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长伟
相對于心理平衡,心理失衡是一种非常普遍且突出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时有发生。当心理失衡袭来时,我们该如何与自己相处?
失意
晓晓是一名高校老师,十几年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可是眼看着刚刚分配来的年轻教师很快评上了副高职称,而自己依然是个普普通通、名不见经传的小讲师,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虽说不上恼羞成怒,但内心的天平已被打翻。“凭什么我在岗位上付出了这么多,却赶不上这些新人。”
心灵解读 晓晓只是一个时代现象的缩影,她的心理失衡是由其本人的认识跟不上时代变化导致。过去的传统是论资排辈,只要付出,迟早有回报。但是在这个急速发展、人才辈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光靠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硬通货是“实绩”和才华。没有实绩,没用。晓晓对此的认识显然落后了。风云变幻,既需要有“以不变应万变”的定力,又要有“变则通”的弹力。
抑郁与愤懑
阿言面容姣好,但整个人异常萎靡,眼神空洞,似乎看不到一丝光亮,她说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贡献了8年,由于真的喜欢这份工作,加上过去公司对自己的热情与许诺,让她多次放弃了跳槽的好机会。谁知道,8年的“抗战果实”——人力资源部总监的职位,眼睁睁被一个刚跳槽过来的新人“拿”走了。自此之后,原来八面玲珑的她变得沉默寡言,工作上也开始懈怠起来,争强好胜的她似乎一下子与世无争了,可是只有她知道:自己心情抑郁了,而且内心燃烧着愤懑。
心灵解读 抑郁和愤懑两股力量不可轻视,它们很容易导致心理失控而产生攻击性行为。抑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演化为病理学意义上的抑郁症,从而进一步呈现出不良的精神状态:性情无常、反应迟钝、颓废、对生活缺乏信心。长期的抑郁情绪更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低下水平,导致严重的身心问题甚至自杀行为。
天下并没有哪顿午餐铁定是属于自己的,得失是常态,唯淡泊明志,方得安稳。
嫉妒
夏雨是知名企业的职员,入职5年了,当年一同来到这个公司的同学都陆续升迁,她却还在原地踏步,最近一次的人事调动又没她的戏,眼看着心仪已久的职位落入他人之手,她再也受不了了。“我不服,凭什么?”“她们有什么比我强的?”这是她时不时挂在嘴边的话。从小到大,夏雨一直很“优秀”,凡事就喜欢和人比,不比出个高低誓不罢休,这次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心灵解读 很多时候心理失衡是由于与人比较产生的。从小到大,夏雨似乎就是靠着跟别人比较走过来的,别人也就成了她认识自己的参照,尤其是那些跟她差不多的人,更是夏雨与之比较的重点对象,愈演愈烈,这种失衡便演化出了嫉妒之心。有比较就会有差别,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导致心理失衡。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有人就是只跟“上”比,岂不是自寻烦恼。
对自己不苛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把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实际上就是自寻烦恼。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会自然舒畅。
不要处处与人争斗 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愿与你为敌。
暂离困境 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时,应该暂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打球、读书等,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适当让步 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对人表示善意 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别人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善意,诚挚地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也会变得平静。
找人倾诉烦恼 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令人抑郁苦闷,有害身心健康。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
(摘自《中国女性》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