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及指导策略

2018-05-10 09:49焦玉聪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

焦玉聪

摘要:身体意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身高、体形和美感的一种多向度的自我态度,它包括认知、评估和行为倾向三部分,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研究表明,个体的身体意象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积极的身体意象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教师可以从(1)引导中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体像,形成积极的身体意象;(2)有针对性的进行身体意象健康教育;(3)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媒体分析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正确引导。

关键词:中学生;身体意象;心理健康

现如今,对于身材外貌问题,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媒体都在宣扬着“以瘦为美”、“完美五官”、“身材黄金比例”等的标准,个体在无形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非常容易产生对身体的不满意,从而想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在当今社会下,个体的身体意象积极与否尤为重要。但是不容乐观的是,众多研究表明人们的身体意象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个体因持有消极的身体意象而选择整容、过度减肥等危害身体的行为,更为严重的是会使其产生自尊、自信和社会交往等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我们应该积极关注个体的身体意象问题,尤其是中学生群体的身体意象,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关键的青春期,也是个体身体意象形成的关键期。处于青春期的个体,身体快速发展变化,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外貌,对自我的关注和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意识都特别高,并且现在的中学生正是在当今这种社会文化下成长起来的,其身体意象的形成和发展会受到更多的影响,更容易形成消极的身体意象,所以我们要积极关注中学生身体意象的形成,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身体意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身体意象的概念

(一)身体意象

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35年,由神经学者、精神分析学家Paul Schilder提出,他将身体意象定义为个体头脑中形成的对自己整个身体的心理图像,包括对自己身体生理心理功能调整的知觉和对这些特征的态度。[1]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身体意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关于身体意象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目前,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身体意象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别是身高、体型和美感的一种多向度的自我态度,它包括认知、评估和行为倾向三部分[2]。在認知方面,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是否合理正确;在评估方面,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目前的身体、外形、外貌、体型和体重等方面是否满意;在行为倾向方面,主要是指个体是否会采取一些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状态,例如节食减重或者运动增肌等。

(二)自我、身体自我与身体意象的关系

自我,又称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分别开来。[3]William James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主我是一种工作于个体内部的成分,负责组织管理责任;客我是自我知识的综合,是自我概念的基础。随着研究的深入,James又进一步将客我分成身体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根据William James的自我构成,身体自我是自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评价,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础。[4]它涉及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型、体能等的看法和评价,是身体意识、身体功能和身体意象的联合。由此可以发现,身体意象是身体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含关系。

二、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

社会文化观是认为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个体的价值观及行为产生影响。如果主流价值观宣扬以瘦为美,那么大多数个体会认为越瘦越美,并有可能采取一系列的瘦身行为。相反,若是以胖为美,例如在唐朝时期,审美特点就是以胖为美,那么人们会更青睐身材略胖的人,也会选择一些长胖的行为使自己看起来更美,符合主流文化。主要从媒体、家庭和同伴三个方面潜移默化影响着个体的身体意象。

(一)媒体因素

在社会文化因素中,媒体因素起主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媒体对身体意象会产生消极影响,主要是媒体通过宣扬“理想瘦”的标准,使个体不断的接受这种标准,并逐渐被个体内化,成为要求自己的标准,与现实中自己的身材进行对比,从而产生对自己身体的评价,影响个体身体意象的形成。媒体对个体的身体意象主要起消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体重的关注、自我满意感降低、自尊下降、自我意识增强以及一系列的消极情绪的产生。羊晓莹的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媒体对身体意象有着消极的影响,并且社会比较在媒体对身体意象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5]。

(二)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个体的身体意象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主要是父母的身体意象会对子女的身体意象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如果母亲的身体意象比较消极,那么子女形成消极的身体意象的几率就比较大,Cate的研究发现,身体不满意的被试的共同点是他们的母亲经常表达对他们体重的不满意[6];另外,家庭氛围对子女的身体意象有着重要的影响[1],一般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的子女会树立积极的身体意象,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身体意象。

(三)同伴因素

同伴也是影响个体身体意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女生中更加明显。有研究表明,同伴是女中学生身体意象和节食意识的重要预测因子,即对于女中学生而言,其同伴的身体不满意可以预测她们自己的身体不满意水平和节食状况,并且同伴对与体重相关的态度和行为可以预测女中学生的身体意象。[7]还有研究表明,不论男孩还是女孩,与同伴的相处和害怕同伴的负面评价都会直接影响其身体自我价值。[8]另外,同伴嘲笑也是影响身体意象的重要因素。同伴嘲笑就是指因身体外貌、行为能力等方面受到同伴言语的辱骂、奚落的消极评价经历,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同伴嘲笑对身体意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周天梅的研究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负面身体自我与同伴嘲笑有显著的正相关[9],平凡的研究也发现,同伴嘲笑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身体意象,也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自尊水平进而影响个体的身体意象[10]。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个体,他们会遭受更多的同伴嘲笑,关于体重方面的言语侮辱,Jennifer A. Harriger的研究表明,体重侮辱和嘲笑是影响超重和肥胖儿童消极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11]

