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奖”获得者邓翊群的筝路历程

2018-05-14 11:16申申
小演奏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金钟奖古筝

申申

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日前落下帷幕,经过六天三轮连续十场的比拼,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邓翊群最终摘得古筝“金钟奖”桂冠。赛后,我迫不及待地联系到他,请他谈谈自己的成才故事。

习筝之路师恩难忘

邓翊群出生于山东曲阜,五岁开始学习古筝,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第一次在家庭聚会中见到堂姐表演古筝,便对古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此走上了习琴之路。

古语云:“学者必求师。”每个学习者从不知到知之的路上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学琴路上始终陪伴我的都是好老师,如韩秀英、赵林老师是我在山东老家的两位老师,她们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说到父母,在他学琴过程中父母一直非常严厉,哪怕是刚开始学琴时,也要求儿子每天练习两到三个小时,周六周日更是达到每天六个小时。“赵林老师家在济南,为了陪我学琴,母亲每周都要坐两三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带我去济南上课,而我与母亲都有很严重的晕车症,所以那来回四五个小时的车程着实让人煎熬,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从没落下一节古筝课,风雨无阻。”

九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邻居姐姐到他家做客,看到邓翊群在练琴,当时这位邻居姐姐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音乐学硕士,在听完他的演奏后,说:“音乐感觉还不错,何不尝试考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呢?”一句话点醒了邓翊群和他的父母,没过多久,父母就带着邓翊群踏上了去上海求学的道路。

经人引荐,邓翊群的父母在上海见到了上海音乐学院著名古筝教授何宝泉、孙文妍夫妇,两位教授对邓翊群一见倾心,很是照顾,何教授还特意为邓翊群考学挑选了曲目,孙教授则借给邓翊群一台古筝,用以替换他从老家带去的旧琴。

在备考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两年时间里,邓翊群开始跟随王蔚教授习筝,王教授对他也是疼爱有加,尤其注重纠正他业余的基本功及手型音色,附小的两年可以说是邓翊群从业余习练者慢慢向专业演奏者转变的两年。

“2005年,我遇到了对我最重要的一个人——祁瑶教授,我是祁老师任教之初的学生,可以说是和祁老师一起经历诸多挫折共同成长起来的,这让我们之间的情谊非常深厚牢固。”然而,邓翊群最初见到祁瑶教授时非常胆怯,后来是祁瑶教授的开朗和善解人意慢慢打开了邓翊群的内心。从专业角度上讲,初中到高中的六年是邓翊群专业质变的几年,在这几年中,祁瑶教授带着他参加了所有的重要比赛,在大大小小的演出和比赛期间,祁瑶教授都会尽可能去听邓翊群的演奏,并为他作总结。“老师暑期加课从未收取学费,2008年‘文华奖比赛祁老师还陪我一起备赛,同吃同住同练琴,最终我如愿拿到了少年组第一名。”邓翊群回忆道。

老师眼中的“载重卡车”

谈到自己的得意弟子,祁瑶教授说:“邓翊群的收获源于他的刻苦,他把别人吃饭、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了练琴上,大量的练琴使他的手不断长茧。”说到这里,祁瑶教授不无感慨。“从小学六年级起,他几乎没放过假,大家都戏称他为‘赛王。”邓翊群笑着说自己是逢赛必去,几乎把能比的赛都比了。这么多年来,从CCTV大赛到“文华奖”、“金钟奖”,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让邓翊群越来越坚韧,“祁老师经常笑着将我比喻为‘二十吨载重卡车,说我很有耐受性,其实我知道祁老师承受得比我更多,所以我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祁瑶老师对我的栽培。”

进入大学后,邓翊群渐渐感觉自己进入了瓶颈期,对音乐的感觉变少了,专业上也是不进不退,这一度让他陷于迷茫。后来,受到老师的鼓励和影响,邓翊群开始尝试拿起笔创作音乐、学打谱,他把自己的困惑和失落都写进了音乐里,虽然写得不够成熟,但凭借对音乐的理解还是收获了不少知音。作品得到肯定,也讓邓翊群在演奏上变得越来越坚定和自信,他重新开始努力练琴,还组织参加了霄飒筝团,钻研各个民间流派,并四处拜访名家。

大四那年,邓翊群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名为“定风波”个人筝独奏专场音乐会,还入选了首批上海音乐学院“音才助飞”计划项目。音乐会大获成功,几首邓翊群创作和改编的作品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创作的体验改变了邓翊群原先对古筝的看法,同时在读谱和舞台诠释的过程中,邓翊群对古筝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音乐是每个乐者最好的心灵伴侣,孤寂内敛的人能通过音乐向他人诉说深埋于内心的情感。邓翊群自幼便十分内向,不善于表达,通过学习音乐,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他将自身情感倾注于音乐,用自己的思想操控双手,在琴弦上谱写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绝妙之音。音乐是用来表达演奏者心音的一种方式,正如舞者通过肢体舞出别样意境,歌者通过歌声唱出千般情愫,而演奏者则是通过曲调奏出自己的心语。

