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臻 梁江波
这是一所“尚美”的学校。为了给孩子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泰禹小学在常规的教育教学基础上,向内生发出了“禹娃课程”,主动吸纳社会教育力量;向外拓展出了“禹娃看世界”实践活动,主动融入社会教育力量。而这些,都只是常规教育时间里的教育活动。从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整体层面来考量,学校在连续性和延伸性上都还有许多不足。这两点,尤其体现在我们对学生假期生活和学期初生活的关注上。
作为学校的校长,随着自己眼界的拓宽、阅历的增长,我也更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积极地思考着,寻求着改变。通过一次次交流和学习,我找到了我要追寻的———从人的生命全程视角认识寒暑假的独特价值。学生寒暑假研究可以创生一个不同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新世界———“第四教育世界”。“第四教育世界”的丰富内涵、广阔空间和教育力量,无不让我欣喜;诸位先行者分享的实践经验和智慧,让我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于是,从2017年寒假起,我带领学校的团队,着手开始实践和研究。
一、积极开展“你好,寒假!”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工作
从一开始,我就决定要学生全员参与。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从这个前提出发。学生的假期生活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是否已经被成人左右,陷入作业、辅导班中?如果有机会过一种属于自己的、自理自立的、全新的假期生活,学生愿意吗?家长认同和支持吗?……在调查整理和分析中,思路和措施渐渐清晰。
于是,在寒假,学校紧扣育人目标,制订方案,开始实施。我们将团聚的红、活力的橙、灿烂的黄、向上的绿、智慧的蓝、个性的青、向善的紫这七种色彩与年俗文化、运动健康、生活实践、观察自然、阅读学习、特长发展、志愿服务这七个主题结合起来,给学生、家长、老师提出了指导建议。号召学生根据年级主题和个人喜好,运用“2+1”的形式选择三个主题开展寒假活动,并在新学期期初进行赏评工作。可以说,学生假期生活和学期初生活重建的基本构架已经搭建起来。经过寒假的实践,我们发现,最终呈现出的学生的成长状态低于我们的预期。
联系上海、深圳、常州等地学校开展的情况,反观自己学校的现状,对比之下,很多问题的答案清晰起来。儿童对假期生活的策划与交流,与家庭成员、与社区伙伴、与社会的联系还可以更加深入,个体的积极性还有待激发;家长、老师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还有待加强,家长的教育自觉还应充分被唤醒。
二、推进“你好,暑假!”学生暑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工作
转眼间,暑假到了。这次,我们的心态平和了许多。秉持“相信孩子成长的力量”的理想与信念,遵循“唤醒生命、同伴激励、亲子共长、阶段小结、赏评延续”五项原则,暑期生活有序地开展起来。
1.提供科学的生活建议,唤醒生命成长的力量。
我们改变以往布置“作业”的方式,从关注孩子生活素养和领导力提升的角度入手,和孩子们约定“有爱、好学、尚美”三项学习生活内容。每项内容既融合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元素,又有相应的目标指向和实施指导,并与孩子们的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孩子们可根据年级特点、班级特色和个人意愿,合理制订个人暑期生活计划,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性。除积极体验常规项目外,还可以挑战星级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领导力。同时,我们也对家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他们做好及时记录和反馈,也可以参与进来,亲子同行。
2.鼓励同伴彼此呼应,生发相互激励的力量。
暑假生活相对于学校生活而言,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多元。3200多名學生在开展暑假活动的过程中,彼此之间处于一种特别的状态,即显性的分散与隐性的聚合并存状态。相比之下,隐性的聚合关系更容易把控,也必须增强。它是联结学生的纽带,它的增强,意味着学生之间的联系更紧密。学生走进暑假生活,朝着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奔去,或者独立进行,或者结伴进行,每天都能收到自己和同伴在活动中的情况反馈,从而在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参照关系和激励作用。这无疑是一种极大且持续的推动力量。
“玩伴团”的成立开创了孩子们新的暑假生活模式,让暑假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更有意义。以往,孩子们总是单个玩,单个学,各有各的事,能聚在一起的机会很少。有了“玩伴团”,大家都更加积极主动地相聚在一起,玩得也更开心,彼此的友谊也更深了。孩子们的收获更大了!
