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日卓玛(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因为翻译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的工作,所以,同样内容的文章或句子,可能有不同的翻译。因此译者应努力把握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对应规律。当然,翻译过程中除了能够彼此对应的部分以外,还有许多彼此不能对应或对应不完全的部分。往往需要在多种不同形式的表达中挑选一个最恰当,最能表现原文意思的表达形式,或吸收、借用、创造一些新的表达形式,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翻"是指对交谈中的两种语言进行即时的、一句对一句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这是一种轮流的、交替的语言或信息转换。"译"是指单向陈述,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士,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一、译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多识仁波切在他的谈翻译原则一文中提到“从事文字翻译是一门严肃的科学。专业翻译任何一种学科,都首先面临的是该专业特有的术语。故从事翻译工作专业人员,至少要必须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一,不但要熟练地掌握翻译和被翻译的两种语言,而且要掌握两种语言的语法规律,修辞特点,表达方式,感情色彩以及各自语言流行的时代环境和所代表的历史文化特点等等;二,要精通翻译原文所涉及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有关知识。三,要掌握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文词转换,而是将一种思维模式和代表这种思维模式的特殊的语法和词汇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和语法词汇形式的高难度工作。
他主张翻译上允许个性的存在。十个人译同一部作品,就会有十个不同的版本。这在翻译上是允许的。
翻译是语际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一般来说,翻译的标准主要有两条:忠实和通顺。忠实是指忠实于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也就是说,把原文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得到的信息与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通顺是指译文规范、明白易懂,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严复在《天演论》提到,翻译的基本原则,乃“信达雅”三字。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指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二、翻译原则与译者职责的融洽。
翻译上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译文要使用当代流行的语言,要适应当代社会的语言环境。做不到这一条,就达不到传情达意的‘达’字的标准,其译文等于是废品。”“使用当代流行语言,适应当时社会语言环境” 藏文是就是一种口语化的文字,没有文言和白话的区别。我认为翻译的目的就是在深刻理解原文原话含义的基础上,将用译文的思维模式,语法特点,词汇形式,原原本本地传达给读者。写作和翻译的服务对象是广大读者。译师首先要考虑的是译文服务对象。要考虑服务对象的普遍的文化水平,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语言状况,其次,要考虑时代特点和翻译所面临的现实文化环境等因素。脱离群众,脱离时代发展潮流的任何行为都是自取灭亡的行为。郭末若先生曾经说过:“翻译是再创作”。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都有这种体会。
对同一部著作翻译,由于译者对原作知识理论的专、精差别所造成的对原文理解的深浅程度不同,由于对原作的语言文字掌握的广度、深度、精度不同,在加上译者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风格不同,所翻译的作品也就因译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这个过程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必须从源语言中译码含义,然后把信息重新编码成目标语言。所有的这两步都要求对语言语义学的知识以及对语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一个好的翻译,对于目标语言的使用者来说,应该要能像是以母语使用者说或写得那般流畅,并要符合译入语的习从翻译的运作的程序上看实际包括了理解、转换、表达三个环节,理解是分析原码,准确地掌握原码所表达的信息;转换是运用多种方法,如口译或笔译的形式,各类符号系统的选择、组合,引申、浓缩等翻译技巧的运用等,将原码所表达的信息转换成译码中的等值信息;表达是用一种新的语言系统进行准确地表达。
小结:
读者、译者或作家只有在翻译过程中一遍遍寻觅其整体的程式,努力恢复原文和译文力量的平衡,才会对文本忠实并作出负责任的回应。而往往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占有性理解已经被破坏。翻译过程中的忠实是道德范畴,同时在整体意义上来说,也是经济范畴。通过自己的翻译手段,笔译或口译人员创造重要的交流条件。文化背景等指针在原文与译文之间摇摆,惠泽双方。故的确存在理想的没有却失的交流。换言之,译者必须掌握双语和双重文化。他在知识、技能和感知方面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其创造译文的能力和对原文的理解。对任何有关翻译的意见进行考察,都有助于确认以下事实,即翻译的描述和定义都不是决定性的规则所提供的,而是取决于或然性的规则。因此,不考虑到大量的不同因素,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对这些因素进行衡量,得出不同的答案。因此,
参考文献:
[1]谢震天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多识仁波切.谈翻译原则.[J]西北民族大学藏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3]刘云虹.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07
[4]孙黎明,阮军。翻译理论的多视角研究.[M]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06
[5]穆雷.翻译研究方法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2.01
[6]陈徳彰.翻译辨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