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
——构筑灵魂的模样

2018-05-12 06:26编辑林一菲利普哈尔斯曼卢骁鸣谢泰吉轩画廊
摄影之友 2018年4期
关键词:达利菲利普肖像

编辑_林一 图_菲利普·哈尔斯曼 文_卢骁 鸣谢_泰吉轩画廊

他的一生曾为萨尔瓦多·达利、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等名人明星拍摄过被称之为他们的“标准照”的肖像作品,其中有101幅作品曾作为《生活》杂志的封面刊登。

如果将摄影术诞生以来所产生的所有影像放在一起做个统计,相信肖像摄影作品能够占据其中的半壁江山。然而回望摄影史,真正以肖像摄影而著称的摄影师只有寥寥数位。“知之非难,行之不易”,越是看似容易的事情,越难以成功。如何在千人千面的肖像摄影中体现出摄影师自身的风格;如何既体现被拍摄人的性格特点又注入摄影师的思想在其中,透过摄影大师菲利普·哈尔斯曼的作品,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左图]露西尔·鲍尔

欧洲古镇的艺术熏陶

菲利普·哈尔斯曼是摄影史上为数不多的一生仅以人物肖像照为拍摄题材,并凭此载入史册的摄影师。1906年菲利普·哈尔斯曼出生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一个牙医家庭里。里加是一座充满艺术魅力的欧洲古镇,在这座仅有三十万人的城市里坐拥博物馆、歌剧院以及三座剧场和一个芭蕾舞团。伟大哲学家康德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哲学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在这样的熏陶下,哈尔斯曼从小就受到艺术上的启蒙。

当十五岁的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摄影时,那种躲在浴室的红色安全灯下,目睹影像逐渐在相纸上浮现的过程被他称之为“生命中最神奇的时刻之一。”

透过面孔为灵魂造像

[右图]阿瑟·鲁宾斯坦

[左图]唐纳德·奥康纳,1952年

接下来,他将绝大部分零用钱都投入到了摄影之中,在旅行中拍摄朋友成为了他摄影最初的主要方向。他在谈及自己摄影的开端时说道:“我试图描绘他们的面孔,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摄影生涯起源于此,这种对于人物面孔的迷恋始终驱使着我,我看到每一张面孔似乎隐藏着或有时候又飞快地显现出另一个人类的秘密。于是抓住这个转瞬即逝的‘闪现’成为了我人生的目标和热忱。”在哈尔斯曼看来,面孔的另一重含义则是“面具”,如何让被拍摄者卸下面具,或如何透过这副面具而为灵魂造像,才是他所追求的。正如他后来最著名的作品系列《跳跃》所拍摄的初衷那样,当人们跳起来的时候会卸下包袱,甩掉伪装,露出本来的自我。

[右图上]《鸟》,蒂比·海德伦,1962年

[右图下]玛莎·格雷厄姆,1946年

在中学结束后,哈尔斯曼的父母原本希望他能够去学习当时最时髦的电气工程专业,他也遵从父母的意愿前往德累斯顿学习工程。然而几年后当他前往巴黎参加在此学习艺术的妹妹的婚礼时,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让他着迷,同时也激发了他头脑中那根关于艺术的敏锐神经。摄影的现实性、冲击力、简单而客观的特性让他决定放弃工程学位去当一名摄影师。之后他成为了当时众多“漂”在巴黎的无名艺术家中的一员,在巴黎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并想办法以此谋生。

对画面清晰度的追求

最初,哈尔斯曼只拥有一支并不锐利的Aplanate结构的镜头,这支廉价的镜头无法满足哈尔斯曼对于清晰度的追求。这点和早期画意派摄影师对于人物肖像的追求不同。早期画意派摄影师希望摄影能够尽量模仿绘画的效果,对画面进行模糊处理,正如画意肖像摄影代表性摄影师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隆夫人的作品那样。据传,卡梅隆夫人为了实现画面的朦胧感,会将买回来的镜头拆解然后重新组装,粗糙的手工装配因缺少了精密仪器校正过程,而再也不能拍出清晰的影像。但这种朦胧模糊恰恰是当时的艺术家们所追求的。但哈尔斯曼认为,摄影应该由摄影师的想法意志来控制,焦点和清晰度是肖像摄影作品的灵魂。因此当他终于攒够钱购买到一支Tessar结构的镜头之后,他的作品风格开始逐渐形成。

