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庆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22-01
近日认真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仔细品读《指南》发现它不仅是幼儿教师的指导专业书,同时更是家长必读的一本育儿书。它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了解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它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指南》为教师们的日常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教师们有章可依,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庭的作用尤其不可小看,《指南》中既有大目标、又有分年龄段的具体指导,这样的表述对我们家长的指导是很有实际操作意义的,从而家园合作、共同努力,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1.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首先要家园齐心,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在幼儿园严格执行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在家里,也应该在规定的时间里吃、睡、玩等。其次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每餐前可以听听音乐,聊聊饮食,先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心情,愉快的情绪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进食;鼓励幼儿每样食品都要吃,因为每种食品都有其独特的营养,逐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在园外尽量不吃或者少吃洋快餐或流动商贩的食物,夏天少吃冷饮,平时有选择地吃零食,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等等。第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漱口。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时保持适宜的距离等。
2.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要为幼儿创造一切有利时机,给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机会,尤其是在家里,父母与祖辈们要统一意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管孩子完成得怎么样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更不要因为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其次,利用趣味的方法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利用儿歌、故事等,教给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上厕所的正确方法。第三,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比如,给孩子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提供一些收纳盒、抽屉,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3.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幼儿园和家庭都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幼儿园要经常检查幼儿活动的场地和器材,检查幼儿玩具和学习用品等;家中,家长更要注意不把一些危险性的物品放置在幼儿拿得到的地方,如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要妥善安置,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其次,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幼儿园结合主题给幼儿每月的安全主题教育和每周安全教育活动,每逢节假日、寒暑假,幼儿园都要及时提醒家长孩子注意安全事项,并下发安全告家长书。作为家长,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提醒,尤其是外出时要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遵守交通规则等。第三,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險的事。如:不带危险物品到幼儿园,尤其是一些小颗粒东西,在家不碰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触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第四,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如:在幼儿园的栏杆、阳台等处挂上警示牌,并经常让幼儿观察认识这些标记。另外,作为家长和老师,也要教会幼儿一些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记住家长电话,学会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等。只有家园合作,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
4.不给孩子定制标准太高,尊重孩子合理发展
在我国,家长普遍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非常心态,但这种高期待的美好愿望与实际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距。《指南》提出: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严禁了"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为了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应关注幼儿的活动和表现,善于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多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简单比较。尽量放手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们做错了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们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同时,建议成年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等。
总之,《指南》为我们以后教育孩子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将《指南》落实到实处,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工作中不断反思、实践,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的鼓励、引导和支持,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