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摘要: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稳固不断提升,人们奔向小康生活的目标越来越近,伟大的中国梦正在不断地觉醒。农村人民的生活也在日新月异的变迁,人民追求经济水平提示的同时忽略的小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效能感在降低,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离异、老人的溺爱、拆迁带来的思变,等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有获得感,看到自我的能力,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提升自我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儿童游戏疗法;自我效能感
一、理论依据
1、儿童游戏疗法
游戏是一种自愿自发的可以自由选择做喜爱的玩具来进行的活动。游戏是不受外在目标限制的,重要的是游戲的过程,而非结果。游戏既包含了儿童生理、心理和情绪的部分,同时也涵盖了社会活动的层面。因此,当儿童在游戏时,呈现的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个体。许多成人想要接纳儿童的游戏活动,因此要为游戏找出意义。他们认为儿童必须朝向成人认为重要的目标努力。结果在他们急于看到成长的过程中,许多成人无法忍受儿童“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让游戏更正当化,似乎是在暗示游戏只有在符合成人眼中的标准时才是重要的。Frank(1982)认为儿童从游戏中可以学到一些别人无法教给他们的东西。那是他们探索和学习真实世界里时间与空间、及人物和事物的一种方式。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学会生存在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世界,同事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探索、经验及学习。十岁或十一岁以下的儿童,大多很困难固定地坐在同一个地方一段时间。年纪小的孩子需要很努力才能提醒自己好 好坐着,因此把精力消耗在非建设性的努力上。游戏治疗满足儿童好动的需求。在游戏中儿童发泄精力、学习生活中的责任、达成困难的目标、以及重新体验挫折。他们能有身体的接触、发泄竞争的需求、以社会接纳的方式表达攻击性,及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游戏帮助儿童的想象力免于束缚、学习适应他们的文化、及发展技巧。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该概念被提出以后,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开始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Bandura 认为, 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 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万别。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 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 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但是, 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 他们希望找到不依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到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实际上正是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对绩效的预测力并不显著。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至今关于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并非十分明确,特别是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上,因此也给自我效能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带来了困惑。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关于强化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强化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出现的概率是强化的函数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二、农村儿童自我发展现状
1、留守儿童的自我心理
缺少安全感,是留守儿童留下心理问题里面最大的心理隐患。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是亲子关系的特点决定的,从父母那里孩子可以获得一种安全感,这是亲子关系稳固的标志,也是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母亲离开,孩子会产生分离焦虑,导致儿童情感上的危机,并将在其后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郁或焦虑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抑郁焦虑与当前的生活压力无关。因此儿童早期生活中与父母依恋联结的形成与否会影响整个人生。诸多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与他们因其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缺少安全感不无关系。(1)、缺少模仿对象,影响正确的社会认知。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儿童尽管可以利用电话、视频等现代通讯手段与父母交流,尽管有祖辈或其他亲属一起生活,但是没有同父母在家庭中的长期相处,对家庭生活和亲子交往的感受往往是残缺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确的社会认知。(2)、缺少积极的情感互动,导致人格异化。留守儿童与父母双亲或一方在很大程度上割断了直接联系纽带,没有父母与子女共同营造的亲密的家庭环境,孩子很容易孤独、自卑、冷漠、甚至自暴自弃,对父母由依恋到思念,由抱怨到怨恨,久而久之其人格发展就会扭曲,个人生命的健康和幸福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害。(3)、缺少心理支持和道德规范,易产生越轨行为。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的现实是,父母难以直接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对孩子的喜怒哀乐没有即时观察,无法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对孩子的品行问题也难予以矫正。正是父母给予孩子的心理支持和道德规范欠缺,成为孩子产生越轨行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就是有力证明。
2、父母离异儿童
第一、自卑,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都会很自卑,没有完整的家庭,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而自己只有一个,往往在孩子心理会造成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信,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得不到父母的爱,看到别的小朋友开开心心,自己却不能向他们一样。第二、自闭,很多小孩子由于家庭的破碎,慢慢变的自闭起来,不爱说话,不愿意接触别的人群,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与世隔绝,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厌世或者仇视的情绪,家长应该多关注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第三、叛逆,
单亲家庭孩子叛逆的很多,主要是缺少父母的关爱,往往父母分開之后,总要自己养家糊口,往往会对孩子教育方面忽视,孩子经常在外面很容易接触一些乱七八糟的人群,很容易产生一些恶习,所以父母在工作的同时应该加强孩子的教育,多给予关爱。第四、性格暴躁,往往在离异之前,很多家庭矛盾比如吵架打架,给予孩子耳语目染,往往孩子在成长中也会慢慢的学习大人的这种行为,从而变得性格暴躁和有动手的行为,所以父母在产生矛盾的时候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第五、排斥异性,破碎的婚姻往往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无法弥补,孩子往往也会产生对异性的排斥和对婚姻的恐惧,往往让孩子从而害怕和异性相处,害怕结婚等等,心里的问题需要家长认真的疏导,多和孩子沟通,要让孩子更阳光,更理性的看待婚姻。