在《生活》杂志的黄金时代,哈尔斯曼的作品曾101次被采用为封面,这也让他成为作品登上《生活》杂志封面次数最多的摄影师。

设计新型相机缩短拍摄时间

在常规地接一些顾客的肖像拍摄需求的同时,哈尔斯曼开始思考拍摄自己的艺术项目。他决定从他最敬佩的作家肖像开始,他联系了当时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安德烈·吉德,想要为他拍摄一幅肖像。在当时,拍摄照片所使用的大底片相机需要相当繁琐的操作过程,从调焦、构图、确认焦点、设定光圈快门,再放入底片、去掉遮光板、按下快门,最后再重新检查焦点和构图。这一完整的过程下来摄影师和被拍摄对象都会变得表情僵化且疲惫不堪。哈尔斯曼发现,最初吉德处于一个非常放松自然的表情,可是当他确定好构图要求吉德保持住,并开始卸掉对焦屏、换上底片、按下快门的时候,吉德自然放松的表情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这一过程他可以缩短到仅需要几秒钟,但是对于人物肖像表情来说,这几秒钟足以发生质的变化。他认为必须要将这几秒钟缩短为零。

于是,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自己设计了一款照相机。这是一种新型的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不过和后来我们常见的双反相机相比,这款相机所使用的底片则大得多。他找到了摄影发明人达盖尔的孙子,按照他的图纸专门定制了这款相机。上下用两颗相同的Tessar镜头从而实现可以在取景的同时按下快门。接下来他拍摄了一系列的作家肖像,并且也开始收到了当时包括Vogue在内的一些杂志媒体的工作机会。逐渐地,他被称为是当时在巴黎最好的肖像摄影师。

101期《生活》杂志封面

1941年,为了躲避战争,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哈尔斯曼得到了美国总统的特别批准而得以移民到美国。很快,他就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艺术土壤并生根发芽。初到纽约的时候,不懂英语的他几乎是四处碰壁。他签约了当时著名的公关代理公司“黑石公司”,但是零散的拍摄任务让他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和两个年龄尚幼的女儿。此时他意识到他必须有所突破。

有一天他在模特经纪公司被一个年轻女孩的形象所吸引,他认为这个女孩的形象代表着当时美国的一切,一个新的国家充满了青春、美丽和力量。他以美国国旗为背景为这位女孩拍摄了一张肖像,并将其命名为“美国模样”。几个月后他将这张照片推介给著名的化妆品牌伊丽莎白·雅顿,并被采纳作为他们最新口红的照片。这次突破让哈尔斯曼在时尚界名声大噪,他也因此受到了当时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生活》杂志的青睐。在《生活》杂志的黄金时代,哈尔斯曼的作品曾101次被采用为封面,这也让他成为作品登上《生活》杂志封面次数最多的摄影师。

[图1] 玛丽莲·梦露

[图2] 西莱斯特·霍姆,1951年

[图3] 厄莎·凯特,1950年

[图4] 奥黛丽·赫本

[左图]超现实主义,1954年

[右图]达利和理查德·格罗斯曼,1963年

超现实主义肖像摄影之父

在和菲利普·哈尔斯曼合作过的诸多名人、艺术家里,萨尔瓦多·达利与他的合作可谓最著名。1941年,当哈尔斯曼刚刚抵达纽约不久,他接到委托去为舞蹈史上传奇芭蕾舞团“俄罗斯人芭蕾舞团”在纽约大都会剧院的新剧目拍摄剧照和主角定妆照,并因此结识了为此剧目担任服装设计的萨尔瓦多·达利。这次相识让两位同样因躲避战争而刚刚抵达美国不久的艺术家成为了惺惺相惜的知己,他们都拥有天马行空的思维和古灵精怪的创意。之后在两个人一次次的合作中迸发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作品。从1941年到1970年之间,两个人数次合作,留下了摄影史上诸多不朽的名作。达利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和哈尔斯曼的肖像摄影合在一起,开创了超现实主义肖像摄影的先河。菲利普·哈尔斯曼也因此被称之为超现实主义肖像摄影之父。

哈尔斯曼在和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导演希区柯克、钢琴家鲁宾斯坦、女演员玛丽莲·梦露等诸多其他文化、艺术领域的精英们一次次的合作中,碰撞出了更多灵感的火花。在他镜头中许多人的形象,也被后世作为其“标准照”而铭记。“一张真正的肖像照片应该在今天,抑或一百年之后都能表明这个人的外貌与内心。”这是他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构筑灵魂的模样,也是他对于摄影史上肖像摄影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IPPE HALSMAN

1906年生于欧洲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市。1930年,移居巴黎,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58年,被美国《大众摄影》杂志推选为世界十大摄影名家。

philippehalsman.com

猜你喜欢
达利菲利普肖像
达利的超现实之旅
地毯肖像
叙利亚肖像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肖像》
先来后到
活跳板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