3.组建“种子”家长团队,汇集共生共长的力量。
“种子”家长,意味着他们具备较强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将更多地关注班级学生假期生活,担当起引领班级家长朝前走的工作,在学校与3000多个家庭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我们从各班家委会中,甄选了一批优秀“种子”家长,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回顾“你好,寒假!”的开展情况,详细介绍“你好,暑假!”项目的价值追求和开展方式。在学校“你好,暑假!”研究群,这68位“种子”家长既是学习者和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和分享者。他们像一棵棵蒲公英,将种子播撒到家长们的心田。
4.发布四次暑期“集结令”,凝聚持续向上的力量。
为了提升学生参与暑期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与学生暑假生活对接,实施阶段性的小结,学校发出了四次“集结令”。这四次“集结令”分别为“消暑健身”“励志强心”“禹音朗朗”“超越自我”。每次“集结令”为一个小时,具体时间、要求提前24小时在学校群、班级群内发布。接到“集结令”后,学生按要求参与活动,并上传照片或微视频。
如,第一令“一分钟跳短绳”,在大暑之日发出。参与的不只有学生,还有各班的老师、家长,这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助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孩子们不断挑战,收获成长的快乐。八一建军节发出第二令,学生带上亲手折的“鸽子”,徒步行军,征服一座高山,抒发美好心愿,感悟脚踏实地、逐步前行、攀登高峰的含义。立秋发布第三令,孩子们了解节气习俗,捧起书本朗读,有感于世界,融情于诗文,滋养于身心。同学们用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诵,送上给秋天的礼物。处暑发出第四令,进行一次平板支撑,用更加充满活力的身体,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亲子比拼,伙伴在线挑战,学生的热情很高,参与面非常广。
有位家长说,学校的这四次集结就像是现在流行的“快闪”,也像是一场“行为艺术”,简单易行,能在瞬间爆发出强大的感染力量,震撼人心。是的,集结令带给孩子们的意义与价值,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集结的时间与传统节气和重要节日相结合,充分挖掘时间节点所蕴含的正能量,采用一种类似仪式的方式,在学生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集结的内容贴近学生当下的暑假生活,每一次集结都源于学生已有的基础和近段时间的积累,每一次集结都是一次挑战和突破;集结的形式自然多样,亲子结对、师生比拼、生生联盟、在线挑战,点、线、面俱全,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形式完成集结;集结的过程依托互联网呈现,从消息的发布,到活动的记录、整理、收集与评价,以及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都通过互联网一线联结,使得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作为一个单个个体在参与,而是作为一个群体中的个体在参与。
5.及时开展期初赏评,延续自主成长的力量。
期初生活是缤纷暑假生活的延续,学校通过班级赏评、年级推送、学校颁奖的方式,分享同学们的暑期生活。九月初,学校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生活分享。以班级主题中队会、年级品评展销会等方式,展评暑假生活。各班自主申报最嗨“玩伴团”、最优学习小组,经年级组审核和学校审批,进行表彰。另外,各班家委会民主推荐“好妈妈”“好爸爸”人选,肯定他们的付出,并邀请他们从家长的角度进行分享,鼓励他们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
学生们在暑假经历了很多,我们鼓励他们制作相应的图文分享作品,分年级、按主题在班级“学乐园”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在回顾中获得新的思考和认知;鼓励学生回到家继续和家长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本次暑假生活在计划制订、活动实施、投入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在开学初,学校完成了对“有爱禹娃”“好学禹娃”和“尚美禹娃”的评選工作,利用开学典礼对他们进行表彰,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感悟,以及新学期的目标,进一步扩大本次暑假活动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我想,学生们在暑假经历的一切,已经融入他们心中,成为了一股新生的自我教育力量。这股力量会在新学期的学校生活中,在不同的课堂上,以更多的方式显示出来。
三、行动与成效
一路走下来,我们深知思考与实践、再思考与再实践的重要性。回顾整个过程,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继续坚持。
1.坚持儿童作为假期生活的策划、参与、反思与重建主体的原则。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过程评价分析,许多孩子在生活及学习规划自理方面得到很大提升。每次活动都是在满怀期待中进行。学校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知道他们最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再提供能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和引导,把更多的自主权交还给他们。倡导儿童在假期生活中的领导力发展,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
2.坚持唤起家长的教育自觉,激发家长的教育能量。作为暑假活动开展中最为重要的两股力量之一,家长的作用毋庸置疑。凡是参与进来的家长,在本轮研究结束之后,都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且对教育有了新的思考。1606班邓成峰爸爸在日记中写到:“在如今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之下,裹挟其中,很多时候家长们会不由自主地焦虑乃至用力过度。如何过这个暑假?是提前发力,参加各种外培,争取先人一步?还是信奉快乐教育,给孩子一个随心所欲的悠长假期?学校推出的‘你好,暑假!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学与玩其实并不冲突,而学习,也从不止于课堂与教室!它在旅途中、在山野里、在博物馆、在音乐厅、在体育馆……”
3.坚持鼓励教师深入学生假期生活实践。学校不同管理层面的教师都会走进学生假期生活之中,甚至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指导者和记录者存在。这对学生有着一种激励作用,对教师自己进行一手资料的研究也大有裨益。同时,也为学校对活动实施情况的及时了解开拓出了有效渠道。正所谓,“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成事”。无论是二胎妈妈班主任,还是年轻的90后班主任,大家都与孩子们一起体验快乐的暑期生活。
“第四教育世界”是一个大有可为的空间。作为校长,我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更多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以成长的能量。我们将更加投入,和大家一起去思考和实践;同时,也希望共同走进“第四教育世界”的伙伴们,能够继续彼此支持,相互融通。
(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泰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