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媚
摘要:在当前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技能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职业教育中进行有效的德育也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具有得天独厚的德育功能,是有效开展德育的重要阵地。本文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阐述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中职 德育 语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宋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这句话折射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品评人物、褒贬官吏和任用干部时是将“德”摆在重要位置的,这种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社会急需大量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时代呼唤更多的“大国工匠”。有关调查显示,当今企业更看重的是职校生的素养而不是能力,这种素养包含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团队精神、沟通与表达能力、诚信等。这说明,德育依旧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育人要先育德。
一、中职语文在德育中的作用
德育的学习有利于社会整体和谐稳定、统一的规范和伦理知识,促进学生自身社会性的成长和发展。但我国德育注重内容传输而忽略过程的推理与引导,侧重系统性而忽视学生个体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德育教育,而無法真正理解并接纳学校传授的德育价值。
中职学生相对普通中学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自我认知较差、目标意识淡漠、自控能力不强等问题,按照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德育不仅无法起到相应的教育作用,而且容易激起他们的质疑与反感。因此,学校在对中职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既要注重知识内容的输送,也要注重教育过程的演绎和引导,促进学生个体自我反思、自我构建,认同并践行所接受的道德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一项持续而系统的教育活动,它渗透在每一门学科教育中,其中,语文学科由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性质特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德育功能,是有效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一方面,语文学科包罗中外古今文质兼美的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涉及中外文化精华、历史典故、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人文伦理、人际交往等等,丰富多样的内容蕴含极为广阔的外延,既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也是真、善、美等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能对学生进行语言、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引导学生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另一方面,语文作为传统学科,是每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和学习的,甚至贯穿一个人的一生,让学生长期浸润在人文知识的海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而且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表达、审美、感悟、思辨能力,对于锻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认知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实现自我成长。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职业教育的语文也有着独特的目标与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职教育的语文教学要具有职教特色,要围绕“就业”这个核心,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密切结合学生的专业学科特点开展教学,为学生的职业观念的形成、职业能力的养成打好基础。
在语文学习方面,大多数中职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甚至有的中职学生存在学习困难或心理障碍,进入中职后不能正常接受语文素养再教育的问题。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语文必须从中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出发,抛弃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侧重启发性、探究性教学,突出基础性、能力性、实践性的功能定位,扎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他们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自立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进取、自主创新等生产生活一线劳动者的优秀品格,而这些内容正是我国现行德育的主要内容一一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所要求的。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德育资源
语文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蕴含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外国文化资源文艺复兴、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均是不同时代背景的产物,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的道德构建、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化德育资源,能有效实现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应侧重以下几点内容。
1.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也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描写主题,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等,无不蕴藏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既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这样情系故土的民族情怀;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此类忧国敬民的爱国意识;还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之类热爱祖国山河的喜悦;以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有感一章》)如此竭诚维护国家统一的美好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伟大民族,要保持这种凝聚力,就要持续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学科展现出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使得它的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民族独立、民族生息繁衍数千年的动力源泉。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刑天舞干戚等神话故事,“昔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均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而像《老人与海(节选)》《阿甘正传(节选)》《我的信念》等外国优秀文学也展示了对生命的希望,对梦想的执著,对信念的坚定,对苦难的不屈。勇敢、忠诚、守信、执著、奋斗这些人性中最为熠熠生辉、优秀可贵的品质永不过时,应当成为从先辈到后辈的一种传承。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有消极自卑、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健全、对未来就业缺乏信心等问题,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这些优秀的品质,引导他们自强不息,成就出彩人生。
