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使用、开发教材”的再思考

2018-05-14 11:26王建中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8年3期

王建中

摘 要:新《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有效使用、开发教材的理念。这要求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补充、合理加工,从而有效使用、开发教材,让丰富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走进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把握教材;展开教材;创造加工教材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给教材注入了新的理念,呈现了新形式,焕发了新活力,教材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基于理念的转变和更新,我们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绝大多数的教师正努力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但欣喜之余我们也不难发现机械执行教材、随意删改教材和盲目拓展教材这三种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这不仅仅是操作层面上的偏颇,更是理念层面上的缺失。在新课程中把教材界定为教师和学生的“第三者”,指出教材不仅是教师授课的素材,同时也是教师自主处理的素材。

一、准确把握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是前提和基础,我认为只有在认真研读新《数学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的编排意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三个方面做“足”、做“实”文章,才能保证对教材的把握准确无误。

1. 《数学课程标准》必须深刻领会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教材只是课程标准呈现的具体形式。从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素材的确立,从教学方式的选择到教学过程的实施,无一不关照到课程标准。因此必须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其内涵、实质。

2. 教材编排意图必须深刻理解

教师应对教学大纲的目的,单元或章节的目的,课时目的必须了如指掌,对教材的编排思路和编排特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还要把握教材知识的生长点、重点、难点及疑点,关注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排顺序和呈现方式等。

3. 学生实际情况必须深入了解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因此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材,关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准确把握教材。

二、充分展开教材

为了改变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展开整个教学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方法,展示学习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例如:笔者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一课时,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展开各个教学环节:(1)展开情景。巧妙地引入西游记中师徒取经的情节,在一段脍炙人口的顺口溜中,感知口诀的原型,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而且引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故事氛围中生成探究的材料。(2)展开探索。在创编口诀和探索规律中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编写,提倡学生合作交流,也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口诀比较难记?谁有好办法记忆?在交流口诀的记忆方法时生成了很多个性化的记忆小窍门。如利用生活俗语记、利用《西游记》中的情境记、利用口诀之间的规律记等。(3)展开反思。通过抛出“现实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与7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展开有个性的主体反思,有的发现平时弹奏的钢琴上每组键盘有7个键,有的观察到一小组有7个人,有的发现了七星瓢虫身上有7个黑点,还有的想到了一星期有7天……由此,运用学生提供的丰富的、生动的素材再来改编,练习巩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便水到渠成。单调枯燥的乘法口诀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三、创造加工教材

当教材的内容缺乏“趣味性、现实性和挑战性”,教材呈现形式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时,教师可以进行科学地补充,合理地重组和有效地拓展。但创造加工教材切记不能随意和盲目,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检验,不断完善、丰富教材。

1. 通过教材的调整,将静态知识贯穿于动态活动中

教材是一些静态的、结论式的文本,有时就需要将其转化成动态的、需要探索、研究的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产生探究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内化知识。如在学习“统计”(苏教版第二册)一课时,教材中呈现的是静态的且确定的元素(对若干个圆、正方形、三角形的个数进行统计),这样的情境是不需要学生采用“先分类,然后再用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学生只需把图分类数一数就行了。那么,如何让学生产生统计策略的需要,并且让学生自主地运用符号,产生分类统计的愿望呢?我的方法是以活动为主线,将静态的知识贯穿于动态活动中。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在某一路口经过的摩托车、自行车和小汽车的录像,学生感到无比好奇和激动,但都无法正确统计出每种车辆的个数。由此学生想到可以用简单的符号记录下来。第二次播放,因为学生既要看屏幕,又要记录,显得手忙脚乱,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还是没有完成。面对矛盾冲突,有学生提出可以四人合作,一人报,其余三人各记一种车的辆数。分工合作的需求自然产生。第三次播放,学生大都能统计出各种车的辆数,但记录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学生在讨论和比较中体会到用简单符号统计的优越性。这时老师适时介入,提问:“刚才是同学们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的,如果要你一个人独立统计,你有什么好方法?”再一次将问题推向深入。学生通过反思、交流一致认为,最好是先分类,标好三种车,再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第四次播放学生独立进行了统计,几乎都做对了。通过对教材的调整,将静态知识置于动态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促使了问题解决策略逐步内化。

2. 通过教材的重组,将单一的知识纳入系统结构中

数学以其逻辑、严密为主要特征,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因此教师要善于加工、重组教材,帮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把看上去孤立的、单一的但又相关的知识加以统整,使单一、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不太符合本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20以内进位加法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会算了,也有些是家长教的。根据这些数学现实,笔者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重组,教学时间调整为4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探索20以内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交流计算思路,理解凑十法的道理,形成并巩固方法;第二课时:在巩固方法过程中探索规律、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整理知识;第三课时:熟练技能,灵活迁移;第四课时:查漏补缺,分层练习。

3. 通过教材的拓展,将封闭知识置于开放时空中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改变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所以,应对教材中一些机械的、重复的、封闭性练习进行拓展,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时空。例如:学生在完成除法应用题“二(1)班有20位小朋友,每条船坐5人,需要租几条船?”之后,教师就将题目改为“二(1)班有21位小朋友,每条船坐5人,至少需要租几条船?”并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只见有的学生拿出了学具运用小棒在摆摆移移;有的学生在纸上画画圈圈;还有的学生正在讨论交流。最后得出了四种不同的方法(略),接着教师又抛出了一个新问题:“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生甲首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前四条船都坐5人,第五条船坐1人”。学生乙马上质疑:“既然是租5条船,前四条船坐5人,第五条船只坐1人不是太空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乙的启发下学生又想出了很多种方案,最后终于达成共识——可以一条船坐5人,另外四条船分别坐4人,这样比较合理。到此,教师并没有结束,再一次进行了拓展,将题目改为“二(1)班小朋友去划船,一共租了5条船,每条船最多可以坐5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读完题目后马上就有人提问:每一条船是不是不一定坐满?一下子就问到了问题的要害处,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整节练习课中,通过对一道题目的反复修改,层层递进,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练习情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与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分析、辩论、反思中学会沟通和交流,学会竞争与合作。同时启迪思维,活跃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好教科书这本“死教材”,更为重要的是要用活教师这本“活教材”。不仅要认真解读教材,使教材真正为我所用,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适度开发、有效整合教材,及时捕捉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有效利用教科书以外的资源,不断丰富、充实、完善教材这一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