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三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必须要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走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本文重点探究了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意义,具体做法,以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金融支持 发展战略
一、前言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精准帮扶正成为乡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在金融帮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时候,必须做到帮扶低收入农户“一户不能少”。
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涵
1.以支持产业兴旺助力农业变强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就是要不断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进入乡村,带动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销一体。为此,应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以信贷手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扶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乡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业并举,延伸信贷支持链条,积极扶持粮食种植、购销、加工、销售、流通等全产业链发展,使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前后呼应、多种信贷品种之间互为补充,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助力农业变强,确保粮食安全,把十几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2.以扶持绿色农业带动农村变美
伴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也从追求高产阶段转到追求绿色可持续阶段,金融支农的导向也应进行根本转变。
涉农金融机构把绿色导向贯穿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大力推广绿色信贷业务,重点支持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农业绿色开发机制、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领域,运用绿色金融引导农村种养殖业由过去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向绿色发展转变,推广节本增效农业生产技术,加快畜禽养殖无害化处理,正确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生态保护三者的关系。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扶持各类休闲农业、都市农业、乡村旅游、健康产业、农村电商以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农村变美。
3.以发展普惠金融引导农村变富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均衡,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仍难以有效满足,金融供求配比失衡,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找差距、补短板,尤其要顺应农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着重解决涉农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向农村贫困地区延伸服务、拓展功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稳步推进金融知识下乡,围绕“信用与乡村发展”“信用与乡村生活”等主题,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氛围,广泛开展“好信用建好档案,好档案优先贷款”等形式多样的金融普及活动,提升乡村居民运用金融服务创业致富的能力,实现农村富裕。
三、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
1.创新服务模式和产品
一是以科技创新改变传统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是传统银行业支持“三农”面临的瓶颈,而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无疑为银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铺平了道路。涉农金融机构应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多样性,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和整合业务渠道,提高金融服务的技术与数据应用能力,优化业务审批流程,缩短涉农信贷投放链条,提升农村金融供给的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丰富涉农信贷增信方式和手段。涉农金融机构要抓住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机遇,针对土地规模化经营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大量涌现,对涉农信贷期限长、额度高的需求,探索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房抵押贷款,开展农业设施、设备抵押贷款和生产订单融资,提高额度、延长期限,推出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农业产业链贷款、农村电商数据贷款等新的融资模式,满足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需要。
三是围绕农村产业链加大支持力度。针对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推进,进入农业产业链的经营主体对金融需求呈现出由小额向规模化转变、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的实际,涉农金融机构要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加工及销售环节融资入手,打造差异化金融产品体系,建立客户分层体系,提高风险定价水平,实施精细化、差异化定价,合理确定利率水平,针对农业生产季节性特征,提供不同需求服务,如农忙时提供资金支持、收获时提供结算投资理财服务,实现涉农金融服务从单纯农户小额信贷向综合支持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园区转变,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2.加大授信力度,创新金融产品
一是加大农村授信力度。目前,有很多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没有财力对村容村貌进行改善,而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是“乡村振兴”提出的发展目标之一,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发展需要运用资源开发、物业经营、生产服务、村落建设等模式,这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就决定了想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效果。
以农村信合为例,从贷款的投向看,农信机构的信贷产品覆盖了种植、民宿、旅游、光伏等农村各相关业态。农信机构围绕“大花园”建设,推广“美丽乡村贷”等产品,支持农房改造等人居环境建设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美丽乡村、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新增贷款额度。信贷力度的不断加大,激发了农村市场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量身订制信贷产品。从现阶段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来看,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地方金融生力军作用,强化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使用灵活的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贷款条件,为农户量身订做扶贫信贷产品,助力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增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关键。很多地地方都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五位一体”风险共担机制,积极推进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经营主体共同参与,降低贷款风险。除了直接给农民发放贷款之外,例如,浙江农信作为全省首家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签订100亿元意向性担保授信额度合作协议的单位,目前已有9家行社与农业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发放贷款约2.35亿元。此外,农村金融机构还积极推进银担合作,建立“银行+合作社+社员+担保基金”信贷模式,成立担保基金,为社员贷款提供担保。以浙江为例,浙江农信承担了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户贷款,四分之三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以及绝大多数低收入农户贷款,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2600亿元,发放土地、农房、林权等“三权”抵押贷款160亿元。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很多金融机构都在常识推进实施普惠金融工程,“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用更符合农村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助力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农民兄弟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 推广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
重点加强贫困地区移动通讯网络建设,推广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金融科技的创新有力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风控技术更是为农村普惠金融搭建了快车道。例如,河南兰考就探索形成了“一平台四体系”的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基于“普惠金融一网通”平台开发建设了“普惠通”手机APP,为农户提供集支付、理财、信贷、生活缴费、惠农补贴、金融超市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让当地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普惠金融带来的实惠。实践证明,数字化普惠金融能够高效融入农村居民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极具推广价值,但是在我国的部分贫困地区,由于移动通讯网络的信号不稳定,仍然享受不到数字化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应继续加强偏远地区的移动通讯网络建设,大力推广数字化普惠金融模式,使贫困地区百姓能够享受到及时的、有尊严的、方便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金融业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广袤的乡村大地,迫切需要金融活水的深度滋润。在国家一直倡导普惠、包容的发展理念和大力引导社会资本下乡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有责任扩大“三农”领域金融服务范围,以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杨平.关于现阶段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J].经济管理,2016(11):92-97.
[2] 李卫红.农村金融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情况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06).25-26
[3] 楊婷.乡村振兴中金融支持的战略地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