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河西
2014年,在杭州工作多年的媒体人周华诚在众筹网上发起了“父亲的水稻田”项目,包括水稻耕作记录和众筹两部分,他邀请城市人一起种田,挽留最后的农耕。种田,这一门古老的手艺活,正在逐渐地消失。只有乡下的父亲,仍然固执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
2013年12月的一个晚上,周华诚没睡着,他想在家乡——浙江衢州常山县天马街道五联村,和父亲一起,用最朴素的耕种办法,种上一小片田。
最近,周华诚出版了由他编辑的新书《这是我想过的日子》。书中是11位作者对于自己家乡或身边的手艺的记录和思考。与近些年市面上流行的同类关注“匠人”“手艺”等题材的作者不同,这本书更多关注的并不是传统工艺,而是更日常的记忆,比如种田、养蚕,体现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在周华诚和其他作者眼中,种田养蚕也是一门手艺,也是日常生活的艺术。
从2013年回家乡种田开始,已经过去了5年,现在的周华诚多了一个身份:生活美学研究者。这5年里,他出版了一系列与这个主题相关的书籍,如《下田》《造物之美》《草木滋味》等书,主编了“雅活”“我们的日常之美”等系列书籍。而这一切的缘起是作为媒体人的周华诚敏感地意识到社会环境的变化。
“那时就认识到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李鸿章的话就是,三千年未有之巨变。唐诗宋词里感受到的乡村,在这30年里发生了巨变,但是我的父亲仍然在田里种田。我一开始想把他带到城市里生活,但是他不愿意,也不习惯。后来我开始思考,乡村的生活方式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今天的人可以坐飞机坐高铁,一千年前那些人出去只有毛驴,但是我们面对的终极问题还是一样的。很多人为什么选择回归田园?这就对我有启发。后来就发起一个活动,叫‘父亲的水稻田。”
周华诚
按照周华诚的说法,当时发起“父亲的水稻田”这个项目的初衷是看到老家的生活方式就要没有了,他想去记录整年的耕种过程,将它作为一个文献文本,“比我更小的小孩子已经不会种田了,也许再过10年,我们农村里就没有人这么种田了。”
参与种田的不止周华诚父子俩,还有网上招募来的稻友们。“很多人都带着小孩子来,小孩子不知道大米是怎么来的,他们说大米是超市里的,他们也不知道稻谷带壳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周华诚和父亲的水稻田
当周华诚和父亲说他要发起这个种田项目的时候,父亲很不以为然。“一开始我跟他说我要回来种田,他说好不容易出去了,怎么还回来种田,一点花头都没有。我父亲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劳作感到骄傲过,因为他觉得,他的大米是不值钱的,他的劳动也是不值钱的。我们所有在村庄里长大的孩子,大人只会要你好好读书,然后离开乡村。”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项目赢得了630多人点赞或支持,上线两个月,限量500公斤的大米就被订完了。当他把这个数字告诉父亲时,父亲的“不屑”变成了将信将疑——田还没种就有人买米了?
“这里头最高兴的其实就是我父亲。一年以后,他的价值认同感就出来了,我们所有人都叫他校长,
‘稻田大学的校长,他的米能卖到30块一斤,我父亲这才知道原来种田还可以这样种。”
后来,周华诚的“父亲的水稻田”项目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大媒体的关注。这样的模式也吸引了周边的村民,他们都很羡慕。于是后来有3位父亲参与进来,各自种田,种法也按照周华诚的标准来种。
尽管收成不错,销路也颇可观,但周华诚并没有扩大的意愿。“我们整个面积不大,5年了,仍然只有4亩,产出最高也就2000斤。去年很多人说你们应该每年都扩大呀,第二年就该搞到40亩,第三年就搞到400亩阿,但是那样就会变成一个产业,背离了我的初衷,我就是想记录这个事情,让大家来共同参与体验,并不想把它变成一个农业企业。这有点像行为艺术,通过种田让大家来关注农村。”
周华诚采用的耕种方法是最原始的牛耕法,尤其开花后不用农药。“6月插秧,10月初收割,只种一季,因为两季的不好吃。收割的时候,就留了600株水稻,我们五六十个人,从下田开始,就由摄影师跟拍,收割这600株水稻用了58分钟。然后摄影师把这些图片做成了动图格式的动画,从开始收割,到用脚踩的方式脱粒,最后把稻谷扎起来。我们把整个过程命名为‘时间,将它变成一个艺术作品,所有参与的人都是作者。”
通过种田,更加深了周华诚自己对于时间的感受。“有一次,我们插完秧,晚上月明星稀,几个稻友不睡觉,就在村庄里走。细雨飘过来,有一个稻友就拿出口琴开始吹。这个晚上,这一幕你会一直记在心里。所以有的时间是有质感的、会被记住的,哪怕非常短暂,没有创造任何价值,但有的时间虽然很快过去了,而你根本就记不起来。我觉得生活质量不在于它产生了多少价值,而在于它有没有被你记住。”
种田也对周华诚的心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做了这个事情以后,首先改变了我自己的世界观。原先我在媒体工作,我的目标是当个中层领导,或者挣很多很多钱。但是后来发现升职、赚钱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每次我回到稻田中间坐在田埂上的时候,内心非常宁静,一旦回到城市,心立马就被揪了起来,所以后来我辞职了。我靠写作也可以活得很好。尝试了一年后我发现,不论内心还是经济的层面,都超过了原先的想象。”
“很多人其实就是缺少一点勇气、尝试的决心。他们害怕改变、害怕失去。但什么是失去呢?这其实也是一个辩证的东西。我今年挣了40万,第二年挣了10万,是不是就是失去呢?其實可能你获得了别的东西,不止是金钱。”
摘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