3、被溺爱的孩子
(1)会变得自私自利,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2)会变得性格骄横乖张,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3)孩子做事懒散无纪律,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谁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4)孩子不懂礼节目无长辈,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礼貌行为也没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目无长辈,口无遮拦,更没有基本的做人礼节,因为他压根儿不知道礼节礼貌为何物。(5)孩子懦弱不能经受困难,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呵护宠溺下,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因为一切有父母代为解决,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无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业,经受不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开温室就必然被暴风雨摧毁。(6)孩子人际关系障碍,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事专横无纪律,目中无人,自然无法与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的交流也变得障碍,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而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总以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为人着想,总站在不平等的角度来行事,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其人际关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学习就业以及爱情婚姻可能都变得困难。(7)孩子健康状况不良,孩子被宠溺过度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也许就是对孩子身体的损害,要么过于挑食,营养不良,要么就是任性暴饮暴食,过于肥胖,两者都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懒惰,更不会去锻炼身体,于是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从小就落下病根子,对今后一辈子的身体状况都会有影响。
4、拆迁后的儿童
现在的农村很多被开发商开发了,占据了农民土地,农民富有了搬到了楼上,手头有了钱,后世无忧了,儿童的自我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对自己的梦想目标追求欲望不高了,学习变得散漫,视力变得有色了,看上不看下,朋友圈里不在谈论学习,比较谁家的汽车牛,谁穿的衣服品牌大,有了攀比的心,追求名牌。
三、儿童自我效能的思索
1、培养积极的目标
儿童自我效能感降低,缺乏一个积极的目标,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第一、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世界上没有懒惰的孩子,只有没有目标的孩子!目标就是方向,孩子有了学习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否则,孩子在学习中就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根本谈不上主动去学习。想爬山的人,才能到达山顶想爬山的人,才能最终到达山顶。学习也一样,如果心中没有“山”这个目标,又怎么会主动去学习呢?要想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习,就必须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必须是孩子愿意实现的,而不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不论做什么事,有目标才有动力。对于孩子的学习,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主动、快乐地去学习!第二、树立人生目标。将来长大成人你要做什么,如何发挥你的才能,为社会作贡献。
2、宣泄不良情绪、创造温馨和谐环境
自我效能感与情绪有关联,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但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所以当你有了不良情绪要学会宣泄,释放。
3、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体现自身的价值,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再次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还要正确地对待权力、地位、金钱。最后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不仅要有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观。
四、游戏疗法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
游戏让孩子找到了自我效能,放松思维,为孩子的创新发展创造了空间。在我的一个案例中有这样一个儿童,她是二年级女生,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由他们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父母每隔半年左右回来一次看她,回来的时间也很短,没有时间温暖孩子的心。老人身体不好,還要照顾她和她的姐姐。她说自己还小不能做些什么,她感觉自己像一片无人关注的落叶,自己很小就被送到姥爷这里,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他们也没有说过爱我,也很少给我买吃的,自己的朋友很少,有一种孤独感。
看到她后,我很是为她的成长担忧,她看不到自己的优势,没有阳光灿烂的笑脸,每日总是低着头,踌躇满志。后来我让她做了“孩子的优势调查表”,测试出她有三项优势都是分高的,其中就包括“感恩”。她看到这个优势之后也很高兴,我告诉他看看你有这些优势多好呀!你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说说你是怎样做到的。
她说:我知道姥姥姥爷照顾我很不容易,身体也不好,有血压高病,前几天还住了院,我天天做饭和姥姥一起给他送去,我还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说着落出了笑脸,就是洗的不是很干净,我告诉她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另外我还听同学说你有绘画的天分。后来通过三次的绘画游戏之后,他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越来越浓重了。
第一次绘画:一艘军舰在海上航行,这时天空飞来一架敌机,然后敌机就开始投放炸蛋,轰炸军舰,军舰为了保护自己和小鱼,开始反击,并且告诉小鱼快逃命,小鱼们很听话躲到了一处暗礁,小鱼们得救了,非常感谢军舰,原来她解释道:那艘军舰是妈妈,敌机是爸爸,他们经常打架。但是我知道妈妈是爱我的。她会保护我的。
第二次绘画:一个小女孩(自己)找同学玩,可是刚玩一会儿,天气不好,乌云密布,要下雨了,同学说“不和你玩了,我要回家。”说完同学打着伞回家,小女孩很失落,自己淋着雨往家赶,可是想着家里没人,也是很郁闷,可就在此时,同学又回来了,和小女孩共同撑伞回家,和小女孩作伴。小女孩心里暖洋洋的,太感谢你了,他们搀扶着回家了。作品中还画了一颗红心送给她的同学。
第三次绘画:本来是个晴好的天气,突然龙卷风来了,小房子很害怕。房子里有一个妈妈搂抱着女儿,她们很坚强,她们说:“你来吧!你来吧!我不拍你,让风吹走一切烦恼!”小女孩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她原谅了妈妈长期不回家,在外打工,都是为了家庭生活的更幸福。
在孩子的绘画和故事中,我逐步地挖掘了孩子的感恩优势,这种情感的释放,游戏带来的时间感和空间感,给了她很大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是什么让有些人能够走出失败、并最终获得成功?而有些人却在挫折面前认了输?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是一些人具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备取得成功的要素。“自我效能”由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积极心理学”的重点发展性格中的优势,而不是减弱不良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