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佩 周长贤 周天
跳票了数次的美团打车终于姗姗来迟。3月21日一早,美团打车登陆上海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刷屏。像久旱逢甘霖的村庄,社交媒体上出现一水儿的叫好声。
但这股情绪并没维持多久,上线不足12小时,美团打车的状况再次反转。
据《澎湃新闻》报道,由于美团打车发布的宣传用语以及车辆注册的有关情况,上海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价检局联合对其进行了约谈。
约谈结果显示,美团打车的注册车辆及驾驶员数据需接入上海市行业监管平台,低价竞争的宣传广告被勒令撤销。
这对于意在攻击滴滴主力战场的美团打车来说,无疑是当头一盆凉水。
天刚蒙蒙亮,注册了美团打车的刘师傅,就迫不及待地出门接单了。刘师傅有些兴奋,听说美团打车设立了补贴和保底制度,他想试试这个新鲜事物,会不会比开滴滴更赚钱。
为了争抢司机资源,美团制定了颇高的收入制度。司机若在6-24点期间,在线满10小时并且接够10单,即可拿到600元的保底收入:超过600元,还将奖励200元。但获得保底奖励前,需经过连续6天的考核,其间取消订单最多10单,保证不刷单、不作弊,考核通过才可享受补贴。
王师傅也是大清早就接单的美团打车司机。前两天,一位朋友在南京西路看到一块广告牌:“3月21日,美团打车登陆上海”。朋友特意拍下来发给他。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太久。
王师傅算了一笔账,以前开滴滴时,每天跑20单,才四五百元,除去平台抽成、维修保养等费用,落到手里不过200多元。现在跑美团打车,每月的收入能达到1.5万元。
他笑着说,为了专心接单,很多开快车的朋友,把滴滴客户端都关掉了。
打于美团对车辆的要求非常严格,车上还必须提供饮用水、雨伞、充电插头,王师傅狠下心,花14万元买了一辆新车。
只是,他们不知道美团打车的补贴会持续多久。
司机们的担心很快变成现实。上线当天,美团就被上海市交通委联合多部门指出,美团打车平台的相关数据需按规定接入网约车行业监管平台,并且网约车运价应实行明码标价,不得有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多位网约车行业的从业者透露,美团被约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滴滴出行、嘀嗒拼车都曾在网约车新规之后被约谈,这都是其他公司已经“踩过的雷”。
不仅是干扰市场定价、美团打车司机端的资质和数据接入问题,其出租车业务中的感谢费、顶灯状态转换、目的地显示功能等,都违反了此前上海市政府的明文规定。
在过去的一年,这家公司的打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都受到了阻碍。
2018年1月12日,美团打车原计划将滴滴的大本营北京,作为其业务扩张的第一个城市。但临上线前,却被北京市监管部门叫停。
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狼来了”之后,司机们的态度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多位北京的快车司机表示,现在大家对于美团的信任感有所下降,不过他们仍愿意在上线初期试试美团打车,因为抽成低,补贴高。
保底收入对于司机来说,确实具有很大吸引力。多位滴滴快车司机表示,已经注册了美团打车,对于保底政策很感兴趣。
但滴滴打车也于去年年底在全国10个城市上线了保底政策:针对服从调度的优秀司机,每天在线满10小时,保底收入600元:10小时以上,每半小时补贴50元;司机最高可在线14小时,拿到800元的保底收入。
滴滴快车司机陈师傅几天前加入了保底活动,在此之前,他单日最高的收入约300元。陈师傅称,加入活动之后,只要听从调度,确实可以拿到600-800元的保底收入。3月19日,他的收入达到900元。
不过,相比于美团,滴滴的保底门槛更高,对服务分、星级、指派接单率均有一定的要求。一位滴滴内部员工表示,和美团早期以高额补贴吸引司机不同,滴滴主要是为了通过后台数据调度司机,提高司机们的在线接单效率。
一位网约车行业人士评论,现在美团打车的繁荣,更像是“天下苦滴滴久矣”的假象。短期来讲,用户和司机都存在薅羊毛心理,美团打车确实也可以从滴滴手中瓜分一定的订单,但如何长期保持市场份额的增长,才是美团打车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在美团滴滴两军对垒的前夜,滴滴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打车业务依旧是滴滴目前的重中之重。据滴滴内部人士透露,其超过80%的营收来自滴滴快车。
美团也有自己的算盤。分析人士认为,美团点评不缺用户,也不缺商业场景,以补贴方式激活其平台上的数亿用户,完成乘客端的冷启动,并非难事。美团打车上海站上线之后,已经在美团和大众点评APP的餐厅信息页面直接接入了打车功能,用户若想去此餐厅,直接点打车按钮即可,都不用输入目的地。
对美团来说关键的是如何把滴滴的运力抢过来。
当美团用补贴吸引滴滴平台的司机资源时,滴滴则试图蚕食美团的外卖业务。
滴滴外卖初定于4月1日在无锡正式上线。除无锡之外,滴滴外卖计划进军的另外几个城市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厦门,也正在筹备之中。其中,成都、福州、厦门、温州四城是和美团打车扩张计划相重合的城市,将可能成为火力交战的中心。
目前来看,美团入局打车、滴滴跨界外卖,并非赌气之举,而是战略布局。
2015年,当时滴滴的一位高管曾透露,滴滴想要通过为线下餐厅引流的方式来实现流量变现。
该高管当时分析,由于很多人会乘坐滴滴去购物或就餐,那么,滴滴可以和商家谈协议,用户使用滴滴前往商家,可以使用滴滴和商家提供的优惠券,享受折扣或补贴等优惠。对滴滴来说,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黏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商家抽成。
一位滴滴前员工则称,去年之前,滴滴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线下方案,但最终没有成行。美团打车则成了滴滴再次下决心做外卖的导火索。
不管双方出于何种目的,巨头们互相蚕食且不得不用更多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城池,消费者将成为最直接的受益方,有竞争,才有更好的服务。
文章有部分删节。
来源:AI财经社(微信号:aici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