤侵蚀度。在山区的施工段,弃土量非常大,所形成弃土场会成为高边坡坡面不稳定的因素。下雨时会导致土场坡面倾滑,造成水土流失。建设时,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机械设备启动和运转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尾气排放出来,对当地的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如果施工区域距离生态敏感区域非常近,就会由于环境遭到破坏而引起当地的野生动物迁徙,生物的栖息之地改变,就会威胁到生物的生存以及后代的繁殖。
1.3 噪声污染
公路的工程量大,建设的周期很长,较短路段从开工到竣工通车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较长路段或难度非常大的,完成工程就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在建设期间,施工机械设备持续性运转、运输车往来就会产生噪声。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多处于室外环境,必然会导致噪声污染范围扩大。
2 公路工程各阶段的环保措施
2.1 设计阶段环境措施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考虑项目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是提高项目规划决策者和勘察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认真研究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二是在认真收集和调查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数据的基础上,科学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做好设计工作。
2.1.1 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1)平面对齐:在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较低的技术指标,是使路线符合地形的好方法。也会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曲线来达到更好的效果。2)纵向对齐:合理设置纵向坡度和垂直曲线,使纵向线与地形相吻合,形成一条平缓的纵向坡度线,避免大填方、大开挖。3)边坡设计:为保证稳定性,边坡的形状应尽量与周边景观协调,植物进行绿化处理。坡脚、坡顶、坡面交汇处的边角应弯曲,以产生自然美,防止风蚀。
2.1.2 重视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平衡充填和挖掘,减少土方工程和石头;其次,要根据地质条件做好边坡防护设计,按照绿化,护坡的方式推荐种植树木;做好沿路排水设计工作;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减少耕地占用。
2.1.3 注意保持原有的灌溉系统和自然水网体系
1)桥涵设计应避免影响河流的水文、流量特性;2)避免改变或阻塞大河;3)对损坏的小型排灌系统进行修复或调整,合理设置小型桥梁、涵洞位置,必要时对原有排灌系统进行优化合并或改造;4)改善工程本身的排水系统,为了防止路基路面排水对农田水利的冲击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设施。
2.1.4 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用地
临时建设用地应当与公路用地的整体布局相结合,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避免超出土地利用范围的机械压实或堆叠耕地。
2.1.5 做好道路沿线景观设计工作
1)公路选线、定线时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尽量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减少土方工程量,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避开景观空间。2)注意线条空间的设计,包括线条形状(平面、垂直、水平、垂直组合)等景观要素。3)保护自然保护区,合理选线,做好沿线绿化设计,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的景观。
2.1.6 做好道路降噪设计工作
在道路降噪设计中,可以通过沿路种植树木来达到降噪的目的,并根据环境噪声的允许标准来控制道路与环境敏感点的距离,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道路交通噪声对人的干扰。必要时,应设置隔音屏障,并修建隔音墙。
2.2 项目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2.2.1 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实际开挖量,合理设置坡度,在土方填筑和开挖施工现场合理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及时疏通雨水,减少侵蚀。公路用地面径流应充分利用地形和自然水系,引入天然沟渠;填筑坡面要及时夯实,坡面要绿化以避免成为新的水土流失源。
2.2.2 减少噪音污染
禁止噪声过大的机械进入施工现场,平时要注意机械的保养;施工机械需要合理布局,让其远离敏感点进行工作;应采用围挡,尽量减少施工活动对沿线住宅集中点的干扰。
2.2.3 防止大气污染
物料堆放应采取必要的防风措施,减少扬尘。组织好建筑材料和土方运输,防止材料四处散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在物资运输中应采取密封或覆盖较好的自卸车。
2.2.4 防止水体污染
施工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河流。可以采用简单且经济的方法,例如,使用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并在施工后进行清理和掩埋。
2.3 营运期环保措施
2.3.1 生态环境保护
绿化土地面积,包括中央分隔区、路基和水平交叉口绿化;做好坡面防护,种植草皮或其他生物措施,稳定坡面;调整作物分布,不宜在道路两侧近距离内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并在道路两侧近距离内调整农业结构。
2.3.2 公路空气污染防治
公路空气污染预防和控制包括: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现有汽油车和柴油车改进燃料的预处理和改善发动机结构和相关系统,加强和改善道路交通管理。同时,建议国家加强车辆废气排放检验制度,禁止超过标准的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此外,沥青烟也是公路养护过程中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沥青混合料生产现场烟气排放,可采用吸附、洗涤等方式处理。
2.3.3 公路噪声防治
加强交通管理,在临近或穿越居民区时限制鸣笛,在可能存在高噪声的道路两侧增设无鸣笛标志、隔音墙、反射隔音板等降噪装置。道路建成通车后,必要时进行跟踪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完善和改进环境保护措施。以减轻道路噪声对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始终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公路建设环保已引起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公路建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公路建设中的环境研究,对公路建设环保措施进行周密设计,严格施工,加强后期维护,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涛,熊新竹,杨艳刚,张晓峰.重要生态敏感区高等级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价保障体系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04):33-38.
[2]李文辉.新形势下公路建设项目环保工作的重点和方向[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03):23-25.
作者简介:戴新娟,1979年2月18日,女,汉族,江苏无锡,本科,工程师,环境咨询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锡澄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