3.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至臻完美的精神理念,古今中外都有大量的例子。中国的工匠精神自古有之,《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象地展示了工匠在对骨器、象牙、玉石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认真制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庄子》中“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唐代苦吟诗人贾岛推敲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斟酌等,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而像德国制造、瑞士手表等驰誉全球、经久不衰的典型,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中职院校的学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师更要着重在日常教育中培养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使他们不仅仅将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且作为一种事业追求、一种生命守望。
4.追求至善的道德精神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异常重视道德的自觉和人格的完美,推崇追求至善的重德精神,注重弘扬人的主体价值,倡导入世,把人的发展与经世的态度结合起来,赋予人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引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成人之道,在于彰显光明的德行,在于亲爱人民,在于推己及人,使人们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与广大青年分享这句话,就是提醒全国所有已经成年的青年学生,应该做一个心性光明、行为努力、追求人性至善、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以德为本、追求至善对于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德育本质上是引导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塑造的过程,从个体的接受心理看,有两大动力促使个体接受,一是价值认同,二是客观需要。教师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引导指导、合作探究等方式,侧重价值认同,“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渗透。
1.以情动人,寓道德教育于情感熏陶中
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情感需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道德感,教师必须展现作品中美的情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作品中蕴含的美的情操、美的思想潜化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学。例如,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爱国之情、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中的思乡之情、三毛《守望的天使》中的父母亲情、梁实秋《谈友谊》中的朋友之情、洪烛《老字号:北京昔日的名牌》中的工匠情怀、林夕《石缝间的生命》中对生命的热爱等,“诗缘情”,这些作品的扣人心弦之处,每每是情深意切之处,富有艺术感染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通过深情的朗诵和生动的讲述,利用感情这根主线,把教材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师生共同接受作品的熏陶感染,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共鸣,才能水到渠成地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以史入教,将德育渗透于历史解读中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创作动机及特定的时代烙印,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教师在新课导入中介绍时代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孙中山先生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是借先烈之伟大精神以鼓舞士气、激励民心的战斗檄文。创作时正值先生肩负重任、戎马倥偬、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这一战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而广州黄花岗起义则是民主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先声,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这两大革命事件都具有广阔的历史背景以及深刻的历史意义,在教學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历史图片或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如《十月围城》《辛亥双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趋势、革命的意义,体会革命先驱为实现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烈士们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才能促使学生认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从而激励他们“继承先烈遗志”。
3.以今为诫,融德育于时事针砭中
在信息化社会,每个人都能及时捕捉各种时事。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引入学生关心的时事,可使德育更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增强德育的信度与效度,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在讲解《乔布斯:影响我一生的三件事》《“时尚,就是我”一一可可·香奈儿传奇故事》《一位母亲的动漫创业历程一一创富人物:贾爱华》此类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课文时,可结合时下学生关注的科技产品、流行服饰、动漫文化等行业中存在的质量安全、抄袭作品问题,剖析这些成功人士执著追求梦想背后的情感归依、价值坚守,激励学生树立自我追求的优秀偶像,学习他们的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等优秀品质,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学文言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一文时,把蔺相如的临危不惧、果断智勇的高尚美德与现实社会中的不作为者相对比,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又如在讲授《项链》一文时,列举当今社会23岁技工聂凤享受国务院津贴等现实例子,强化课文思想意义,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诸如虚荣与诚实、空想与实干、友谊与功利等问题。
4.巧用实践,让道德养成在实际行动中
与普通语文教材不同,中职语文教材设置了大量的口语实践、写作实践课,诗词朗诵、主题辩论、演讲、小记者采访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如在“职业规划”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职业调查、自我认知、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求职信与简历制作、自我介绍、自我评价等项目,设置内容、创意、表达、仪态等关键评价点,指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开展小组评比活动,模拟真实求职场景,鼓励学生在平等、竞争的语境中以文明态度和优美语言展现自我,从而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及口语表达能力。又如在实践活动“角色模仿表演”中,选取戏剧《威尼斯商人(节选)》,组织学生代入角色扮演,演绎正面角色鲍西娅、反面角色夏洛克等不同角色,展现人性中正义、善良、勇敢等可贵品质,反衬贪婪、自私、冷漠等丑陋人性,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切身体会不同情感色彩的意义,如此,既能促进学生自我熏陶,也能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精神,实现道德教育的内化,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健康发展。
弗里茨·麦克裕普说:“获得信息可以靠告知,而获得知识只能靠思考。”职业教育要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职业人才乃至“大国工匠”,在着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先进技术与工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真正能留给他们受用一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