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继续提出了要强化现代农业建设,而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对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在分析了优化农业经济结构面临的难点基础上,提出优化调整的可操作性对策分析,以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的步伐。
关键词:农业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可操作性对策
高 宏. 对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可操作性的思考[J]. 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6.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比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提出现代农业理念,农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同时农业结构调整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多种原因导致了农业生产用地在逐年锐减,面对这种情况,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农业经济结构向着集约型和规模型经济结构转变。
一、优化农业经济结构面临的难点
1、小农思想制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开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除了要制定比较完善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农民群众充分对政策进行认识和理解,并积极配合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及时由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发展转变。但是由于农民群众长期受到小农思想影响,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有疑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现阶段小农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农民群众对国家有关调整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政策认识不到位,不积极配合。农民群众的传统思想,成为影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2、知识水平和技术较低
在农村基层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数情况下都是没有经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专业水平较低,受教育层次不高。尽管近些年义务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在一些地区还有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未接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他们的科学知识水平有限;在偏远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农民群体。在基层地区真正具备高专业素质的农业工作人员较少,这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足,对新型农业产业结构模式不了解。很多种粮大户,科技帶头人想进一步调整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但是由于缺少科学知识和技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和路径。知识水平较低,专业技能缺乏,是严重影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3、固有的产业结构,影响农业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大力推广现代农业,连续多年出台政策强化农业机械化建设,实行农机补贴和粮食补贴,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农业产品大多是以初级加工为主,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足,市场占有率,农产品档次较差。
以农业劳动力为基础的农业产业经济结构,一方面会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受制于基本产业结构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近些年来尽管农业现代化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从总体上讲,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现代农业技术含量较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是进一步影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另外一个主要制约因素。
二、优化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可操作性对策分析
1、强化政府管理和政策规划实施
要想进一步对农业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就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和相关管理体制建设,全面发挥出政府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要坚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不断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和制度进行完善。在建设完善制度和政策基础上,要强化资金投入,通过进一步对现阶段的财政支出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提高政府资金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结构又快又好发展。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通过适当降低进入标准,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开展农业经济业务,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同时还要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强化规章制度的实施。
2、强化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增强农业经济科技支撑能力
首先,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切实发挥好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深入推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要制定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县乡农技人员做好科技承包和示范点建设工作,使农技推广工作深入到农业生产实际,向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覆盖。
其次,大力实施农机现代化。结合地区农业生产实际、主要农作物种植现状与农机化工程建设,促进农业增产、节本增效。进一步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的农机化普及率,并通过积极宣传和引导,提高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农机的使用效率。
最后,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各地区要结合不同产业,采取田间地头手把手的培训方式,通过理论讲解、参观学习、实践动手、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就业能力,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职业农民。
3、进一步优化农业收购战略,实现产业优化布局
首先,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重点实施作物标准化种植来提高粮食单产,合理安排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植比例,在保证粮食产量和供给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缩小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类作物的种植面积。
其次加大畜牧产业调整力度,提高畜牧经济比重。以县乡城郊畜牧业发展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以奶牛饲养、黄牛品种改良、畜禽品种短期育肥为主的畜牧产业,将畜牧业作为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