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智精 廖丽琼 洪林炳 梁耀文
政府职能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而文化建设也通常被人们划归到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离不开博物馆这一核心构成单元,该单元汇集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让其充分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此外,它还兼具了一定的社会教育职能。科技研发、教育推广和藏品展览等是博物馆存在的现实价值,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科技知识的推广、对文化建设成就的展示等,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作为一个文化场所,博物馆是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和科普教育的综合体。博物馆的特殊属性,对教育方式、技术标准和展陈形式等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数字博物馆的出现,实现了对实体博物馆的发展和完善,它扩充了展品的品质内涵,强化了其主题表现力,实现了展厅空间的无形扩充,对事物展示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弥补,改善了游客的观赏体验。本文围绕中国博物馆,以数字展厅建设为方向展开相关探究,为实现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提供有效指引。
1990年前后,数字博物馆在美国率先出现。此后,国际学术界就数字博物馆建设与发展问题展开了反复研究与论证,并由此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传统博物馆为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数字博物馆借用数字化方式,对传统博物馆的休闲娱乐、教育宣传和科技推广等功能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与数字博物馆有关的概念在《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一书中得到了明确:数字博物馆是在互联网平台支撑下,对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陈列和展示,为用户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和开展研究工作尽可能地提供便利。总体来看,它是一个汇集了博物馆、传播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一体化信息服务体系。就形态来看,与文物有关的数字信息(文字、动画、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是数字博物馆的核心数据资源,这些数据依赖于文物但是不依附于文物。就内容来看,综合化的信息资源是数字博物馆存储的核心内容,在空间变化和时间累积的基础上,可以借用虚拟方式将历史场重新展现出来,将各地文物进行综合展览。就技术来看,数字博物馆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网络等资源的高效运用,在文物展示方面,立体感和画面感更强,可以获取到良好的交互式体验。传统博物馆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人们通常也会将数字展厅称作多媒体展厅或数字化展厅,数字博物馆经常会采用此种展示形式,它依赖于与现代化数字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将创意信息以数字化方式进行表达,在博物馆展区内真正实现人机交互。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和运用,数字展厅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其吸引力也得到了明显增强,再配合影音动画等技术手段,与文物相关的价值和文化内涵都可以对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相对于传统陈列而言,时间和空间因素都不会对数字展厅产生较大的影响,游客观赏自由度更高,参与感和互动性也更强,人们对信息的浏览可谓是随时随地。数字展厅能够展示更多的文物,还能在不损害藏品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修饰,藏品利用水平大大提升,从长远来看,这对传统博物馆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人们口中经常提到的“VR”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简称,它依赖于计算机硬件和图形处理软件,借助于虚拟处理手段在感官方面对人们形成强烈的刺激。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下产生交互动作,同时对交互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即为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而利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等功能,可以实现对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的接入,目前已经出现的“AR”技术便是其中一个应用。同时,微信公众号之中的数字化展厅也可以极大地提高读者的交互感觉。从创建数字博物馆角度来看,VR技术的运用,不仅是对其展示、教育功能的完善和增强,也是对传播博物馆运行模式的创新和运营效率的提升。由此,人们对文化的感知、对知识的学习、对信息的获取,效率更高。
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具备下列功能特征:
1.基本功能——模拟功能。它具有极强的构想性,只要人们能想到的空间,该技术都能以生动形象的手段将其展现出来。传统博物馆只是对文物和科技展品的展示,而数字博物馆刚好可以借用VR技术的功能优势,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历史和科技场景。
2.互动传播功能。人们能够借助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人和物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激发公众的参与激情和热情,同时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行革新,单向交流逐步转化为双向交流。从数字博物馆角度来看,互动传播功能能够提升馆藏资源传播与共享的水平和效率,让人们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不用耗费大量时间,便能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
3.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播和教育宣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和支撑下,传播媒介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博物馆可以运用更加丰富的形式和精彩的内容对人们进行知识教化,它与其它功能一道实现了对教育学习功能的强化。
当然,交互式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是尽善尽美的:(1)该技术对计算机硬件和传感设备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感,硬件的配备和发展水平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升级和运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此外,人才和资金储备量、成本因素等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这对数字博物馆的建造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高科技设备的配备和安装,同时也需要很多专业人才来支撑博物馆的管理和运营。(2)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撑开发出来的产品,与3D动画技术相比,视觉感受和仿真效果不佳,这主要取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软硬件配套,对于数字博物馆而言,完善软件和硬件配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以故宫博物院数字展厅的建设为例,故宫博物院是设置于相关古代建筑之中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这令故宫博物院的参观群众比起普通的博物馆来说更加具有特殊性。从参观动机的角度看,比起普通的博物馆,故宫的参观者对于娱乐性的要求比教育需求更高,同时相关场馆的吸引力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参观动机,对于交互以及知识探索的需求则与对皇家生活以及宫廷文化的好奇心密不可分。因此在进行交互展项的设置时,应当更加注意交互手段的有趣性以及吸引性。展出项目的设置应当依托于不同的探索层次,具有普遍性与渐进性,从而令交互层面更加明确,探索体验更加丰富。将新兴娱乐性交互环节作为更低层次,而将知识层面放在更深的环节,这样有助于参访群众深入浅出地了解需求的文化知识。在交互展项的设置中,应尽量设置更加简化与方便美观的UI设计,在微信公众号之中突出不同访客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对于某一项参展作品的评论,可以设置专门讨论的区域供人们交流与沟通,令微信公众号的参与者真正实现人与作品、人与人、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有效互动。
从交互节奏上来看,故宫博物院的微信公众号数字展厅内部应当有弱交互项目,如数字影像展览项目等,同时也应当有较强交互性的项目,例如对于故宫馆藏文物进行数字化加工后的书画、器物、放置等3D模拟展览。弱交互与强交互可以进行穿插展览,对于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建筑以及藏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解读。
例如对于黄荃先生的《写生珍禽图》,作为绘画交互项目的数字文物,是五代宫廷绘画大师黄荃唯一存世的作品,它描绘了二十四只栩栩如生的禽鸟昆虫,造型与绘画技法令人惊叹。黄荃和其子的“黄家富贵”风格更是对于后世的工笔画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然而此作品绘制于绢素之上,在书画界极为珍贵也难以保存,故而也造成了此作品难以进行长期对外展出。如此利用微信公众号数字展厅,便可以借助数字高清影像,令观众可以长时间细致入微地观察作者画作的细枝末节,甚至可以令画中的飞禽飞起来,令观众拥有更加新鲜的体验。
为了顺应信息技术以及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理应利用日益丰富的新媒体表现形式对参展的藏品进行宣传和解读,利用微信公众号可以很方便地做到这点,既可以令珍贵的藏品长期为群众所观赏,又可以加强群众与藏品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博物馆微信平台数字展厅建设亟待人们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徐浩.数字展厅在博物馆中的建立与探索——以国家博物馆“国博典藏《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为例[J].北京文博文丛,2015(03):83-88.
2.吴萌.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项目建设为例[A].北京数字科普协会、首都博物馆联盟、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C].北京数字科普协会、首都博物馆联盟、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2015:5.
3.李珊珊.故宫着力打造“入门第一印象”[N].中国文化报,2013-08-16(001).