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1],是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特点。马铃薯是喜凉作物,在阿拉尔垦区种植产量不高,农民收益受限,关于马铃薯掰芽移栽内地多有研究[2-4],但在阿拉尔垦区气候条件下是否可行尚未见报道。因此,探讨马铃薯早春温室育苗(育芽),掰芽移栽以达到生育期延长,快速繁殖,促进生育期提前,最终形成较高产量对于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育苗移栽方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马铃薯在阿拉尔垦区气候条件下育苗移栽的可行性。
供试材料:大西洋马铃薯,由甘肃省山丹县天润薯业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于2016年在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智能温室和园艺实验站进行。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土质疏松、平坦,前茬作物为大白菜。
选取重100 g左右,大小均匀,薯形和薯皮颜色均一致的大西洋马铃薯薯块。
将选好的薯块装进白色尼龙网袋里放在光线能照到的地方(让每个薯块都能照上光线),催芽晒种10~15 d,要求达到种署表面变软,芽长出黄豆粒大小时,进行栽薯育苗(育芽)。
在智能温室选光线照射较好、土层较松的地块进行翻松整平,开沟15 cm深,在沟内先铺2 cm厚牛粪,再铺2 cm厚细沙土(温室温度24~33℃)。
将催芽后的种薯摆入床沟内,块茎脐部向下,顶部向上,由北向南倾斜摆入,薯间距离为3 cm左右,再在种薯之间撒5 cm左右细沙土(必须盖严实),将上面的土刮平使之达到与地表持平,每隔6 d灌1次水。待薯芽长成3~5 cm的壮芽,根长10 cm时掰芽移栽。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共设2个处理,其中:处理Ⅰ(直接掰芽),将芽带根移栽在畦上;处理Ⅱ(掰芽带土)将带土带根芽移栽在畦上;对照为薯种切块(薯腹)直播方式,摆种再起垄。各处理和对照垄宽50 cm,沟宽40 cm,畦高20 cm,株距25 cm,双行移栽,种植密度88 890株/hm2。
移栽田施入有机肥(牛粪)22 500 kg/hm2,平整后拉线做畦(先做高度为20 cm畦),将掰下的壮芽移栽在畦上。按照配置的株距将掰好的芽分带根和带土2种类型栽入畦中压实,然后浇水至畦面湿润即可。对照不浇水。
移栽成活或栽种出苗后,调查大西洋马铃薯成活率和出苗率。齐苗后(2~3叶时)定点、定株(各处理每个重复5株)调查生育期、株高、叶片数及分枝数;收获期对各处理的定点株的块茎性状、单株茎块数及块茎重等性状进行测定。
整个生育期间中耕除草及封垄 (培土)3次,共施用尿素225 kg/hm2,浇水5次。
表1 不同移栽方式马铃薯物候期
从表1可以看出,移栽方式对马铃薯物候期有明显影响。处理Ⅱ马铃薯成活期较对照短16 d,成活率较高,为97.60%;处理Ⅰ马铃薯成活期较对照长13 d,成活率较低,仅为89%。处理Ⅱ马铃薯成活期较处理Ⅰ短3 d,但成活率较高。2个处理马铃薯移栽成活率又均低于CK(97.75%)。移栽方式对马铃薯苗期至成熟期也有影响。2种移栽方式苗期到现蕾期生育天数相差1 d,与对照(CK)相比生育天数短(5~6 d)。开花期至收获期2个处理生育天数相差3 d,且均较对照短1~4 d,但现蕾期至开花期生育天数均与对照一样(6 d)。从全生育期来看,处理Ⅱ较处理Ⅰ短5 d,而2个处理的生育期均较CK(109 d)长 18~23 d。
表2 不同移栽方式马铃薯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移栽方式对马铃薯株高影响较大。其中,处理Ⅰ马铃薯株高(62.11 cm)较处理Ⅱ矮2.95 cm,2种处理的马铃薯株高较对照矮9.62~12.56 cm。但移栽方式对马铃薯的分枝数、叶片数、薯型(圆形)及芽眼深浅等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
表3 不同移栽方式马铃薯产量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移栽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较大,不同移栽处理的马铃薯单株薯数、单薯重、单株产量及单产等性状值均低于对照。其中,单株薯数:处理Ⅰ和处理Ⅱ较对照少0.86~1.67个/株;单薯重:处理Ⅰ和处理Ⅱ均较对照轻0.05~0.06 kg/个;单株产量:处理Ⅰ和处理Ⅱ较对照低0.31~0.39 kg/株;单位面积产量:处理Ⅰ和处理Ⅱ较对照低27 223.90~36 451.53 kg/hm2,减产明显。
(1)马铃薯育苗移栽全生育期延长,而生育期的延长主要体现在生育前期和后期,对生育中期无明显影响;(2)移栽方式对马铃薯分枝数、薯形和芽眼深浅等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3)移栽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性状影响较大,马铃薯在阿拉尔垦区气候(高温短日照天气)条件下不适应,移栽成活率低,成活后生长细弱,光合作用产物低,单株薯块数及单株薯重减少,产量较低。(4)马铃薯在新疆阿拉尔市育苗移栽费时、费工且减产明显,因此,在阿拉尔垦区气候条件下马铃薯育苗移式不可行。
[1]王明跃,牛庆国,刘新兴,等.早春马铃薯保护地种植技术[J].吉林蔬菜,2015(12):4-5.
[2]倪石建,王跃翔,马仲飞,等.马铃薯育苗移栽技术研究进展及冬作区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马铃薯,2016,30(1):46-51.
[3]宋建军,李璐,屈威宏,等.马铃薯育芽移栽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33.
[4]张高强.马铃薯育苗移栽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8(14):6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