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润
摘 要: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宗师之一。作为英国杰出的推理小说家,她的作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经常运用反转的结局让读者大吃一惊却又拍案叫绝。《无人生还》作为她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采用的叙事结构,对人物心理的描写以及推理模式都开创了先河,具有很高的艺术地位。
关键词: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推理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国的著名女侦探小说家,与日本的松本清张,英国的阿瑟·柯南道尔并称为世界三大推理小说宗师,其创作数量惊人,作品亦十分畅销,著作销量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的作品。英国女王曾授予克里斯蒂“侦探女王”的桂冠,可见其在推理文坛上的地位。
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讲述了八个素不相识的人被并不认识的欧文夫妇邀请去士兵岛做客,由管家夫妇二人接待他们。当人物到齐后,屋内的留声机却响起,指控在场的十个人都犯有谋杀罪。正当人们惶恐至际,来宾之一突然死亡,桌上放置的十个小士兵也少了一个,而墙上挂着的有关士兵的童谣也暗示了其他人的命运。作品悬疑气氛浓厚,开创了推理小说中“暴风雪山庄与童谣杀人”的模式,具有很高的藝术地位。
1 叙事结构
《无人生还》不同于其他的推理作品,并不是单线发展的历时叙述,没有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事件地发展,而是采用多视角的共时叙述,人物视角经过了多次转换。十个人物视角的分别切换,聚焦者就随之改变,叙述者是作品中的人物,主观色彩更浓,而非像往常一样采用外聚焦手法来描写。《无人生还》主要运用了不定式内聚焦和多重式内聚焦来推动故事情节地发展,当人物的视角被切换后,此时重点描写该人物的内心活动,来说明人物性格和他所经历的故事,这样每个人物的描写都很全面,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人物的特点,也增加了每个人物的嫌疑,加重了悬念。而十个人物分别以自己的视角阐述了对被困在士兵岛事件的看法,是多个人物对同一事件的聚焦,使读者对被困事件能有更加公正地了解,也可以使读者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中紧张的气氛,代入感更强。
2 创作手法
作品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接近意识流的手法,人物的心理活动跳跃性很强,不受时间、空间地限制,也没有逻辑和因果关系地制约,以被困士兵岛事件为中心,通过一定事物地引发,人物的心理活动便向四面八方涌动,再收回。如此循环往复,使得作品结构变得立体。比如作品中多次穿插维拉对过去的回忆,在听到屋内的留声机地指控后,她躺在床上,便想起了曾经的恋人雨果,想起了带着西里尔去海岸的事情,回忆到此戛然而止,继续故事主线的剧情。后来罗杰斯管家遇难,她有些精神失控,冷静下来之后,她又回忆起之前西里尔溺水后,她跳进海中故意随波逐流,漂浮在水面上的场景,而后回忆又停止了,回到了故事主线地叙述中。如此反复多次,每次维拉遇到或看到某一相关事件时,便会回忆起一点与西里尔的事情,之后又继续故事地发展。这样的回忆贯穿作品前后,通读作品才会发现维拉杀害西里尔的原因和她与恋人雨果的情感纠葛。再如阿姆斯特朗医生,在驾车时遇到安东尼飙车,差点将他撞到路边的围栏上,后来二人在士兵岛的小屋中相遇后,在吃晚餐时提起开车一事,阿姆斯特朗医生便陷入了对这次事件的回忆,打断了主线故事地进行。
3 推理模式
推理小说都会采用一定的诡计和模式来制造悬念,使读者迷惑。“暴风雪山庄模式”和“童谣杀人模式”并不是《无人生还》首创的,但是将二者相结合却是作品首创,将十个人物聚集在孤岛上,唯一能离开士兵岛的船也被破坏掉,被困在岛上的人们接连死去,外界的警察无法马上赶到,而岛上也没有高科技用品可以使用,只能完全靠逻辑进行推理。在这样封闭且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气氛本来已经很紧张了,再加上人物的死亡方式又是按照墙上悬挂的童谣进行的,更加重了人物的恐慌,随着剧情地推进发展,愈发得迷雾四起,读者也欲罢不能,随着人物的动作而揪紧了心思,唯恐自己落下哪些细节。在这两种模式的加持下,似乎人物并没有生还的余地,但在结尾处却笔锋一转,瞬间拨云见日,让读者大吃一惊,让人大呼“原来是这样!”。克里斯蒂很好地运用了这两种模式带来的悬念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样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4 结语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为英国杰出的推理小说家,其作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经常运用反转的结局让读者大吃一惊却又拍案叫绝。《无人生还》作为她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开头便设置了疑问,让人疑惑,采用不定式和多重式内聚焦的方法来描写,既使读者能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加重了每个人物的嫌疑;在“暴风雪山庄和童谣杀人”模式的作用下,充分调动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人欲罢不能;而作品中对人物心理接近意识流的描写,使得人物过往的来龙去脉分散在故事的各个角落,只有充分抓住每个细节才能理解人物的行为,也是吊起读者胃口,吸引读者注意的一种手段。
参 考 文 献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无人生还[M]夏阳,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
[2]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