三、身体意象与心理健康

身体意象对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主要是指对个体整体心理状态的影响,也就是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发现积极的身体意象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心理健康,消极的身体意象对心理健康起着消极的作用,消极的身体意象会导致个体自我意识失调、抑郁和妄想,国内学者黄希庭、郑涌研究发现不健康的身体自我会带来负面的情绪,如强烈的自我否定、焦虑、自卑、抑郁、疑病倾向或其他心理问题。[12]关于身体意象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大致都是针对一些特殊群体进行的研究,例如军校大学生、艺体专业大学生、残疾大学生。朱晓慧的研究发现,与普通专业的大学生相比,艺术专业的学生虽然实际体型更瘦,但是体像状况却比较差,[13]由于艺术专业对学生的体像要求更高,所以此专业学生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从而产生的不满也会越多。由此可见,身体意象的积极与否对个体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期的个体,是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对自己的外表更加关注,但是因为身体的快速发育与心理的相对滞后发育产生矛盾,而中学生相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更容易形成消极的身体意象。并且青春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对个体自我的完善和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在此阶段不能树立积极的身体意象,那必定会影响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一)引导中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体像,形成积极的身体意象

大部分中学生的身体意象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仍有很多学生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意。那么学校在进行身体意象教育时,关键在于引导中学生正确地关注和认识自己的身体。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审美观,帮助学生摒弃“越瘦越美”的错误观念,即要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美是以健康匀称的身体为基础的,不要一味“求瘦”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有健康的心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身体快速发育生长的时期,其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其心理水平的发展远不如身体的成熟水平,很多中学生一时无法接受这种变化,很有可能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疏导,引导学生认识并接受这种身体的变化。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传授一些生理和成长的知识,积极关注学生的成长,使学生顺利的度过敏感关键的青春期。

(二)学校在进行身体意象教育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工作

在进行身体意象的教育工作时,要注意中学生身体意象问题的性别差异。男生的身体意象比女生的身体意象要更加积极,所以教育工作必须要以女生为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应以体重和相貌认识为主,引导中学生女生树立正确的体像观,体重和相貌只是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不因相貌或体重不符合社会主流文化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要悦纳自己身体。要注意区别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的身体意象。对于来自城市或者家庭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要重点防范他们内化社会主流文化对美的标准,转移他们在身材外貌方面的注意力;对于来自农村或家庭经济水平较差的学生,要重点提升自信和自尊水平,引导其认识只有内心自信才是真正的美丽,即使在这方面比较弱,但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弥补。

(三)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媒体分析能力

媒体对中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接触媒体的机会较少,并且接触到的媒体类型主要以健康教育类的为主。一旦学生有机会接触关于体像的媒体信息时,就会受到影响,而媒体的影响时把双刃剑,所以要重点培养和提高中学生媒体分析能力,使中学生在面对媒体传递的信息时,能够有足够的判断力去分辨信息,提取对个体发展有利的信息。

总之,中学生的身体意象对其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积极的身体意象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水平,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身体意象,尤其是女生和超重肥胖学生的身体意象,教师可以在心理课上或者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身体,形成积极的身体意象。

参考文献

[1]Schilder(1935/1950).The Image and Appearance of the Human Bod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ll.

[2]谢丽虹. 女大学生身体意象特点分析[J].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 9(5).

[3]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自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35.

[4]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260-266.

[5]羊晓莹.社会比较在媒体对女大学生身体意象影响中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1):51-54.

[6]Cate Curries , Cushla Loomans .Friends ,family, and their influence on body image dissatisfaction[J]. Womens Studies Journal.2014,28(2):39-56.

[7]周天梅.青少年負面身体自我与同伴嘲笑的关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06.

[8]张蕾.昆明市青春期女生身体意象的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9]鲁媛.中学生身体意象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扬州:扬州大学,2014.

[10]平凡.高中生身体意象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1]Jennifer A. Harriger .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obesity :Weight bias and body imag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youth[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2012,24(3):247-253.

[12]朱武,杜乾君,易运连等.女性减肥者的体像问题与社会支持及性格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149-151.

[13]Benedikt R,Wertheime H, Love A. Eating attitudes and weight-loss attempts in female adolescents and their mother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98,27(1):43-57.

猜你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