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5月10日文章,原题:一些中国雇主选择罚款而非达到残疾人配额中国盲人歌手周云蓬上月办理银行卡时遭拒。他说,若没有相互理解,就谈不上为残疾人提供便利。周最终办了银行卡并收到银行道歉。就保护残疾人而言,他的经历凸显,在中国,法律法规与真正被践行之间仍存在惊人差距。
像许多欧洲国家一样,中国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应按至少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低于许多西欧国家,例如法德的比例分别为6%和5%,违反规定的雇主将受到处罚。
中国残联数据显示,在占总人口近6.5%的约8500万残疾人中,仅有900万就业。如此低的比例是社会由来已久的偏见使然。而那些有工作的残疾人几乎都从事为“象征性”就业而保留的屈指可数的职业。
中国2008年开始实行残疾人就业“配额”体系,最初几年相关法规鲜有被执行,因为没有任何单位因违规而受罚。但这种状况已在监管部门引进有关激励机制后发生改变。如今,那些违规企业将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些钱被用于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和服务。此类措施对跨国公司的影响最大,因为相关罚金计算是基于其全球业务人员平均薪酬,而非通常低得多的中国本地工资。
某慈善组织的中国主管希利尔·波洛保罗斯说:“如今更多企业开始关注相关法律法规……过去10年来,中国(在保护残疾人方面)进展迅速。”但仍有大量用人单位宁愿被“逮到”时交罚款,也不愿招聘残疾员工。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接下来的挑战是确保残疾人“真正就业”及其职业前景。“人们总是把解决残疾人面临的问题和慈善混为一谈”,上述慈善组织的另一名主管伯纳德说,“企业需要为他们提供真正的机会,而非只是为增加残疾人就业比例的假工作。”▲
(作者艾米丽·冯,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