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

2018-05-09 10:56岳清松叶景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校园贷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

岳清松 叶景明

摘要:电子商务、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手机的普及推进了校园贷的发展,以大学生为贷款对象的校园贷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扩张,但因校园贷引发的一系列极端危害事件的曝光,导致社会各界与新闻媒体倍加关注且舆论不断。政府机构为管控不良网贷平台,相继出台各类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相关文件。鉴于此,结合系列不良校园贷的案例,分析校园贷这一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一系列危害事件的成因,针对校园贷的风险和隐患,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从根源上解决不良校园网贷这一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校园贷;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0-0039-02

一、校园贷发展现状分析

1.校园贷的发展。据资料显示,校园贷起源于2005年前后,在当时曾一时兴起。国家银监会曾针对信用卡贷款业务发布过规范说明,并在贷款人的年龄、收入等方面有所限制。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着“零利息、低门槛、快速放款”等诱导性旗号的网贷平台,不断渗透到各大高校的校园里。

2.校园贷的分类。目前,根据市场态势和校园贷形式的发展情况,市场可以分为4大类:一是分期购物平台,例如趣分期、分期购。据悉,2015年是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平台主要提供分期付款、低额现金提现等个人贷款业务。二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例如京东白条、蚂蚁花呗。这两大平台规模大、利率低、信赖度高,其拥有强大征信体系的支撑,赢得大多数用户的信任,目前市场占有率较高。三是名校贷、投投贷这类专为本科以上学历中国在校大学生推出的信用借款服务的凭条,凭借着“贷款易”、“利息低”、“审核强”、“到账快”四大特色为广大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在校大学生带去切实有保障的金融服务。四是提供信贷的中介平台,这类是校园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导致连环借贷现象丛生,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校园贷本身是依靠利息和逾期处罚金支撑,“合法”和“非法”的区别在于:正规的渠道能根据个人征信报告分析得出合理的借贷额度且规模大、信赖度高、受众用户群体多;部分中介机构打着虚无的旗号,通过其他名义收取手续费,甚至通过恶劣手段要挟贷款人,达到某种目的,最终造成不良影响或导致极端事件。

3.校园贷发展现状。大学生群体对各种校园贷平台偏爱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大网贷平台能迎合学生的消费需求,学生能很轻松地通过分期付款或提前透支的形式完成自己的愿望。学生群体收入基本都源自于生活费,少数学生有勤工俭学的收入来源,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等,贷款无疑是短时间内最能解决困惑的途径,因此在短时间内,校园贷成为学生群体的刚需,逐步渗透到大学校园。

二、校园贷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1.校园贷的现存问题。部分学生因承受不起校园贷带来的大额债务以及债主的暴力催收等恶性行为,接连发生多起极端危害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关注与热议,为防止此类危害事件再发生、影响更恶劣,政府相关部门发布各项法律法规对校园贷进行规范。不法分子借分期购物的名义规避市场监管,通过实物买卖的方式,转变校园贷的模式,其中有的甚至使用卑鄙手段引诱、逼迫大学生贷款,从中牟取暴利。

2.校园贷问题的成因分析。(1)市场秩序规范性差:近几年来,各网贷平台兴起、规模不断扩大、网贷模式逐渐转变,造成市场混乱,有关部门虽能针对市场现象及时发布相应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校园贷的快速发展,但网贷平台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预见性,能适时做出调整,以应对有关部门的监管。(2)大学生群体成熟度低: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较为单纯,对危险不具备预见性,也没有很好的防范能力。除此之外,大部分大学生没能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对消费的自制力差,收入来源几乎都是依靠生活费。因此除了正常的消费支出,为满足虚荣心,和同学之间拉近“距離”,不得已选择校园贷、分期购物、金融投资等其他渠道。(3)政府、学校监管缺失:国家银监会及有关机构对民间借贷的监管相对滞后,几年前对校园贷也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加之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导向,校园贷平台很快扩张。与此同时,高校在教育管理上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从而忽视了生活上的引导和管理。政府和学校的双重监管缺失,给校园贷带来一定的生存空间。

三、校园贷的风险及隐患

1.信息易泄露,身份或将被冒用。大学生通过网贷平台贷款的同时,承担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相对于传统银行信贷的面签环节,大多数平台都采用线上审核信息的方式,需要贷款者提供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联系地址、就读院校等一系列详细的个人信息,如果遇到不法分子,大学生的身份信息极有可能被盗用而不知。

2.个人征信易受影响,信用等级有下降隐患。现如今,任何渠道的贷款信息都将被记入个人征信报告内,倘若不能按时还清贷款金额及利息,个人征信很容易受影响,信用等级有下降的隐患,如果情节严重,有被记入失信黑名单的可能,一旦结果纳入个人征信中心,未来的生活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3.金融知识匮乏,易受协议条款蒙蔽。大学生群体目前了解到的金融知识与庞大的金融体系相比实属匮乏,对于贷款成本、利息、服务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名目并不完全了解,因此在签订协议条款时,很容易陷入非法机构设置的陷阱,从而影响到自身的利益。

四、校园贷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1.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监管趋严已成为业界共识,2016年8月,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在政府的强压之下,诸多涉及校园贷业务的平台正谋求退出,但也不乏以退为进,谋求转型的平台。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还需要加强金融监管,不断完善专项整治体制,联合教育部,从各高校入手,建立并完善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机制以及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学校加强教育管理。在政府的监管下,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排查学生的信贷情况,结合典型的校园贷案例,通过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分析校园贷的风险、隐患以及危害的严重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校园贷,更好地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风险隐患意识。

3.家长及时与学生沟通。家长在监管教育环节中起关键作用,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上,父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以及日常开支,钱款的用途、走向等。除此之外,还应时刻注意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是否有所变化,及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孩子的辨别能力。

4.学生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自控能力。大学生群体俨然步入成年人行列,应为自己的全部行为负责。在日常消费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不可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合理安排每月固定的生活费。面对不良校园贷,应理性规避,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自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昀霖.高校大学生校园贷的危害及解决对策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7,(07):85-86.

[2]赵剑莉,魏继业.新形势下辅导员如何应对“校园贷”[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274.

[3]赵永峰.信息化时代引导大学生远离“校园贷”的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3):281-282.

[4]侯荣灿.新形势下校园贷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武汉在校大学生网贷的调查[J].财经界:学术版,2017,(02):146-147.

[5]黎博,徐加宇.论校园贷风险防范[J].西部皮革,2016,(20):121.

猜你喜欢
校园贷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