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芦湖油田樊4块沙二段为中孔一般低渗储层,经历了弹性开发、注水开发和综合调整三个阶段,目前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油井油量、液量低,含水高,停产停注井多,整体开发效果差。本文通过研究樊4块的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井网重构抽稀、注采调配和工艺性辅助措施,以实现樊4块的提质提效。
关键词:一般低渗 水淹特征 剩余油分布 提质提效
1 樊4块油藏概况
大芦湖油田樊4块位于东营凹陷的博兴洼陷西北部,金家—樊家鼻状构造带的北部。樊4块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二段,含油面积4.66km2,地质储量130.8×104t。平均孔隙度为24.5%,平均渗透率为43.2×10-3μm2,为中孔一般低渗储层。该单元于2003年1月投入开发,2007年1月开始注水,至今已有15年的开发历程,目前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含水66%),油井油量、液量低,含水高,停产停注井多,井网逐步瘫痪,整体开发效果差。由于其低渗透的特性,采出程度目前只有9.4%,区块砂体连片,累注量较少,剩余含油饱和度高,仍具有较大提高采收率的潜力。
2 水淹特征
樊4块为低渗透油藏,为了取得较高初产,本块开发早期油水井普遍采用了压裂增产措施。压裂所形成的裂缝,在开发中会对水淹和剩余油分布规律产生影响。具体表现在:① 裂缝为高渗通道,如果注入水沿裂缝窜流,在裂缝方向上的油井见水周期短,含水上升快或暴性水淹,在垂直于裂缝方向(裂缝侧向)油井水淹较慢,成为剩余油富集区域;② 如果裂缝位于注水井连线上,在裂缝的沟通作用下,水井之间可能会形成连通水线,形成类似排状注水的水线推进方式,使得开发效果变好。③ 裂缝侧向油井距裂缝线的距离不同,水淹及剩余油分布相差较大,而裂缝侧向油井一般而言距离裂缝越近,水淹越严重。
利用监测资料,统计了本块20口油水井,人工裂缝方向一致性较好,为NE65°左右,裂缝半长210m,裂缝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对区块开发过程中水淹和剩余油分布产生重要作用。根据新井资料、措施资料及监测资料等,考虑注采关系,明晰了本区注采流线22条,同时利用流线模型进行了验证(如图1)。
结合监测资料分析,本区水淹呈以下两大特征:1、注水推进速度快0.9-12.0m/d,平均3.3m/d;2、人工裂缝、注采井网、储层非均质是水淹的主控因素:水淹方向与裂缝方向基本一致,非裂缝方向水淹主要由于单层注采对应和层内高渗层的窜流所致。
低含水阶段受人工裂缝控制,主体部位水淹沿裂缝方向,流线密而集中;中高含水阶段受注采井网井距的控制,流线发生偏转。
3 剩余油分布研究
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非均值、人工裂缝和注采井网的控制。本块储层非均质性主要表现为层内非均质和平面非均质对剩余油控制更加顯著,决定油水在平面和纵向上的运移,同时也是本块开发过程中层内、平面矛盾的主要控制因素。
(1)纵向剩余油分布
根据产量数据及数值模拟计算,本区块目前纵向动用差异大,1小层采出程度9.8%,剩余油地质储量109万吨,2-10小层采出程度2.2-8.4%,由于储量规模小,剩余可采储量都小于5万吨,因此层间剩余油主要分布于1小层,其他小层基本不具有建立注采井网的基础。
(2)平面剩余油分布
根据1、2主力砂体在水驱开发之后,受人工裂缝影响和储层的非均值作用,平面剩余油分布呈条带状;特别是注采井间形成重水淹区,剩余油饱和度0.3-0.35,平均0.32,而注采井侧缘,一般水淹较轻,剩余油饱和度0.35-0.45,平均0.4左右;同时,由于西部主体区物性好,渗透率一般都大于50md,注采较完善,因此西部水淹严重,而东部物性较差注采井网完善程度较低,因此剩余油较富集;裂缝边部、油井之间、注水井之间及注入水未波及区剩余油富集。(图1)
(3)层内剩余油分布
层内剩余油主要受到韵律性、隔夹层及重力分异作用。从1小层不同方向的注采剖面可以看出,虽然本区砂体厚度小,但是受韵律(正韵律)和重力分异作用,砂体内下部水淹更严重。
4 提质提效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井网瘫痪,储量失控严重,采用井网重构技术,变流线恢复水驱控制程度;针对非均质强、油水井普遍压裂,采用注采调配提高波及效率;针对目前注水配伍性差、储层多敏感,要求水质改造有效补充地层能量、辅助性工艺技术改善渗流能力。
(1)井网重构抽稀
根据矿产资料,通过油水井井别转换和补孔改层措施,同时考虑最大地应力方向(水淹方向)和注采对应关系,将井网转变为线性排状井网,以减缓水淹。井排方向平行于裂缝方向(NE65°)。
(2)注采调配
对于渗透率较高、水淹较重、供液能力较好区域,可以采用脉冲注水的方式,激活低渗层产能。对于供液能力差的油井,通过间歇开关井,一方面可以有效恢复地层能量,另一方面改变流线分布。
(3)工艺性辅助措施
矿场实践表明,压裂在本区快加剧了储层的非均值性,油井暴性水淹严重;可以采用堵水调剖的工艺技术,改善吸水和产液剖面;重点优选堵剂类型和用量。
5 结论
樊4块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该区块仍有较大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剩余油受非均质井网井距影响,主要分布于裂缝带侧缘、油井间和水井间,1小层1、2主力砂体为主要挖潜区。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井网重构抽稀、注采调配和工艺性辅助措施等提质提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廖娟, 屈丽, 王博. 低渗油藏开发对策研究[J]. 中国石油石化, 2017(12).
[2] 赵华胜. 低渗油藏开发对策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 24(2):152-152.
[3] 贺启强, 杭发琴, 熊国明,等. 胜利油田低渗油藏开发技术现状及对策[J]. 当代石油石化, 2015(2):15-17.
[4] 于银华, 喻高明. 裂缝性砂岩特低渗油藏合理井网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6(4):17+350-352.
[5] 刘辉, 何顺利, 李俊键,等. 特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1):58-60.
作者简介:
任伟伟,助理工程师,男,1989年生,2015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藏工程专业,现从事油田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