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摘要:面对不断形式推新、试题角度推新的北京历史中考,针对于薄弱区县的薄弱校的且基础薄弱的初三学生的学习中,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引领这样一批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历史学科的中考中取得相对理想的成绩,就几点教学中的实践浅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抓基础;讲方法;重实效
面对不断形式推新、试题角度推新的北京历史高考,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颇有不适之感。更何况对于薄弱区县中的薄弱学校且基础又很薄弱的初三文科学生呢!但高考是公平的,不会因为谁就会降低难度。因此何引领这样一批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历史学科的高考中取得相对理想的成绩,便是我在初三教学中始终思考的问题,现就几点教学中的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抓基础也要因材施教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更显得尤为重要。
在初三常规的一轮复习中,我们要求学生要全面复习,所有重要的概念、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等内容都应该学习掌握。对基础知识要记忆牢固、理解准确。看书既要细、要全,又要注意前引后联,注重从宏观上把握知识,要读透、读懂;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注重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但由于薄弱学校的初三学生欠账太多,复习中往往面临无从下手的窘境,就像一只千疮百孔的容器不知该补哪里,或者说补得还没有漏的快,上面的做法似乎便有些好高骛远了。所以针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首先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本身就有畏惧之感,作为教师再提出如此之高的要求,难免就会使其对克服学习困难本不坚定的心里产生动摇。其次高考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高一、二就没有认真学习的他们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也是不客观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將水倒掉一些,将精力集中在主干知识上。因为高考不管怎么变,肯定是围绕着主干知识展开的,担心一些边边角角的知识点、担心高考会不会偏离高考说明纯属杞人忧天,在一些人为制造的难点知识上下功夫,其时间和精力成本不是我们这样的薄弱学生所能承担的。所以初三复习中抓基础也要因材施教。例如在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内容时,只要求学生将下面的表格中的项目掌握即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更清楚地将知识点提供给学生,既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点,又能够在掌握的基础上通过表格间的对比,对知识点进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薄弱学校中的初三文科生而言,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夯实,抓主干知识,有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重新找回自信。
二、讲方法也要有战术
斯宾塞曾经说过: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不仅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以及培养的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薄弱学生之所以薄弱,归根结底还是对学习产生的厌倦心里及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不能是自己唱独角戏,而是要采用多种方法、作战技巧吸引学生,紧紧抓住学生,使其追随老师尽力激醒沉睡的求知欲而主动进行复习。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下面的方法:
1,读,不是语文教学中的专利,在历史教学中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足见其读的功效。所以,我在历史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读。引导学生默读“导入框”内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读诗歌,使学生浮想联翩;读文物、图画,遥想历史人物当年;读“正文”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还在课上学生稍有走神的时候要求学生集体诵读“正文”,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夯实主干知识。这样既能拉回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识感。
2,画,画什么——时间轴。历史最大的特点是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演变,所经过的人与事就是历史。由于历史的这一特征,所以我们的历史学习首先就是让学习者明白什么时候发生过什么事,然后探究为什么此时会发生此事,此时发生此事对当时产生何种影响,对后世又产生何种影响。而贯穿这一切的主线正是时间。所以在复习中作为教师我每节课都将复习的内容在时间轴上标注出来,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时间轴上前后的重要时间发生的重要事件联系起来分析前因后果及影响,这样做既强化了主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每复习完一个单元都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主干在时间轴上标注出来,然后再记忆,这样做强化了学生理解记忆的效果。
例如,我在复习中国现代史过渡时期的时候,就以时间轴为复习的依据,首先要明确历史分期及每个时期发生的大事。将重要事件标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在有选择性的复习。最后复习完毕再要求学生到黑板或者在废纸上将这一时间轴进行反复的默写。
通过画时间轴的做法,可以给学生呈现出历史发展的整条脉络,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形成。在实际的高考中,更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察,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问,究竟问什么,怎样问?我觉得应该问的问题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师生之间相互问,生生之间相互问,小组之间相互问,男女生之间相互问,复习新的内容之回忆性的前问,在复习完成后总结式的问。在问的过程中不但知道了历史史实的来龙去脉,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会与同学交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所以每节课我都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本节课的互问环节,开始实行时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学生不知道问什么,学生觉得自己哪里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给学生做示范,引导他们问出自己的问题,同时为了强迫学生克服听讲容易走神的问题,我要求每节课至少有两名学生要向老师或同学提问,这样既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听讲情况,又能督促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从中使得师生均能够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4,练,“温故而知新。”老师要不时地选择一些练习,来帮助学生检查自己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技巧。在课堂上注重主观题的练习,每节课只练习一个有针对性的小题,不求多而求质量,不求精只求适合。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非选择题答卷的规范化训练,提高答题技巧,做到: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整洁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实效也要量力而行
清朝思想家、史学家魏源曾道: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正如我所教的学生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基础还很薄弱,所以在初三教学中切不可揠苗助长。否则就会像三国时的赵括那样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最后在长平之战时,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他的手里全部覆没了。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初三复习中制定了这样的教学原则:教师以主干知识为复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能力范围之内主要掌握主干知识。在这一原则之下定出的具体措施是:
首先,教师精讲、精练。
教師的精讲主要是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构建历史体系,突出重点。精练是每节课只做一道高考真题,通过做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解题。最终实现学生会背、会写、会做的目的。
再次,每节复习课复习内容不贪多,只要学生有收获。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而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精简非本质的内容,就会使一节课显得既充实又简约,有“骨”也有“肉”。 通过一学年的实践,最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是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从体验到感悟,从感悟到理解,从理解到内化,最终学会表达与运用。
最后教学环节规律化。
每节复习课共45分钟,我将其分为三部分:15—20分钟教师应让学生将本课主干知识进行整理;10分钟留给学生分组或共同将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记忆;最后10分钟进行本节内容涉及到的高考真题演练。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开启教学生命之门的钥匙。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把实践转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质量是一线教师始终追求的理想。如何实现有效教学,有待于今后无止境的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总之,在初三的历史复习中,我们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和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陶行知先生曾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只要方法得当,师生配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中国教育的觉醒》,北京:群言出版社,第1版 (2013年6月1日)。
[2]成鹏:《斯宾塞的教育箴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