关注音乐本身比得奖更重要

为参加此次“金钟奖”古筝比赛,每一位选手至少需要准备七首作品,不亚于一场音乐会的体量。历届“金钟奖”无论哪一门类的比赛,选手都会从中得到成长和历练,他们每一个人身上所具备的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令人感动,而这也是“金钟奖”的重要价值所在。

说到本届“金钟奖”,邓翊群说:“这次我有幸获奖,也是我个人第三次奋战“金钟奖”,从高一到研二跨越八年时间,我时刻在想自己还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音乐体验,是否能把自己这些年的进步展示给观众和评委,这也是我参赛的基本想法。”半决赛的两首自选曲目邓翊群都选用了上海本土的作品,一首是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李磊的《醉莲赋》,一首是他自己创作的《定风波》。有人评价:“这种选择无疑是一种冒险,因为上海虽然曾经是古筝发展的领军之地,但近两年大量的古筝作品都诞生在北京,这样的选择更像是避开主流,而去选择了较为冷门的作品。”对此,邓翊群回答:“我坚定地认为我选择的作品绝对是好作品,只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人去演奏、演绎和总结,更何况还有我这么一个业余作曲家的自我创作,在观众和评委对作品的认知度上自然不占优势。”但是,邓翊群和他的老师都认为在全国古筝比赛的赛场上,演奏和发扬上海作品是作为上音人的责任,因此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邓翊群还是决定赌一把。

在作品的演奏层面,邓翊群尽力让自己大胆构想、小心建设。所谓大胆构想是不拘泥于任何演奏范本的约束,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完全自我的表达;小心建设则是让自己在演奏的同时回归到一个聆听者,审视自己的音乐演奏是否能让听众接受甚至被打动,如果只是一味地宣泄自己的心思情绪,而不注重听众的感受,未必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不断推翻、不断雕琢完善之后,原本感性的表达中多了音乐理性客观的一面,这也是邓翊群经过这次比赛收获的经验之一。

不得不提的是,邓翊群在作品演奏方面的认识与教导他十二年的祁瑶教授的教学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祁瑶教授平时经常强调:“首先要让学生从心底热爱音乐,第二要让学生明白你对他的要求,并在音乐的要求和寻找中成就自己,老师之于学生,与学生之于听众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她还经常对邓翊群说:“你在实现老师要求的同时也实现了你自己,你与听众的关系也是这样,听众实际上是在听自己,你在奉献音乐的时候应该让听众成就他自己,你与听众彼此相互成就,这才是演奏的最高境界。”邓翊群表示祁瑶教授的教育方式使他学会了不断思考自己的演奏,进而思考音乐的本质。

祁瑶教授曾从古希腊先贤的名言中受到启发,她说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先天的,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说学习就是回忆的过程,而她认为一位优秀的导师应该善于唤醒学生内心的东西,并帮助他们明确目标,在这一充满个体思考的过程中形成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

课余,邓翊群经常与祁瑶教授讨论一些有关音乐本质的问题,在老师的影响下,邓翊群越来越喜欢思考。当问及思考的内涵时,邓翊群若有所思,他意味深长地说:“我在音乐上、专业上思考了很多,每个专业演奏者都应该去体会音乐本身,激情澎湃的演奏、技术和熟练度只是一个方面,冷静的思考是演奏的另一面,而思考关乎到一个人音乐审美的高度。”

邓翊群对古筝演奏流派以及各国音乐和各演奏专业门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说:“古筝只是众多音乐门类中的一种,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真正进入民族音乐教学体系只有短短几十年,还需要博采众长。我对民间以及正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演奏家都很感兴趣,他们身上有非常多的好东西需要我们去总结,我愿意广泛吸收民间和世界音乐中的养料来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充实自己的艺术思考。”

除了演奏,邓翊群还醉心于创作,并于2016年入选学校首批“音才助飞”人才培养项目,由他创作的《定风波》还在全国优秀筝乐作品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这也是该赛事演奏专业参赛者所获得的最高奖项。邓翊群说:“就像祁老师经常跟我讲的一样,演奏音乐不能只有一种,音乐也不是只有正反两面,在你完全理解正反两面之后,你再演奏出的就是音乐的第三面。”继而,邓翊群感慨道:“作为演奏家应当时刻辩证认识自己,没有哪种演奏是绝对优越或是绝对不入流的,关键要看自己怎样去体现和改善。”

古筝之于邓翊群而言,更像是他生命的一种归属。音乐对于每个乐者而言尽管略显局限,却几乎是他们的全部,他们不同于其他学子所学的内容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单一的,对于演奏家来说,只有乐器才能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寄托。筝者的一勾一抹、一滑一颤,将那婉转优美、沁人心脾的筝音传达到听众的心境,世间任何事物都有与其相通之處,邓翊群对此表示了赞同,他认为古筝与其他很多乐器都是相通的,至少在民族音乐中是这样。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金钟奖古筝
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名单
民国时期西文乐谱文献存佚考略
第一次弹古筝
我爱古筝
跨国、跨时空的交融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