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雪艳
摘 要: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被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取代,在新市场经济环境下,新的经济模式必然促进新的财务会计理论的产生。所以,为适应当前社会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新的财务会计理论必须要基于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革,而不是始终置于一个不肯正视的“怪圈循环”。本文则对新环境下现代财务会计模式理论缺陷以及变革策略分析。
关键词:现代财务会计模式;理论缺陷;变革策略
财务会计的核心本质还在于信息,市场信息、企业信息、项目信息,以及市场经营实践活动中各环节的信息。总的来看,财会信息是生产者拥有的私人产品,正是体现于此,所以人们也看到,由于政府的强制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企业不得不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会计信息。当然,这种信息披露的方式,实际上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现代财务会计模式进步演变之下的最直接体现。
一、新环境下现代财务会计模式理论的缺陷
第一,在财务报表中一般多采用混合计量属性的方法策略,即将历史成本、现行市价等做综合定量分析,但是在先前很长一段时期内,该环节并没有明确的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譬如,包括FASB和IASB在内的两大理论框架,依循“现行实务”的方式开展计量属性。第二,除了上述提到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以及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以外,还被越来越多引用到公允价值概念体系内。不过,在后续的诸多标准规范中也给出了合理完善,即强调“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的计量,而非特定主体的计量”。第三,集中体现在企业财务会计的实务操作中。企业未发生交易的利润,包括像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等,这些并不与现金流量脱钩。在这种局面下,经常会造成企业利润指标评价的受限,并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最终的决策科学性。
二、新环境下的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缺陷变革策略
(一)理论内容的创新
首先,对于财务会计报告的创新。财务报告作为企业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它是对财务会计理论的一种终端概况。传统的会计报告模式主要就是要求企业登记实际财产信息。但是,在当前新市场经济形势下,不应只将实际资产作为登记信息的主体,更多还是要在终端的会计报告中予以体现。关于报告中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终端追求目标,即扩大企业资产、提升利润与收入。故需要不断加强对公司财务部门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和再教育。总之,企业财务报告内容要具有实时、有效的财务会计知识,并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搭设相应的管理系统平台,对财务报告进行不间断的追踪与更新,最大限度提升财务信息的传送效率。
其次,会计要素与目标等内容的创新。现实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各环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着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所处的内外部会计环境是变动最大的,因为某一小环节的波动,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连锁效应。故此,實际的会计工作中对于会计要素的更新非常有必要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包括企业隐形资产、人力资源、知识资产等,在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陆续将其考虑到企业资产实际价值内。如此以来,企业所开展的财务会计工作势必会无形之中发生合理性的转变,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势。
(二)基于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创设和完善资本市场会计学
建立在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目标的大前提框架之下,即符合会计学基础理论架构的框架学,我们称之为基础会计学。最终通向目标的形式,即以项目决策来为准,再次表明了现代财务会计模式将会计目标定位在“决策有用性”。具体来看,因为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尤其是大中规模的集团企业,面向的是整个资本市场。故此,企业的股东和债权人在其中的作用,通常都是为企业的发展与会计管理和审计监督等工作提供投资决策需要的信息。这种目标定位是最基础性和比较常见的。正如前文中多次提到的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运用混合计量属性,所以让很多企业习惯性在利润表确认中放弃实现原则来力图证明所谓的“决策有用性”。但在该种情形下,并无法全面真实反映出企业各项经营成果指标,以及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再加上许多资产的合计指标本身就缺乏应有的经济意义。因此,更为可行的方略,即建议企业不再将“决策有用性”目标与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对立起来。引起基础理论架构本身就不是绝对完善的,否则也不会处在持续的更新状态。实际操作必须要以企业自身的经济和财务状况为准。
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基本可以得出较为统一的结论认识,即会计的基本活动就是计量。本文综合审视当前新环境下的财务会计模式理论现存缺陷,着重从财务会计报告这一核心点出发,基于企业内部治理与风险控制等相关制度体系,对现阶段财务会计理论内容及其发展演变简要梳理。介于此,明确其未来发展趋向,探讨分析能够建设好资本市场会计的可行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帅.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会计模式研究[J].中国外资月刊,2012(2):61-61.
[2]赵鹏飞,许永斌.现代会计教学理念及模式的变革——基于金融创新与信息技术发展视角[J].会计之友,2010(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