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教师是最能够而且最应该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蹲下来”面向童年,才能和今天的孩子有心灵之约,进入童心世界,感到童心是自由灵敏的,仿佛到处开着窗户以利于飞进飞出。“面向童年”,我们心里才会充满最透明的诚挚和热爱,才能使我们从某些传统教育观念里得到重生,使我们的教育实践弥漫起让童年快乐的味道
关键词:面向童年;儿童观;心理诉求
人类从前并没有发现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不同,没有人真正关注儿童的世界。到了近代,人们慢慢发现,儿童与成人的心灵世界有着很大的不同,儿童的心理、趣味、语言都与成人相差很远,仿佛就是两个世界。
在随时随地发生的教育案例中,在破除仅凭教师个人做出判断的传统教育模式中,班主任更应该头脑清醒,少一些成人性思维,多一份对儿童的理解和宽容,因为你的判断有可能影响一个生命的成长状态。这种能力来自于我们对儿童生命的尊重与仁爱,来自于持之以恒对教育现状的观察与思考。班主任应该以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积极回应童年需要健康成长的呼唤。
—、深入儿童世界并对童心童趣有足够的敏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教师是最能够而且最应该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蹲下来”面向童年,才能和今天的孩子有心灵之约,进入童心世界,感到童心是自由灵敏的,仿佛到处开着窗户以利于飞进飞出。“面向童年”,我们心里才会充满最透明的诚挚和热爱,才能使我们从某些传统教育观念里得到重生,使我们的教育实践弥漫起让童年快乐的味道。
在刚刚上班的时候我所教的班上有一个很特别孩子,一个瘦瘦小小、头发微黄、记忆中总淌着清鼻涕的男孩叫小A。他长期和母亲住在一起,父母离异他与父亲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他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目光冷漠,行为散漫,对学习毫无兴趣,学校和家庭的正常教育几乎对他不起作用。
那时,我的神经还比较脆弱,教师心理还不很成熟,曾为他苦恼和心悸,心里有许多“为什么”,也有许多“如果”:“为什么这样?”这孩子“为什么让我碰到?”“如果没有他,我该省多少心?”“如果他哪天转走了,班上哪怕再转来10个?”……
虽然我恪守着教育原则,但心中有着说不明道不白的压抑。
我对他的关注少吗?不。相当一段时间,我课余让他跟在我身边,一起作业,一起午餐,甚至有时送他回家。我爱护他像爱护自己的孩子。天气凉,他发烧了,我把自己的毛衣脱下来给他穿。虽说他心里容纳了我,可是总觉得隔着距离。
那一次,我真的生气了。他居然上课时不动声色在他座位旁边雪白的墙壁上,用手指钻了一个很深的小洞洞。“捣蛋鬼!”我几乎喊出了口,耳朵气得嗡嗡的,仿佛我的心也被抠出了一个洞。
当时一个上班多年的同事推荐给我一本《捣蛋鬼日记》让我看,然而,这绝非只是一些简单的捣蛋故事。他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是所有快乐着委屈着的孩子的心灵告白。读着读着,我似乎回到了童年。“捣蛋鬼加尼诺”在半年时间里种种传奇的“捣蛋经历”,开启了所有人孩童时代的共同秘密,活现了儿童的天性。有了这种和童年相通,帮助我从一个儿童的角度重新了解和理解了儿童。加尼诺不过就是比较会“捣蛋”而已,其实是一个具有很多优点的可爱孩子。
看来,作为成人的教师,应该好好调整自己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有一个良好的“教师心理”,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感情,从他们不同于成人的感情世界中发现率真、诚实、善良、正直的品质,发现宇宙之美和人性之美,体验他们的欣悦和感动。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健康成长。
那么这个用手指钻洞洞的孩子当时在想些什么呢?上课时不专注学习,却凝神于此热衷于此,是什么缘故呢?也许他想从小洞洞飞出去寻找他的爸爸?也许他想从小洞洞钻出去躺在草地上打个滚自由地呼吸空气?也许……
这种心理渐渐把我的情感带入了儿童世界中最细腻的领域,我的心理之根开始深入儿童世界,并且渐渐找到了新的教育感觉。对他,一定有什么地方被我忽略了。
第二天,我放棄了要尊重工人劳动成果和爱护公共财物的说教,只是与他一起用白灰补好了墙上的小洞,刮了腻子上了白漆。之后便朋友般的聊起他的想法。原来学习语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鲁迅先生和侄女说自己的鼻子扁是因为让“四周黑洞洞”的墙壁碰的。小A的精神一下子集中到这里,“有个小孔四周就不黑洞洞,先生就不碰壁了”,便用手指钻起了小洞洞。以至后面的课始终钻个不止,停不下来了。我没有批评他,也没有张扬,只是表示了对他的理解和宽容。从此,他开始亲近我,把我作为了他的朋友。
这件事,成长了小A也成长了我的心。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他的教科书翻角处有精美的图案,再翻,每一页都有。当我用手指快速让书角动起来,我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画故事,这分明是一部可爱的“捣蛋鬼”的杰出创作啊!我发现了他的所爱,他的智慧,他的与众不同,他的小小世界。
我夸奖和鼓励了他,他很高兴。其实他的每一本教科书的书页都是这样的,于是,他掏出一本又一本,让我看了又看。我又一次惊讶了,他什么时候画的呢?这需要多少时间和怎样的精力呀!
我大加赞赏并因势利导,启发他学好各门基础学科才能画出更美的图画,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这个“用手指钻洞洞”的孩子从心底欢笑了,他变了,让我舍不得他了。后来小A长大成人当了老师,他无比兴奋地谈及他的学生,目光透出爱的光芒,这熟悉的目光是多少次我曾给予他的爱的目光啊!他没有忘记我的毛衣为他御寒的那份慈母般的温暖,他要把同样的爱浇灌给他的学生,一代代传扬。
之后,他始终没有放弃绘画,工作后第二年他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成长的故事!
二、浸入儿童集体,整体构建班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